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1.小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然后她进行了如下实验:⑴按A装置进行实验,其中不能燃烧的是 (填序号) ①铜片上的红磷 ②铜片上的白磷 ③水中的白磷⑵在使用已经组装好的B 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 和C 装置连接,滴入过氧化氢溶液,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MnO 2的作用是 ,C 装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烧。
⑶由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 和 。
⑷D 装置中的烧杯里盛有80℃的水,玻璃容器中的活塞可以左右滑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活塞的运动情况是 ,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2.下图是同学们探究过的三个重要实验,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测定空气中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 .排除了气密性不好等因素外,过量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 (填”“仍有”或“没有”)残余的氧气。
(2)图2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
(3)图3是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某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 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此时烧杯中的溶质(除酚酞外)可能有两种情况:①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②溶质是 。
80℃水 白磷 MnO 2 H 2O 2 80℃水铜片 铜白磷 白磷 红磷A B C aD3.水煤气是重要的气体燃料,某水煤气样品可能含有CO2、CO和H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水煤气样品的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一:(1)将该水煤气样品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2.实验二:(2)为了证明该水煤气样品中含有CO,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
请回答:A中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 。
(3)小张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够严密,做了如下图的改进:则B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现象时,可以肯定该水煤气样品中一定含有CO。
4.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l)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 B ;(2)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可选择图中的(填标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应选择的药品是;(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增加的仪器是;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导入.(4)要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可选择。
A.无色酚酞溶液B.紫色石蕊溶液C.澄清石灰水D.燃着的木条.5.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二个有关铁的实验.实验一: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如下图: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H2O+CO2↑+CO↑.请回答下列问题:(1)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_ ;(3)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4)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图1 图2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猜想与假设】(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分析与交流】(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2)小周建议用图2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填选项序号)的比例.A.32:3 B.40:3 C.48:3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实验与结论】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填“吸”或“放”)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7.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图1中的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气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CH4;猜想Ⅱ:全部是CO;猜想Ⅲ: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A B C D ①②③图1 图2(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填序号)“注水装置”。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气体。
(3)装置C作用是。
(4)若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可能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成立。
8.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IYC2011),其宗旨是“增进公众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学习和研究化学”。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K1,K2是活塞):(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
①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②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在e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2)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d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人装置而循环使用。
①c瓶中应装(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B.水C.石蕊溶液D.浓硫酸②反应完后(假设b瓶中NaOH全部转化为纯碱),要从b瓶中溶液得到纯碱固体,必要的实验操作为转移、结晶。
③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9.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的一个装有液化气等轻烃的罐区发生爆炸。
消防官兵在灭火中使用了很多水炮对着火的罐体不断喷水,经46小时终于将火扑灭。
环保部门监测发现:空气中粉尘颗粒增多,比正常值超出八倍。
(1)水炮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2)目前计人空气污染物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人颗粒物、等。
(3)当地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中是否含CO气体。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实验原理】①除去收集的空气样品中的氧气;②3CO+Fe2O3高温2Fe+3CO2(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他能与Fe2O3,反应的物质)。
【实验仪器】甲乙丙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①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
其中乙装置需要使用两次,第一次的作用是。
②根据实验中出现的或现象,能判断出爆炸现场附近的空气样品中有较多CO。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该如何改进?。
10.实验室要用含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制取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再还原氧化铜,并验证产物,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用字母标号表示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每种装置只用一次):A→→→→→E;(2)D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E 装置点燃尾气的原因是 1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E(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A 装置制取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O 2可以用 法收集(写出一种即可,下同)。
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 气体。
(3)若按B→C→D→E 顺序连接装置,制取O 2并进行碳及其氧化物的部分性质实验。
正确的接口顺序为a→b→c→e→d→ ,实验中C 装置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
(4)实验结束,应先撤离g 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如果先熄灭B 、C 两处酒精灯,则D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 。
12.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 2,也可能生成CO ,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也有多种可能吗?【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 2;②只有CO ;③既有CO 2又有CO 。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 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 会立即变蓝色。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
根据小雨的设想,请你完成填空:⑴若试纸变成蓝色,石灰水不变浑浊,则只有CO 。
⑵若试纸 ,石灰水 ,则只有CO 2。
⑶若试纸 ,石灰水 ,则即有CO 2,又有CO 。
【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 小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空气中的CO 2对本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实验步骤:⑴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 2。
① NaOH 溶液 木炭粉 ② f gb acde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⑵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得出结论】小雨通过分析试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评价】⑴该试验开始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