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评价法
I
目录
摘 要 ................................................................................................................I 第 1 章 要素评价法简介 .....................................................................................1 1.1 要素的概念.........................................................................................................1 1.2 要素评价法的步骤.............................................................................................1 1.2.1 制定岗位评价因素表 ..................................................................................1 1.2.2 数据处理过程 ..............................................................................................2 1.2.3 评价结果与结果应用 ..................................................................................3 第 2 章 要素计点法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中的运用 .........................................5 2.1 案例背景介绍: ....................................................................................................5 2.2 岗位评价组织机构: ............................................................................................5 2.3 岗位评价方案设计 .............................................................................................6 2.3.1 要素权重和级别点数分值分配表 .............................................................8 2.3.2 确定岗位等级数和分数区间 ......................................................................9 2.3.3 制定操作方案及流程 ..................................................................................9 第 3 章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1.2.3 评价结果与结果应用
正式评分结束后,得到“岗位评定排序表”。将全部岗位各评价子因素的相 对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做出分布图。岗位评价中需重新打分的指标分为两类,一 类是经验指标,即总分排序明显不合理的岗位需要重新打分;另一类是统计指 标,即既在相对标准差允许误差范围之外又在变异系数允许误差范围之外的因 素需要进行重新打分。此外,如果某个岗位超标的评价子因素超过了 20%,则该 岗位就需要重评。
I
第 1 章 要素评价法简介
1.1 要素的概念
目前,岗位评价方法大致分为四种:排序定级法、标尺套级法、要素计点 法和因素比较法。其中,要素计点法的运用最为广泛和普遍。本文对这一方法 的应用做一简要介绍。要素是指在工作中履行职责的复杂程度。其判断基准根 据所需的判断、分析、计划等水平而定。
1.2 要素评价法的步骤
计分 版式 合计
密级
要素计点法
学
院:管理学院
专 业 班 级:工商管理 1102 班
学
号:110502225 110502205 110502215
学 生 姓 名:刘宇晴 董明达 王思瑶
指 导 教 师: 侯强 (技术职称)
2014年 5 月
摘要
要素评分法是一种现在较为普及的衡量岗位价值的定量方法。在很多企业 或组织的岗位评价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且效果不错。这种评价方法不是针对某一 岗位具体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任职资格进行评价,而是针对整 个组织或者企业的所有岗位进行评价,将所有岗位的岗位特征抽象成若干个付 酬要素,将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与这些付酬要素标准相比较。同时根据企业具 体业务性质和其他具体情况,在明确并确定这些付酬要素之后,赋予这些要素 不同的权重,并将每个要素划分不同等级,然后根据每个岗位对这些要素的不 同要求确定它在各个要素上的等级和得分,将这些得分加总即得这些岗位的相 对价值, 最后根据评价结果确立合理的薪资结构体系, 以解决案例分析中神龙 汽车有限公司的人才流失问题。 关键词:要素;岗位;评价;付酬
1.2.2 数据处理过程
(1)组建和培训评分小组 评分组的成员是岗位评价工作的主体,企业所有岗位的排序和分值都要由 他们来决定,评分组成员的素质以及成员总体的构成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岗位评 价工作的质量。对评分组成员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要能够客观、公正地看 问题,这是衡量岗位评价工作结果客观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第二,应对每个 岗位的职责和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有较为客观的了解;第三,在群众中应有一定 的影响力,使最后的评价结果更具权威性;第四,评分小组成员的构成应该有 代表性,适当考虑基层员工的参与以增强岗位评价结果的可接受性,减少推行 阻力。确定岗位评价项目评分组成员,其中包括高层、中层、基层人员。同时 对评分小组成员进行岗位评价的培训,主要介绍什么是岗位评价,为什么要进 行岗位评价,岗位评价的方法,为什么要选择评分法,工具表的讲解,打分的 具体操作,岗位评价的流程及岗位评价的结果与薪酬制度建立的关系等。 (2)评分小组打分 评分组首先对标杆岗位进行试打分以发现问题,进行前馈控制。标杆岗位 是指公司各个层面有代表性的岗位,先对标杆岗位进行试打分,可以让评分人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 1 章 要素评价法简介
素划分等级,对每个等级给出具体定义。而且每个相邻等级之间的差别必须是 清晰可辨的,然后为每个等级确定分值。
4
第 2 章 要素计点法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中的运用
2.1 案例背景介绍:
成立时间;1992 年 所在地:湖北武汉 企业性质:中外合资,其中中方合资方为国有特大型企业----东风汽车公司 经营范围:汽车,汽车零部件 旗下品牌: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 企业五部门:人事公关部,技术采购部,财务规划部,商务部,生产部企业的 人员流失问题:神龙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由于是高起点高投入的现代化轿 车企业,因此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达 70%,其中博士就有 7 人,正规硕士研究生有 100 多人.但从 1992 年到 2001 年这九年间,人才流失现象 非常严重,博士生全部流失,硕士生流失了一半,人员更换了近五分之一.增长的 工资已远远落后与同行业的工资水平,薪资政策几乎照搬了国有企业的做法:强 调资历和工龄.
第 1 章 要素评价法简介
问卷设计中的反馈意见用 5 个选项表示,分别是:不重要、一般、较重要、 重要、极其重要,便于分析各子因素的重要程度。
根据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的原则,将调查表发放到各个部门,及时回 收。
(3)问卷结果分析 对回收数据进行录入与分析,采用平均值描述数据的集中程度,同时用标 准差或相对标准差来描述数据关于均值的平均离散程度,标准差或相对标准差 值越大,说明变量值之间的差异越大,距均值这个中心的离散趋势越大。 (4)评价因素的修改和权重设计 以国际和国内公认的岗位评估量表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和问卷调查结果, 进行评价因素的修改和权重设计:确定工作责任、知识技能、努力程度、工作 环境四个方面权重分数,同时调整评价子因素的权重,最终,得到“岗位评价 因素表”。
2
沈阳工业大学薪酬与绩效管理课程设计
员熟悉评分流程,增强对因素定义的理解,增加对岗位职责的理解和认识,以 及验证因素的选择及权重是否合理,作为以后正式打分的参照,基本确定企业 薪点分布的趋势。试打分后,评分组对包括标杆岗位在内的所有岗位进行打分, 回收评分表进行评分数据的录入和分析。
(3)评分数据的处理 设计了“岗位得分统计表”,将所有岗位评分表上的数据录入岗位得分统计 表,再将统计结果汇总至“岗位得分汇总表”,并对汇总结果排序,得到“岗位 评定排序表”。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采取偏差控制措施。在岗位评价过程中,评分组成员对 各个岗位的评价子因素的理解不可能完全相同。为了确保岗位评价的科学性和 合理性,需要对不符合标准的岗位或某因素重新打分。考虑到原始数据每个因 素的分值大小相差很大,不具有可比性,直接计算标准差时得到的结果不能真 实地反映数据偏差到底有多大,所以要以相对标准差作为衡量的标准。另外, 均值会极大地影响相对标准差的大小,要使用变异系数考察每组数据对于均值 的相对偏离程度。然后求出每一组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制作分布图 以确定临界值。只有当每组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大于临界值的时候, 才认为该组数据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