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会计学综合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会计学学术型考生,考试内容为会计学综合,其中中级财务会计50%,财务管理30%,审计20%。
会计学专硕考生,考试内容为:会计学综合80%(其中,中级财务会计50%,财务管理30%,审计20%);政治理论20%4)题型结构会计学综合:问答题,共计40%;综合分析题,其中会计学学术型60%,专硕40%。
政治理论: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共计2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中级财务会计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考察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了解程度。
2、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会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和处理的能力。
3、近三年会计研究热点。
考试内容:(一)总论1、财务会计及其特点2、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3、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4、财务报告要素(二)货币资金1、现金2、银行存款3、其他货币资金(三)存货1、存货及其分类2、存货的初始计量3、存货发出的计价4、计划成本法与存货估价法5、存货的期末计量6、存货清查(四)金融资产1、金融资产及其分类2、交易性金融资产3、持有至到期投资4、贷款和应收款项5、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6、金融资产减值(五)长期股权投资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4、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六)固定资产1、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2、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3、固定资产后续计量4、固定资产处置(七)无形资产1、无形资产概述2、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3、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4、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5、无形资产的处置(八)投资性房地产1、投资性房地产概述2、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4、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支出5、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九)资产减值1、资产减值概述2、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3、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5、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十)负债1、负债概述2、流动负债3、非流动负债(十一)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概述2、投入资本3、留存收益(十二)费用1、费用的概念及确认2、期间费用(十三)收入和利润1、收入2、利润3、所得税(十四)财务报告1、财务报告概述2、资产负债表3、利润表4、现金流量表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二)财务管理部分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考察学生对财务管理中最主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了解程度。
2、重点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理财实践进行基本分析和操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概论(一)财务管理的内容1、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2、了解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二)财务管理目标1、了解财务目标的几种观点2、掌握不同西方国家财务目标选择(三)了解财务管理组织形式二、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分析(一)资金时间价值1、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2、掌握现值、终值、年金的观念和计算6、了解折现率、期间和利率的计算(二)风险分析1、掌握风险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风险度量的基本方法三、筹资方式(一)筹资概述1、了解企业筹资的分类2、掌握企业筹资渠道与方式(二)权益资金筹集1、掌握吸收直接投资特点与要求2、重点掌握发行普通股特点与要求3、了解优先股融资的特点(三)负债资金的筹集1、掌握向银行借款特点与要求2、重点掌握发行公司债券特点与要求3、掌握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的特点(四)资金成本1、掌握资金成本的概念与作用2、熟练掌握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3、熟练掌握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计算(五)杠杆原理和资本结构决策1、了解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作用原理2、掌握成本习性、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3、熟练掌握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计算4、掌握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的含义5、了解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四、流动资产管理(一)现金管理1、了解现金及其管理的意义2、掌握现金的持有动机与成本3、熟练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4、掌握现金日常管理(二)应收账款管理1、了解应收账款及其管理的意义2、了解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3、掌握信用政策的决策4、了解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三)存货管理1、了解存货及其管理的意义2、了解存货的功能与成本3、掌握存货经济批量模型4、掌握存货日常管理五、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一)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1、了解固定资产投资的含义2、了解固定资产投资的类型与投资主体3、掌握项目计算期的构成和资金投人方式(二)现金流量的内容及其计算1、了解现金流量的含义和内容2、熟练掌握净现金流量的计算(三)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运用1、掌握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类型2、掌握非折现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及计算方法3、掌握折现评价指标的含义特点及计算方法4、了解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基本应用六、证券投资管理(一)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投资价值1、掌握证券投资风险2、掌握股票和债券投资价值的计算(二)证券投资决策1、了解影响证券投资决策的因素2、掌握股票和债券的投资过程(三)证券投资组合1、了解证券投资组合的意义2、熟练掌握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与收益率3、了解证券投资组合的策略与方法七、利润分配管理(一)利润分配概述(1)了解利润分配的意义和基本原则(2)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润分配顺序(二)股利分配1、掌握股份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类型及其选择原因2、掌握确定股利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3、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利支付形式八、财务分析(一)财务报表分析1、能识读资产负债表2、能识读利润表3、能识读现金流量表(二)财务比率分析1、熟练掌握偿债能力分析指标2、熟练掌握营运能力分析指标3、熟练掌握获利能力分析指标(三)综合财务分析1、掌握杜邦分析法2、了解沃尔比重分析法(三)审计部分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考察学生对审计中最主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了解程度。
2、重点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审计实践进行基本运用和操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一)概论1、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2、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概念3、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类型的关系(二)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1、审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2、审计具体目标及其确定3、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4、审计业务约定数与审计范围(三)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1、审计证据的概念及特征2、审计证据的种类和审计证据的归类整理3、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种类4、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及利用(四)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1、审计总体计划和审计具体计划2、审计重要性的概念、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和重要性的分3、审计风险要素构成4、审计风险模型和初步审计策略(五)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1、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2、内部控制测试3、内部控制评价和管理建议书(六)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1、审计抽样的基本理论2、符合性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3、实质性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七)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3、主营业务收入审计4、应收账款审计5、坏账准备审计和其他相关账户审计(八)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1、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性2、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3、应付账款审计4、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5、其他与购货相关账户审计(九)生产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1、生产循环的特性2、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3、分析性复核4、存货的监盘5、存活计价审计和截至测试6、应付工资审计,其他与生产相关账户审计(十)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1、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性2、筹资与投资的内部控制测试与交易实质性测试3、借款审计4、所有者权益审计,投资审计,其他与筹资投资相关账户审计(十一)货币资金与特殊项目审计1、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2、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测试3、现金审计,银行存款审计4、其他相关货币资金审计,特殊项目审计(十二)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1、期初余额审计2、复核期后事项与或有事项3、评价审计结果4、审计报告的意义、作用和种类5、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审计意见的类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审计意见的类型6、编制审计报告的步骤和要求7、管理建议书参考书目[1] 戴德明、林钢、赵西卜. 中级财务会计(第10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2] 王善平、刘天雄、唐建华、丁方飞. 中级财务会计(第五版).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3]荆新、王化成、刘俊彦. 财务管理学(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刘曼红、李朝晖.公司理财(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5]张龙平、李璐.现代审计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6]秦荣生、卢春泉主编.审计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政治理论部分(1)考试目标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及一定的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近一年内时事政治有一定了解。
(2)考试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和哲学形态的历史发展哲学和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哲学基本形态的历史发展;(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本质和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当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五)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特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局限;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时空观识记和领会: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证明;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错误。
三、意识的起源、本质的作用(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产生的三个环节;意识的社会性;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工智能与意识的本质;(二)意识的结构和作用意识的结构;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四、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联系、条件、系统、系统论;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复杂多样性;(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运动、变化、发展及其关系;新生事物及其不可战胜性;发展的过程性和规律性;(三)唯物辩证法是普遍规律和范畴的科学体系辩证法、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和规律;唯物辩证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