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第二章 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教育

2第二章 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教育


思考与实践
1.通过参与幼儿园各领域课程的教学实践或听课活动,感受并思考 游戏对各领域教育的积极意义。
2.试结合课后的案例,分析游戏对幼儿园生活活动的重要价值。
推荐读物
1.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市光明幼儿园自选游戏课题组:《幼儿园游 戏指导:光明幼儿园自选游戏实验的思路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区域活动中蕴含以下方面游戏因素: 首先,活动区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天地。 其次,区域活动为幼儿搭建了别具匠心的游戏的平台。 再次,区域活动满足了幼儿自由、自主、自娱的游戏性体验。 最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的介入,使区域活 动更增游戏色彩。
四、游戏应成为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基本形式
1.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较为自然的与环境互动的机会 2.游戏为幼儿园关注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3.游戏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率
三、游戏与幼儿园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即活动区活动,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 的方式,自主选择、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 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在获得游戏般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 知及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四、游戏与幼儿园科学教育
(一)游戏将幼儿带入奇妙有趣的科学世界,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经验
(二)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动手操作与实践体验的机会,锻炼了幼儿的科学探究能 力,使幼儿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三)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科学情感与态度
五、游戏与幼儿园艺术教育
(一)游戏中处处蕴含着美,有助于激发幼儿对生活与艺术的兴趣和情感
(二)游戏易于促发幼儿的艺术天性,有助于幼儿艺术潜能的发掘与艺术表现力、 创造力的发展
(三)游戏为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在充分发挥艺术的 情感教育功能的同时,促进了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六、游戏是幼儿园课程整合的活动载体
幼儿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有着共同的追求方向——幼儿和谐健康地成长,二者之间 本就有着必然的联系。从一定程度上讲,系列化、规范化的游戏活动就是幼儿园 的课程内容,而不只是课程实施的形式;游戏可以生成、整合课程内容,课程本 身也可以是游戏活动,二者是不可以相互分离的。 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整合的活动载体,具有以下优势: (一)游戏是幼儿的兴趣所在,以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整合的活动载体,有助于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动机和热情 (二)游戏本身具有极强的整合性,体现了各领域知识与能力的自然融合 (三)游戏给予幼儿的游戏性体验,实质上是一种主体性体验,是幼儿园课程获 取实效的有力保障
第二章 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教育
第一节 游戏与幼儿园各领域课程的教育 第二节 游戏与幼儿园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第三节 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融合
第一节 游戏与幼儿园各领域课程的教育
一、游戏与幼儿园健康教育
(一)游戏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首先,幼儿在游戏中的游戏性体验是一种主体性体验,是幼儿心理健康的自然显现。 其次,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积极主动、乐于合作的态度。 再次,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勇敢、执著不懈的意志品质。 最后,游戏是预防与矫治幼儿心理障碍的有效方式。
第三节 幼儿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戏的幼儿园教育化,是指用幼儿园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来分类组织游戏,以幼儿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能 够适合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发展的方向、要求。
实现游戏的幼儿园教育化,或者将幼儿游戏引入学前教育领域使之成为幼儿园游 戏,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证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地位。 其次,要让游戏的愉悦功能贯穿始终。 最后,教师要及时捕捉游戏中的教育时机。
二、幼儿园教育的游戏化
幼儿园教育的游戏化,是针对幼儿园教育日益趋向于小学化而提出的,目的是为 了使心理机能尚未完善的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不过早地承受正 规教育所带来的强制性压力。 幼儿园教育的游戏化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基于游戏是幼儿的一种活动类型或形式,以之作为幼儿园教育的组织形式 或手段。
其二,基于游戏作为一种童年精神的存在,让游戏精神成为贯穿和融入整个幼儿
园教育的灵魂或主线。 游戏活动作为教育的手段,是游戏之于教育的形式价值的集中实现,主要体现为 对幼儿园常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上的支持、辅助与补充。
三、幼儿园游戏的两种组织形式
幼儿园教育实施中的游戏是以两种方式存在的:一方面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而 存在,另一方面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形式而存在。 幼儿园教育实施中的游戏按照内容与形式的区分依据,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幼儿 自发的游戏与教师直接组织的游戏,即自选游戏和教学游戏。 (一)自选游戏的组织形式(案例:如何祝贺生日) (二)教学游戏的组织形式(案例:小金鱼)
总之,自选游戏和教学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教育实施的两种组织方式,在教育实 践中,紧密相关,相得益彰,既不可以相互代替,又不可以各自独立。科学的游 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必须合理分配二者的运用比例,并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灵活转 变,既不能只重视自选游戏的组织,导致游戏实施的放任自流;也不能只注重教 学形式的游戏,导致影响幼儿自由游戏的主体性的发挥。
(一)游戏作为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基本形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 是最必需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活动。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游戏在幼儿的生活中,用时最多、频率最高,因而是幼儿最经常的活动; 幼儿在游戏中总是选择与自己的需要、能力相适应的内容、材料、同伴和活动方 式来进行游戏,排斥高或低于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因而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 点的活动,是幼儿最适宜的活动; 游戏具有一种对萌发状态的动作和心理发展的自发练习的功能,而且幼儿在游戏 中往往不满足于现有发展状态的表现方式,而以略高于现有发展水平的表现方式 去行动,使身心发展的重要变化发生在游戏中,因而游戏是幼儿最必需的活动。
第二节 游戏与幼儿园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一、游戏与幼儿园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借助一定 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的过程,是 一个使幼儿由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将外部知识内化到认知结构体系中的过程, 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游戏具有适应幼儿需求,并能引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活动效果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二)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游戏有助于幼儿逐步适应集体生活,并进而适应社会
二、游戏与幼儿园语言教育
(一)游戏培植了语言发生、发展的土壤 游戏中的幼儿总是想说、敢说、乐于说。 (二)丰富多样的游戏情境与体验丰富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内容 首先,游戏将幼儿带入一个个多彩的客观环境。其次,游戏能带给幼儿丰富的主 观体验。最后,由于幼儿亲历游戏过程,往往对游戏涉及的种种知识现象和整个 游戏过程有着鲜明深刻的印象,他们往往能积极调动思维把格外复杂的过程、千 姿百态的现象清楚明晰地讲述出来。 (三)复杂变幻的游戏情境挑战着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为自然真实的运用语言的演练场。
三、游戏与幼儿园社会教育
(一)游戏增加了幼儿对自己、他人、社会和环境的了解,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经 验,发展了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
(二)游戏给幼儿提供了实践生活、与人交往、走向社会的情境,锻炼和发展了 幼儿的社会行为能力
(三)游戏使幼儿初步解读和体验各种社会情感,有助于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情感 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游戏应成为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基本形式
(二)游戏作为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基本形式的重要意义 游戏作为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基本形式,有助于创造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 儿园生活,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和童年生活的快乐;有助于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 展,使幼儿的身心在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中获得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1.创造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幸福成长的 乐园 2.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最大限度地保障幼儿园教育的实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