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一、借助条形、扇形统计图引发要统计的 需求。
情境2:
想一想: 这组统 计图告诉我 们什么?
请保护您的牙齿! 因为 牙齿一旦失去,不再拥有!
其他 18% 牙周病 44% 龋齿 38%
(a)全体
牙周病 5%
其他 10%
其他 25% 龋齿 70%
(b)10~24岁
龋齿 15%
牙周病 75%
(c)40岁以上
­ 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在对比中强化选择的意识,辩证看待 扇形统计图。
统计目的不同
统计示意不同
价值与作用
三、在对比中强化选择的意识,辩证看待 扇形统计图。 你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需求选择合适 的统计图来表达吗?
(1)护士要统计一位病人一天24小时体温的 变化趋势。 (2)要统计一份快餐中各种营养成分所占的 比例有多大。 (3)要统计我们学校里各种树木的数量多少。
有效探究
统计观念
­Ã À À /¼ ÓÀ Õ ÇÖ Ñ Þ
· Å Þ Ö
Þ Ö
À Ã
± À Ã
0 1957Ä ê 1974Ä ê 1987Ä ê 1999Ä ê 2025Ä ê 2050Ä ê
ÇÖ · Þ
2.你觉得这3副统计图都各自清楚地表示出了什么?
3.通过对比以及你对扇形统计图的了解,你认为用 扇形统计图呈现调查统计的情况有什么优势,又有 什么局限呢?
2050Ä êÊ À½ çÈ Ë¿ Ú· Ö² ¼Ô ¤â ²Í ¼
100 80 60 40 20
À½ Ê çÈ Ë¿ Ú± ä» ¯Í ³¼ ÆÍ ¼
·Þ Å Ö
2050Ä ê± ÀÀ Ê çÖ ½ Ë¿ È Ú· Ö² ¼Ô ¤â ²Í ¼ Ã Þ ÑÖ Ç Þ ÇÖ · Þ ­Ã À À /¼ ÓÀ Õ ·Þ Å Ö ±À ÃÖ Þ
创设 情境
引发 思考
问题 开始
产生 需求
一、借助条形、扇形统计图引发要统计的 需求。
个数/本 14 12 10 8 6 4 2 0 科普读物 12
六(2)班购买图书统计图
9 8 6 5
中外名著
习题辅导
动漫幽默
其他
一、借助条形、扇形统计图引发要统计的 需求。
① 你觉得哪幅能反映出购买各种图书的人在全 班各占的比例? ② 你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的信息呢? ③ 研讨问题:
­Ã À À /¼ ÓÀ Õ ÇÖ Ñ Þ
1957Ä ê 1974Ä ê 1987Ä ê 1999Ä ê 2025Ä ê 2050Ä ê
ÇÖ · Þ
± À Ã
人口的预测情况
Þ Ö
三、在对比中强化选择的意识,辩证看待 扇形统计图。
60 50 40 30 20 10 0
Þ Ö · Ç Þ Ö Õ À Ç Ñ /¼ Ó
一、借助条形、扇形统计图引发要统计的 需求。
启 发 思 考
问 题 串
提 取 信 息 扇形统计图的呈现
发现有价值问题 感受各部分与总数关系
一、借助条形、扇形统计图引发要统计的 需求。
扇形统计图是怎样用这样的小扇形表达整 体与部分关系的呢?
全班人数的圆平均分成100个小扇形,那 么其中这样的20个小扇形就表示喜欢《中外 名著》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 20%。
二、借助丰富情境,拓展学生对扇形统计 图的理解,提升认识。
情境3:
借助有争议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 知冲突。让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体 现课标中“对数据的来源和处理办法及其由此得到 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三、在对比中强化选择的意识,辩证看待 扇形统计图。
60 50 40 30 20 10 0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它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
特色1
1. 紧紧依托现实情境的统计才是有价值的。
产生统计需要
不仅关注知识
体会价值
经历统计过程
创设丰富情境 做出决策 统计观念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它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2
特色2
2.情境体验、启迪研讨、对比提升的巧妙融合。
增强统计 概率内容
以情境为载体
挖掘价值 统计意识
定位知识? 创设情境 感受特点
经历过程 描述信息 做出判断
发展统计观念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数学课标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 述信息、做出判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 与应用的过程”。在完成这样任务的过程中,情境创设 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恰当的情境就是数学课 堂的“母体”,“是小学生学教学的承重墙。”
重、难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 用, 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 的信息。
重点
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 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
通过条形、扇形统计图的对比,引发统计的需求 1
情境1:购买书籍,怎样尽量满足同学们的需求。 情境2:第28届奥运会中国金牌分布情况 情境3:1985年卫生部对全国失去牙齿人员的分析
一、借助条形、扇形统计图引发要统计的 需求。
买书的情境:
为了满足大部分同学的需求,我们班决定购买科技 类,中外名著、课程同步辅导类等书籍,但不知有多少 同学喜欢科技类?多少同学喜欢中外名著?多少同学喜 欢课程同步辅导?或其他读物?如果老师安排你去购买 书籍,尽量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你会如何去购书呢?
对 比
a. 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b. 师:这个15%是占谁的? c. 哪表示的是全班人数呢? d. 刚才有人说能看出《科普读物》比《动漫 幽默》的人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e. 哪两种读物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f . 喜欢哪两种书的同学大约占总人数的?
④ 如果你是这个班的学习委员,如果下学期继 续要买书。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 会买哪方面的书?
二、借助丰富情境,拓展学生对扇形统计 图的理解,提升认识。
情境1:
①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哪一个扇形表示总体的25%? ②如果用整个圆表示全班有50名同学,那么扇形B代表多少人? ③如果用整个圆表示3磅重的蛋糕,请你估计一下扇形C大约代 表多少蛋糕?你是怎么考虑的? ④如果用整个圆表示100公顷的鱼塘,那么扇形C大约代表多少 公顷的鱼塘?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创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 2. 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活动,经历认识扇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 用, 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并能根据统 形统计图的过程,感知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 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统 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能针对数据特点和 用,体会应用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式阐 计的价值。 要说明的问题,选用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 述观点的方法。并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与作 的表示数据。 用,增强统计观念。
一、借助条形、扇形统计图引发要统计的 需求。
情境1:
① 下面这幅统计图是第28届奥运会中国 金牌分布情况的统计图。请大家先认真 看一下,再互相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② 整个圆代表什么? ③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中国在什 么项目上有优势,什么项目上薄弱呢? ④ 大家知道美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吗? ⑤ 从统计图中能看出我们田径项目共获得多少块金牌吗? ⑥ 谁还记得中国在第28届奥运会上所得的金牌总数是多少? ⑦ 你能算一算我们的田径项目共获得多少块金牌吗?
借助丰富情境,拓展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 理解,提升认识。 2
情境4:抽象的扇形统计图的研讨 情境5:甲乙两校男女生统计图的分析 情境6:2002年10月12日《青年报》刊载的错误 扇形统计图
在对比中强化选择的意识,辩证地看待扇形统计图
3
情境7: 2050年世界人口的预测情况的三种统计表 情境8: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需求,选择合适的统 计图来表达
失去牙齿的原因(1985年卫生部全国调查)
1.你能围绕三幅图的意思说说,整个圆表示什么? 2.上面的百分数各表示什么? 3.小组先一起说一说再汇报。 4.根据你得出的信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借助条形、扇形统计图引发要统计的 需求。
通过这两个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开 始有意识的捕捉扇形统计图中反应出的丰富信 息及其数量关系,借助问题串展开研讨和交流, 让学生经历从一个个具体的、特殊的统计图模 型逐渐认识到所有体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统计 量都可以借助扇形统计图来呈现。落实课标中 “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相关的问 题。”同时体会统计对于决策的重要作用。
二、借助丰富情境,拓展学生对扇形统计 图的理解,提升认识。 圆 柱 形 逆 向 加 深 一般 → 赋予情境 → 特殊 逆 向 建 构 “估” 的 方 式
观 察 理 解
二、借助丰富情境,拓展学生对扇形统计 图的理解,提升认识。
情境2:
哪个学校女生人数多?
乙校男女生统计图
甲校男女生统计图
不同的单位“1”
Þ Ö · Ç Þ Ö Ç Ñ Õ À /¼ Ó
2050Ä êÊ À½ çÈ Ë¿ Ú· Ö² ¼Ô ¤â ²Í ¼
2050年世界
· Å Þ Ö
100 80 60 40 20 0
À½ Ê çÈ Ë¿ Ú± ä» ¯Í ³¼ ÆÍ ¼
·Þ Å Ö
­ À
À Ã
2050Ä ê± ÀÀ Ê çÖ ½ Ë¿ È Ú· Ö² ¼Ô ¤â ²Í ¼ Ã Þ ÑÖ Ç Þ ÇÖ · Þ ­Ã À À /¼ ÓÀ Õ ·Þ Å Ö ±À ÃÖ Þ
因此本节课就是力求以为学生创设大量丰富的情境为载 体,在各种丰富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清楚地了解到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经历 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做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 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因此我将本课的题目定为“在情 境中把握 ,在探究中提取,在对比中辨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