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语文学科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哈达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2年1月11日一、试卷情况浅析试题内容:低年段:(一、二年级区里检测)三年级:五年级:从以上各年级考查内容可以看出如下一些特点:1、试题量适中,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层次性。

2、试题覆盖面广。

在试题设置中,涉及了字音、字形、字义、名言警句、现代文、古诗文、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诸多方面。

3、无论是市里检测还是区里检测,都把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

4、体现了考核内容的实践性,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二、试卷成绩统计本次试卷分析,调取了全校各年级语文学科的试卷,现将成绩统计如下:均分处于中游,而一、二年级的平均分相对较低,这与一、二年级的试卷特点有一定联系,因为一、二年级的试卷中阅读知识有一定难度,对于刚入学半年找题都有一定难度的学生来说,实属不易。

从卷面反映的情况看,各年级孩子的基础知识部分都不错,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了基础知识的传授。

但是阅读理解部分中高年级失分较多,失分率较高,反映出我们的孩子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强,还没有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教给孩子阅读方法和技巧,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进行训练。

只有这样,孩子的阅读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多从自身教学方面找差距,是教学理念的问题,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是学生的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

三四年级教师还要想方设法尽量避免“塌腰”现象的发生。

三、试题评述及错误简析下面我就哈达九年一贯制学校1--6年级语文试卷各题的得失分情况列一表,然后以此为例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包括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低年级:总体来看,一、二年级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

看拼音写词语、连线、背诵积累等丢分比较少,可见低年语文教师在基础知识这一块教学可谓扎扎实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从卷面看,学生的字迹潦草,字歪歪扭扭、不清晰、卷面脏。

没有写出工整、规范、美观的字。

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有运笔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

可是恰恰就是这些孩子的字迹乱,这种现象反映出我们教师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做得不到位。

平时只注重学生的分,却忽视了学生的“根”。

具体存在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一年级:汉语拼音出现了错误。

例如:连线题“走路”与拼音“zuǒ\zoǔ”的选择,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第一个,说明一部分学生对比较相近的韵母还不能明确的区分。

背诵积累中将错乱的诗句重新排列,学生小,对这样在理解题意稍复杂的情况下,乱做一气,本来会做的题也做错了。

二年级:字形相近的字出错较多。

例如:“()苗()长”中的并“拔”字有很多学生写成了“拨”字,失分率较多。

还有标点,问号和感叹号学生不能灵活运用。

四年级各题得分情况统计:中年级孩子的基础知识部分答得也还可以,四年级更好些。

存在的问题:三年级:基础知识中在()里补充合适的词语,让句子更生动出错较多。

例如用“嫩绿、翠绿、碧绿、墨绿”这几个近义词填空,有很多学生选的不合适。

一字多义“修”有四种意思,分别用在三句话中,怎样选择字义,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的放在句中理解。

看来我们的孩子头脑中的语文积累还是太少,老师有责任调动他们积累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语文积淀。

四年级:汉语拼音中选择正确读音出错较多,例如:潜力(qián qiǎn)有很多学生选择第二个,还有崇山峻岭(chóng cóng)学生分不清平翘舌。

修改病句中有一句是“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这本来很简单的一个病句一部分学生却不会改。

相比较而言,四年级答得要好过三年级,但不排除三年级是市里检测的客观因素。

高年级:五年级各题得分情况统计:六年级各题得分情况统计五年级:捕(bǔ)捞而不是(pǔ)。

改错字“勉励”写成“勉厉”,“心生爱慕”写成“爱墓”,失分率最高的是“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一题,要求用补充的词语填空,这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既要把词语补充正确,又要考虑下面的填空。

好多同学自己重新写词语造成失分,这就是没有认真审题的结果。

另外补充句子“(),切切故乡情。

”失分也较多。

六年级:用“续”组成不停地词语,分别填在句子的括号里。

实际上就是填“陆续、连续、继续、持续”,学生大多不能恰当使用。

《少年闰土》中出现一段文字,用填空的方式概括段意,空内的词语不恰当。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积累尤为重要,从试卷上可以看出,我们农村孩子脑袋里装的东西真是太少了,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尤其是课外的,和城里的孩子有着很大的差距,我们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去想办法帮孩子弥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低年级:数有几个自然段和几句话出错较多,还有选择金鱼有几种颜色很多学生选错。

其他知识答得都很好。

中、高年级: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部分,出题者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本中重点课文的重点语段的理解和感悟以及语文阅读形成能力的掌握情况。

1、课内阅读。

这部分重点在积累和运用。

分别考查学生“选择正确读音、多音字组词、重点句感悟、标点符号的使用、近义词反义词、修辞方法、古诗文默写和理解等。

失分率并不高,失分点主要集中在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点句的体会等几个方面。

四年级:概括段意不准确,“不可计数”中的“数”音不准。

五年级:课内阅读第四题“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画————的句子含义”学生理解不准确。

六年级:古诗文默写不熟,重点词义不清。

多音字、近义词不准确。

2、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失分较严重,在“阅读理解”中失分率很高。

其实每个年级课外篇都是非常优秀的文章,在考查知识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和思想性教育。

学生在此失分主要还是阅读理解没有形成能力,答题时并没有读懂文意和题目要求,草草答完了事。

也反映出我们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欠火候。

三年级:主要是理解、体会的能力不强。

例如:“用心读短文,用——画出皇帝设想造小船的句子”画的不准确。

四年级:失分率最多的是加标点。

五年级:课外阅读第四题“短文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请你联系短文内容,写出对这句话的理解,很多学生理解的不够准确。

六年级:文中三次引号的作用把握不准。

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感悟不到位。

以上问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反映出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下功夫。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老师们应该在平时的阅读中渗透阅读的方法和答题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答题的快乐,而不把阅读理解当成是老虎,不敢问津。

第三部分习作从各年级习作上看,出现问题比较多的是高年级。

五年级要求写“由———想到的”,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根据倪生活中的观察、见闻及思考,选择一件令你有启示的事写。

学生审题不认真,只注意选择生活中的事,而没注意体现“启示”二字。

中年级的习作,从学生试卷来看,学生有话可说可写,多数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习作,习作内容比较真实感人,叙述具体。

不过也反映出许多的问题,诸如“立意不新”、“书写不工整”、“审题不清”、“赘述的内容多,为了凑字数”等等。

有少数的学生习作态度不好,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被扣分很多。

四、几点建议针对学生试卷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折射出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总结如下几条不成熟的建议,仅供参考: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们在试卷中发现不少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学生根本就没有想把字写好的意识。

说明在我们高年级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忽视或淡化了写字教学和指导,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各年段都必须抓好写字教学,把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其实,写字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

因此,注重学生的书写习惯和态度,应常抓不懈。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奠基阶段,更应该充分重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本次检测,学生字迹不够工整,常用字写错,词汇积累不丰富等现象比比皆是,这说明我们平时在抓得不够。

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习惯能力根本无从谈起。

作为我们农村孩子而言,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还远远不够,因为农村孩子极缺可读的书,他们很少有读书的习惯。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还要想方设法拓宽孩子们的语文视野。

例如:各种读书活动、读书竞赛等,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应当结合各年段的阅读要求进行。

教师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

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和引导。

4、多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对学习后进生还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花更多的时间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进行及时的鼓励。

以上是就我镇语文市区检测试卷的答题情况做粗浅的分析,由于经验和水平有限,难免有诸多不妥之处,还请区里的教研员专家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