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县空间视觉形象分析(翟华根 08111012 城市规划一班)摘要: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的外在表现,城市视觉形象的形成往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指导,以城市的行为知识向公众直接、迅速地传达城市视觉形象特征。
关键词:城市视觉形象;景观;城市人文;城市色彩长丰县是合肥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北部,东与定远县、肥东县接壤,北与淮南市交界,西与寿县、肥西县毗连,南与合肥市庐阳区、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为邻,建县于1964年。
地处江淮丘陵北缘,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
一、城市造型视觉形象1.1结构。
多维结构与组合形态、平面与曲面、转折与平滑、起伏与平坦,满足于平视、侧视、俯瞰检测的要求。
1.2空间。
由构成城市硬件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以及构成城市软件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组成的具有艺术美学价值的人居环境被称为城市空间。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渗入城市科学、生态科学、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的挑战所选择一种积极对策。
长丰县辖9个镇、6个乡:水湖镇、庄墓镇、杨庙镇、吴山镇、岗集镇、双墩镇、下塘镇、朱巷镇、三十头镇、罗塘乡、义井乡、陶楼乡、造甲乡、杜集乡、左店乡,以及1个省级开发区(双凤开发区)和一个新区(合肥北城新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受要素供给紧缺、综合成本上升和环境约束加剧等影响,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加速。
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合淮同城化的深入实施,合淮工业走廊纳入省级规划,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强势推进,尤其是合肥“141”组团城市战略持续推进将给长丰县带来重大项目布局、促进产业升级、保障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机遇,为长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十一五”发展,长丰区域内产业基础日趋增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区位、交通、产业等综合比较优势更加凸显,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优越。
尤其是在县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中,全县干群进一步增强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只争朝夕、奋力崛起的思想更加统一,加快发展、振兴长丰的愿望更加迫切,争先进位、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为长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二、城市色彩视觉形象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的色彩视觉总体表现。
城市色彩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承载着历史、文化、美学信息,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色彩总体规划是确定城市色彩总谱系统以及确定不同特色景观区域的色彩特色定位。
下面就以本县魏老河休闲度假区为例讲述城市色彩定位。
魏老河风景区位于长丰县吴山镇以北五公里处,距合肥市区车程40分钟,交通可达性强。
魏老河属小二型水库,水质优良、水深鱼肥,两岸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区位条件优越,环境优美,空气质量高,对城市居民有很大吸引力。
依托于魏老河水库、水产养殖场和周边乡村,有一定建设基础。
水质优良,满足游客对绿色保健美食的追求。
1.城市色彩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
这是使城市色彩和谐的捷径。
在城市新区中,如果又没有特定传统色彩,其城市主色调应偏中性,而绝不能标新立异2.城市色彩应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城市色彩一旦由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因民族信仰、历史、风土人情的不同而对颜色有不同的偏爱。
3.城市色彩应与城市自身功能定位相符。
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现代城市形象应用设计中应考虑城市符号视觉形象、城市标志识别系统、城市规则视觉形象、交通规则视觉表现、政府工作规则视觉表现、城市功能划分视觉表现等相互协调。
三、城市人文视觉形象包括有市民形象、文化形象、政府形象等。
城市形象是通过市民形象集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城市形象以市民的综合素质、精神状态龙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市民的各种参与凸现出来。
四、城市空间发展视觉形象“君子藏器于身,待机而动。
”机遇,给了长丰勇往直前的动力;机遇,给了长丰无限发展的可能。
近年来,合肥以磅礴之势展开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宏伟蓝图,“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提出,把长丰南部经济区带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合肥市的北城区发生了快速的变化。
2007年12月,合肥、淮南两市签署了“合淮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在规划、交通、通信、能源、产业、市场、信息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合淮同城化发展。
这给地处两市之间的长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长丰县委、县政府主动加强与合肥、淮南两市的对接,提出“双向融入”的理念,力求在对接融合中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十二五”期间,长丰着力构建“一轴双核三组团”的战略布局,推进“中心集聚、双核驱动、组团拓展、区域协同”发展,合理配置空间要素资源,加快形成产城一体、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县域产业和空间发展格局。
一轴:即合淮同城化发展轴。
双核:即以北城新区为核心,加强城市生态和业态建设,提升产业承载力,建成合肥北部现代化生态新城区,全面融入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辐射带动县域南部发展;以县城新区为核心,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做强载体,集聚人气,建成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全面对接淮南市,辐射带动县域北部发展。
三组团:即北城、县城、下塘三大组团。
六大战略助力长丰新跨越工业强县战略。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壮大工业实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提高技术水平、优化空间布局为重点,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不断增强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整合优势资源,建设重大项目,打造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支柱产业,以新型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长丰的跨越赶超。
产业富民战略。
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积极拓展转移就业渠道,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与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就地就业、向小城镇集聚、向二三产业转移,形成多元化的农民增收渠道。
双城带动战略。
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提升水平,打造新城,改造老城,全面推进北城新区和县城建设。
着力做好“水”文章、“绿”文章,全面开展基础设施大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做大做强南北两个中心城市。
以双城为中心,突出抓好特色集镇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现代城镇体系。
城乡统筹战略。
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生态文明战略。
狠抓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的“绿色长丰”。
民生优先战略。
围绕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力争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旅游、文明创建、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继续保持劳动力资源开发、就业、低保、双拥、司法行政、检察等工作在全国、全省的领先水平。
双城建设实现突破,北城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0%。
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随着合肥现代化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提出,合肥北城新区的建设加快了速度,秉着“南有滨湖,北有北城”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合肥北城新区,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诞生一座现代化新城!五、城市视觉形象设计趋势按照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城市视觉三个子系统的基本思维来理解和识别城市形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⑴城市理念。
指城市独特的价值观、发展目标、城市规划、文化内涵等为城市形象的核心。
城市理念融合文化形象、城市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等内容,沟通、凝聚城市居民的思想认识。
⑵城市行为。
在城市理念识别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部的组织管理及活动。
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政府政策、文化宣传、体育健身、环境保护等进行的活动。
⑶城市视觉。
城市视觉识别的形成往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基础,以城市的行为识别为依托。
城市建筑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结晶,是影响城市视觉识别的最基本要素。
城市视觉形象设计重点⑴自然形象。
不同的城市自然禀赋会有很大的差异。
充分发掘与众不同的形象,促进旅游、娱乐、餐饮业务等行业率先发展,发挥出形象效应。
⑵文化形象。
城市文化既独立存在,又与其他因素高度融合。
⑶视别形象。
城市的道路、广场、水景、雕塑、路灯、栏杆、壁画、标志、路牌、门牌、公共汽车站牌、各类户外广告等等都应系统地进行规划、设计。
⑷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建立在政府管理、政策实施、办事效率、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由公务员日常业务工作所体现。
改进政府行为重点是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效果。
⑸历史形象。
文物古迹是历史形象的直接反映。
一般分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区、文物古迹三个层次。
文物古迹和历史风貌区保护通常可划定保护禁区、严格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的保护范围。
⑹视线走廊。
景观视线走廊由景观轴线、视觉控制点、重要景点、视觉交织及转帐等组成,依赖于统一的规划布局。
对景观视线走廊的保护性控制,对城市相关地区的发展须设定一些限制性规则。
⑺高压走廊。
按照专业规范,架空高压线路必须与民居、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进入市区的架空高压线路必须严格按规章建设,留出规定的高压走廊地带,控制两侧建筑高度有使用性质,保护好高压走廊地带。
公务员之家⑻地下通道。
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业街、地下涵道、洞口等以及地铁线路一般尽量与地面道路相结合。
城市视觉形象,简而言之,是城市(或特定的区域)给人的印象和感受。
涵盖建筑物、道路、交通、店面、旅游景点、生活设施等,这些都是构成这种印象和感受的基本要素。
城形成城市视觉形象的因素多方交织、组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