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委托方(甲方):西昌市人民政府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21001)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5 年 12月 10 日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院主管总工:戴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所长:蔡立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主任工:刘泉高级城市规划师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蔡立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束晨阳高级城市规划师专项负责人:刘冬梅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参加人:张清华城市规划师曹璐城市规划师郭连起高级工程师陶晓峰高级工程师胡鹏工程师李萍助理工程师朱珊珊助理工程师付建武助理工程师地方配合人员:王荣华邛海泸山管理局局长高建虎邛海泸山管理局副局长雷发林邛海泸山管理局国土规划科科长黄建国邛海泸山管理局执法大队队长李斌邛海泸山管理局国土规划科徐茂邛海泸山管理局国土规划科陈斌西昌市建筑勘测设计院规划师前言受西昌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工作,规划自2005年2月开始,2005年12月完成。
具体工作阶段如下:2005.2-3月,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2005.3.31-4.15,现场调研、走访座谈阶段。
规划组一行14人,调研时间历时15天。
期间除对规划范围内地区进行具体踏察外,规划组还调查了市域周边风景资源,深入凉山州腹地彝族聚居区昭觉、美姑等县实地感受彝族文化风情。
调查期间,规划组召开多次规划座谈会,并分头对有关单位进行了具体走访、进一步收集资料。
2005.4.15-6.20,规划构思、方案阶段。
6.14-20日,规划组向州市领导、相关单位汇报了规划方案,并进行补充调查工作。
州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对规划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5.6.21-8.10,方案深入、纲要阶段。
在初步方案交流之后,规划组对规划方案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调整完善和具体深化,并于7月30日、8月2日向州市领导、有关单位进行了规划纲要汇报,得到了地方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
2005.8.10-9.23,成果阶段。
规划纲要之后,规划组对景区规划尤其是专项工程规划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深入完善,并于9月7日进行成果前阶段院级技术审查。
经过修改完善,2005年9月23日四川省建设厅在成都组织举行了“邛海泸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成果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并以会议纪要方式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会议纪要见附录)。
专家评审会后,规划组针对具体意见,对规划成果进一步认真修改完善(具体修改调整说明见附录),于2005年12月提交最终规划成果。
在《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工作期间,规划组得到了凉山州、西昌市人民政府、邛海泸山管理局、州建设局、州规划办、市建筑勘测设计院以及州市计委、国土局、水利局、环保局、统计局、林业局、旅游局、文物管理所、园林处、农业局、畜牧局、卫生局、扶贫办、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美姑县、昭觉县人民政府、川兴镇、西郊乡、高枧乡、海南乡、大兴乡、海滨村等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当地文化名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规划组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工作组2005年12月《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2005-2020)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 (7)第二章风景资源评价 (14)第三章景区发展战略研究 (22)第四章规划总纲 (41)第五章城景协调规划 (53)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57)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66)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89)第九章休闲度假与旅游设施规划 (97)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 (105)第十一章居民社会调控及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119)第十二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23)第十三章分期发展规划 (125)第十四章规划实施的措施建议 (128)附录:专家评审会议纪要 (130)《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2005-2020)修改调整说明 (111)附表:表1-1 邛海泸山景区现状行政区划表表2-1 风景资源分类表表2-2 四川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览表表2-3 邛海泸山景区景点特征一览表表2-4 邛海泸山景区景点等级一览表表3-1 千岛湖与抚仙湖旅游开发的差异性比较表3-2 波登湖和嘎达湖旅游开发比较表4-1 环湖游览活动区具体范围表表4-2 邛海泸山景区功能分区一览表表4-3 邛海泸山景区游人容量计算一览表表4-4 邛海游船容量计算一览表表4-5 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居民人口统计表表4-6 西昌市旅游接待人数统计表表4-7 邛海泸山景区游人规模预测统计表表4-8 邛海泸山景区旅游床位需求总量计算一览表表4-9 景区内规划旅游床位规模计算一览表表6-1 邛海泸山景区分级保护规划一览表表6-2 邛海泸山景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表7-1 邛海泸山景点规划一览表表8-1 现状岸线类型统计分析表表8-2 岸线景观规划一览表表8-3 植物景观规划一览表表9-1 西昌市现有旅游住宿设施表9-2 邛海-泸山景区内现状主要旅游住宿宾馆统计表表9-3 邛海-泸山景区内现状农家乐统计表表9-4 邛海泸山景区旅游项目一览表表9-5 西岸主要宾馆酒店规划用地一览表表9-6 邛海泸山景区主要农家乐设施规划一览表表9-7 现状旅游服务设施整治一览表表10-1 景区内规划车行游览路一览表表10-2 景区内规划主要步行游览路一览表表10-3 旅游公交与景区旅游专用线站点表表10-4 规划停车场一览表表10-5 景区涉及主要变电站列表表10-6 景区用电量预测表表10-7 邛海泸山景区10 KV配电所规划表表10-8 邛海泸山景区35 KV变电站规划表表11-1 邛海泸山景区农村居民点调控规划一览表表12-1 现状土地利用统计表表12-2 规划土地利用统计表表13-1 邛海泸山景区近期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表第一章现状概况一、自然条件1、位置邛海泸山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城郊,距城市中心约5km,地理坐标为102º16′-102º20′,北纬27º47′-27º52′。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泊,现状湖面面积27.9 km2。
泸山屏列于邛海西岸,属螺髻山西北分支,山脊主脉呈南北走向,主峰纱帽顶,海拔2317米,山体面积65.9km2。
2、地质地貌邛海属典型的地质断陷淡水湖,是全新世以来多组活动性断层进一步活化的产物。
泸山雄踞于邛海西岸,属于断横山南北走向的高原纵谷延伸部分,原为康滇古陆,由于古地质燕山运动,经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抬升和挤压作用,至新生代第四纪逐步形成。
邛海泸山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区,规划区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
自邛海南岸延伸至西侧的则木河断层有一巨大东西向断层,简称为海南断层,正是由于它的强烈活动,邛海断陷盆地进一步沉降,并造成了后期多次强烈地震。
邛海位于东、南、西三面山体环绕、开口面向西北的盆地之中,西侧为泸山,南侧为大箐梁子向北延伸的山体余脉,东面为小花山和尔吾山,北面为邛海沿湖平原,景区西北侧即西昌市主城区。
泸山东部面湖一侧山体陡峭,西侧坡度平缓,山岭纵横,沟谷众多,以响水沟和深沟最为幽深。
3、水文邛海湖泊周长34km,南北长10.3km,东西宽1-6km,,平均水深为10.95m,最大水深18.3m,正常蓄水位海拔1510.3m时的蓄水量2.891亿m3。
湖泊补给系数9.97,湖水滞留时间约834天。
邛海属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邛海湖周有较多山溪小河及溪沟汇入,汇流面积307.6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473亿m3。
邛海年径流量集中于6-10月的洪水期,暴雨形成洪峰较快,洪水持续过程多在6-12小时内,洪水含沙量高,洪水陡涨陡落,多呈单峰。
入湖河流中,东北有官坝河,集水面积大于100km2,由小营河、麻鸡窝河、洼瑯河汇集而成;南有鹅掌河,集水面积大于50km2,由回龙河、呷威洛河、鹅鸠河等9条溪沟汇集而成;其余集水面积大于10km2的有干沟河、大沟河(窑沟)2条,干沟河有高沧河入汇。
此外还有集水面积小于10km2的青河、踏沟河、红眼沟、龙沟河4条及一些小溪、坡面漫流。
以上这些河流汇入邛海后,由海河排泄,海河自邛海西北角流出后,在西昌城东和城西纳入东河、西河后转向西南注入安宁河。
西昌市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受西南季风及东南内陆干旱季风交替的影响,具有中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的特点:(1)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温凉湿润,为御寒避暑胜地,素有“小春城”、“月城”之美称:年日照时数2431.4小时,年平均日照率55%,太阳辐射能5.71×105J/cm2。
年平均温度17.1℃,年平均无霜期280天,1月平均气温9.5℃,7月平均气温22.5℃,>10℃年有效积温5329.9℃。
春秋季长达283天,夏季56天,冬季26天。
(2)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
年平均降雨量1004.3mm,集中于5-10月,占全年的92.8%。
年平均蒸发量1945mm,大于降雨量近1倍,1-4月平均湿度在60%以下,多干风;5-12月平均湿度在60%以上,具有明显冬季干旱、夏秋多雨的特点。
(3)主导风向为南、北风。
5、土壤邛海周围平原及浅山地带多为紫色土、水稻土、冲积土,以紫色土的分布面积最广;红壤则为山地红壤,多见于海拔较高的山区,其垂直地带性明显,山地红壤与黄棕壤占山区土壤面积的50%以上,是适宜云南松、栎类树种和华山松生长的土类。
泸山山地母质为紫色砂页岩,在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作用下,形成燥红土。
在常绿阔叶林下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局部地区有第四纪堆积黄土分布。
在湿润性沟谷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下,发育为山地黄红土壤和部分紫色土。
6、植被森林植被:邛海流域属亚热带常绿植被类型,具有较为明显的森林垂直分布特征。
流域内分布的亚热带植被主要有云南松、栎、桉、银桦、桃、李等树种及稀疏灌丛,种类丰富。
在整个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中云南松占据了优势种地位,其面积约占森林总面积的90%以上。
据调查,泸山共有高等植物100余科300余属400余种,泸山植被垂直分布不明显,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其中针叶林以1950年代的飞播云南松为主,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树种居多,如滇青冈等。
邛海以东小花山森林植被稀少。
古树名木:邛海泸山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特殊的宗教环境,使古树名木、稀有植物得以保存繁衍。
邛海泸山景区内共有古树名木100余株,其中柏树38株,黄桷树43株,黄连木8株,皂荚5株,无患子、桂花各2株,清香木、朴树、紫薇各1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