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质量管理 2019年
质量管理概述
什么是质量?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我们即将过去的世纪是生产的世纪,我们即将到来的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大师 朱兰
质量的定义?
ISO9001: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ASQ:产品或服务的总体特性需满足既定的需求 W.Edwards Deming(戴明):与目标保持一致 Joseph Juran(朱兰):适用 PhilipCrosby(菲利普·克罗斯比):符合需求
阶段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五十年代以来,生产力迅速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火箭、宇 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大型、精密、复杂的产品出现,对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也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至此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已难以保证产品质量,促使“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 逐步形成,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阿曼德.费根堡姆, 他于1961发表了一本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他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 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 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 六十年代以来,费根堡姆的概念被世界各国接受,在运用时各有所长,在日本叫全公司的 质量管理(CWQC),我国自1978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并推动国家质量奖的评 审工作,于2013年颁发了第一届国家质量奖颁奖。 为解决国际贸易时对于质量认识的不一致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单独建 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订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1987年3 月正式发布了ISO9000~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阶段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一些著名统计学家和质量管理专家注意到质量检验发现问题,为时已晚,尝试将数理统计 学的原理引入质量控制,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成功地创 造出“控制图”,将质量管理推进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1929年道奇(H.F.Dodge)和罗米 克(H.G.Roming)发表了《挑选型抽样检验法》论文。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 后检验发展为检验+预防的标志,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质量管理科学专著就是1931年休哈特 专著的《工业产品质量经济控制》。 然而休哈特等人的创见,除他们所在的贝尔系统以外,只有少数美国企业开始采用,第二 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为了解决废品率惊人和武器弹药质量事故的问题,美国军政部门组织 了一批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41~1942年先后制订并公布了Z1.1《质量管理指南》、 Z1.2《数据分析用控制图》、Z1.3《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控制图法》,强制生产武器厂 商推行,并收到显著效果,从此,统计质量管质量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质量预防大于救火
质量的发展
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检验,使用的手段就是使用各种的检验设备和 仪表,严格把关进行100%检验,期间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提出在 人员中进行科学分工,将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中间加一个检验环节,以便监督、检查对 计划、设计、产品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将质量管理的 责任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故被称为“工长的质量管理”,后期逐渐发展称为“检验员的质量 管理”。现有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对于质量检验的工作再次回归本源, 由操作者对产品质量参数进行确认,质量工作人员重点关注质量策划、质量方法的选择、 质量预防等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