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12期(总第210期)EDUCATI O N EXPLORATIO NNo 112,2008Serial No 1210初中1~3年级学生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陆桂芝,庞丽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25)摘 要:选取哈尔滨市468名初中1~3年级的学生为被试,运用问卷法,考察了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十三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联合预测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其中只有/无助0能极其显著地预测学业成就;除了/恼火0外,学业成就对其余十二种情绪回馈作用显著。
关键词:初中生;学业情绪;学业成就;预测中图分类号:G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8)12-0124-02收稿日期:2008-06-18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0规划课题(XGG H07088);哈尔滨师范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M2007-03)作者简介:陆桂芝(196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教授,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庞丽华(1979-),女,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
一、引言学业情绪概念是由Pekrun 等人在2002年明确提出的,它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等九种情绪[1]。
俞国良、董妍(2005)认为,学业情绪不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的各种情绪,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2],包括自豪、高兴、心烦、沮丧等十三种情绪。
Pekrun 等人在研究中提出了关于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之间关系的/认知)动机模型0,指出学业情绪联合起来能影响学业成就,而且学业成就又能回馈反作用于学业情绪[1];台湾的郑依婷(2007)在研究中通过回归的方法证明了这一结论[3];台湾的李俊青(2007)通过结构方程只证明了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直接预测效果[4];国内未见这方面的文章。
因此,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俞国良对学业情绪的定义,参照已有的研究方法,探讨我国国内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间的关系。
本研究提出两个假设:假设一,学业情绪联合起来能预测学业成就;假设二,学业成就对学业情绪有回馈作用。
二、方法1.被试本研究以哈尔滨市113中学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因中考原因,只选取1~3年级468名学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243人,女生225人。
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俞国良、董妍等2006年编制的5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6[5]。
本问卷将学业情绪按愉悦度(积极和消极)与唤醒度(高唤醒与低唤醒)分为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四类,从而形成四个分问卷,共计72个项目。
该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的方式,从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清楚、比较符合到完全符合。
本研究中,学业情绪四个分问卷的克隆巴赫(Cronbach A )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1824、0.849、01814和01913,是目前国内关于学业情绪研究的最有效问卷。
3.施测过程2007年5月,在各学年教室进行集体施测。
施测结束后,回收问卷并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然后,从各班主任处获得被试的语文、数学、英语期中考试成绩,将各门功课成绩以年级为单位,转化为Z 分数,将三科成绩的Z 分数相加作为学业成就的测量指标。
将十三种情绪所含题项得分的平均分作为各种情绪的得分。
4.数据分析本研究收集的数据采用S FSS151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1.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十三种学业情绪中,除/恼火0与学业成就间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都达到了0101的极其显著水平。
其中,自豪、高兴、希望、满足、平静、放松与学业成就呈正相关;焦虑、羞愧、厌倦、无助、沮丧、心烦与学业成就呈负相关。
在十三种学业情绪中,无助与学业成就间的相关最大,为-01384;恼火与学业成就之间相关最小,为-01054。
2.学业情绪联合对学业成就的预测效果本研究以十三种情绪为预测变量,以学业成就为因变量,做一次多元分析来验证假设一,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十三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联合预测达到极其显著水平,F(13,454)=71528,P<01001;十三种学业情绪能共同解释学业成就的1514%(Adj.R 2=01154)。
在十三种学业情绪中,只有/无助0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达到极其显著水平(B =-01221,P<01001)。
表明这种情绪能极其显著地预测学业成就;而且/无助0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负值,表明当学生的/无助0得分越高时,学生的学业成就得分也就越低。
3.学业成就对学业情绪的回馈作用以学业成就为预测变量,以十三种学业情绪为效标变量,进行十三次多元回归分析来验证假设二,结果见表3。
从表3中看出,除了/恼火0外,学业成就能极其显著地预测其余的十二种情绪。
其中,对/无助0的预测力最强;其次为羞愧、满足、厌倦、心烦和放松;对平静、高兴、沮丧、焦虑、自豪的预测力一般;对/希望0的预测力最弱。
此外还发现,学业成就对自豪、高兴、希望、满足、平静和放松有正向预测作用,即学生学业成就得分越高,这几种情绪得分就越高;对焦虑、羞愧、厌倦、无助、沮丧和心烦则有负向预测作用,即学生学业成就越低,这几种情绪得分就越高。
表1学业成就与学业情绪的相关系数表(N=468)自豪高兴希望满足平静放松焦虑差愧恼火厌倦无助沮丧心烦学业成就01183**01220**01132**01294**01247**01254**-01195**-01314**-01054-01290**-01384**-01219**-01269**表2十三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联合预测结果(n=468)自变量自豪高兴希望满足平静放松焦虑羞愧恼火厌倦无助沮圾心烦F(13,454)Adj.R2标准化回归系数010760108401079010550101201031-01010-01116-01010-01014-01221***-01013-010**********01154注:***代表P<01001表3学业成就对学业情绪的回馈预测作用表(n=468)预测变量效标变量自豪高兴希望满足平静放松焦虑差愧恼火厌倦无助沮丧心烦学业成就010183***01220***01132**01294***01247***01254***-01195***-01314***-01054-01029***-01384***-01219***-01269*** F(1,466)161144***231590***81322**441069***301253***321149***181516***511131***11375421896***801427***231468***361256*** Adj.R201031010460101501084010590106301036010970100101082011450104601072四、分析和讨论本研究发现,在十三种学业情绪中,除/恼火0与学业成就间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都达到了0101的极其显著水平。
说明在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情绪因素中,传统研究中注重的/焦虑0只是影响学业成就的一种情绪。
而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因素众多,其中,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
只注重消极因素对学业成就的不良影响,是以往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将十三种学业情绪联合起来预测学业成就,结果发现,学业情绪能联合起来显著预测学业成就,其中/无助0对学业成就的预测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其余几种情绪则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也有正向预测作用。
这证明,/无助0对学业成就的负向影响效果大于我们常常认为对学业成就影响较大的/焦虑0,这一结论支持了Pekrun等人(2002)和郑依婷(2007)的研究结果,焦虑并非是对学业成就最具破坏力的负向情绪。
在学业成就对学业情绪的回馈作用研究中发现,学业成就对除/恼火0以外的十二种情绪的预测作用都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对/无助0的预测力最强,这与以往的学业情绪研究有所不同。
学业情绪是学生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经历的各种情绪体验,由于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同一学生在不同学科上的学业成就、面对的压力等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学生学业情绪的学科差异性。
因此,对学生学业情绪的培养应是各科教师日常教育工作之一,而非心理教育教师专职。
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本学科教学特点,运用观察与访谈等定性研究的方法,了解学生学业情绪状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促进学生积极情绪的发展。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及要求,采用合理的学业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进步的敏感性并及时鼓励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获得较多的成功体验,避免/无助0感的产生,以减少无助等消极情绪对学生产生的破坏性作用。
学生学业情绪的形成与家长的教养态度密切相关。
家长应注重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孩子能够快乐地生活。
家长应培养孩子自我评价意识,培养孩子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积极向上。
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业成就,对孩子的学业抱有积极期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不以他人的学业成绩作为孩子成功与否的标尺。
家长对孩子的赏识能促进其自豪、高兴、满足、放松等积极情绪的发展,减少无助、/焦虑0、心烦等消极情绪的产生,从而促进孩子学业成就的发展。
五、结论1.在十三种学业情绪中,除/恼火0外,其他的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呈显著相关。
2.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联合预测达到极其显著水平,其中/无助0这种情绪能极其显著地预测学业成就。
3.除/恼火0外,学业成就对其余十二种情绪回馈预测作用显著,对/无助0的预测力最强。
参考文献:[1]Rei nhard Pekrun,Thomas Goetz,and Wolfram Titz.Academic Emotionsi n Students.Self0Regulated Learni ng and Achievement:A progra m ofQualitati ve and Quantitati ve cati onal Psychologis t,37(2).[2]俞国良,董研.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5(5).[3]郑依婷.国中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之相关研究[D].台湾硕士论文,2007.[4]李俊青.学业情绪历程模式之分析[D].台湾硕士论文,2006.[5]俞国良,董研.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学业情绪特点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4).1责任编辑:闫长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