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原子结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能够正确书写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习重点】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课前预习】
一、原子的构成 1.构成
(1)原子⎩⎪⎨⎪⎧
原子核⎩⎨
⎧
质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相对质量近似为1,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关系: (电中性原子中)。
2.质量数
(1)概念: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 和 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作质量数。
(2)关系:质量数(A )= (Z )+ (N )。
二、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
(1)概念: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 的区域简化为 ,称作电子层。
(2各电子层由内到外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字母代号
离核远近 由 到 能量高低 由 到
2.电子分层排布 (1)能量最低原理
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 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 的电子层里,即按K→L→M→N……顺序排列。
(2)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①第n 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
如K 、L 、M 、N 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分别为 。
②最外层电子数目最多不能超过 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 个)。
③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 个。
3.(1)原子(离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如下所示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
二者则不相等。
如:
阳离子: 。
阴离子: 。
【问题探究】
一、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
特殊关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4倍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
最外层有1个电子
最外层有2个电子
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1)利用元素排布寻找“10电子”粒子的方法
(2)利用元素排布寻找“18电子”粒子的方法
【课堂成果验收】
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2.核电荷数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余电子总数一半的元素种类有()
A.1种B.2种
C.3种D.4种
3.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
A.H2O B.F-
C.Na+D.NH3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中的下列粒子数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
C.质量数D.电子数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只有M层排满后才排N层C.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
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