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复习学案

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一爱护水资源一、水资源现状1.地球表面约被水覆盖着。

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H2O),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元素。

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分布不均,人均不足。

4.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考点1、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

⏹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污水处理之后,循环利用。

⏹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如使用“中水”(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非饮用水)洗车、使用淘米水浇花、使用节水型器具等。

考点2、水体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的一些具体措施: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课题2 水的净化考点一、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考点二水的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吸附沉淀):试剂:明矾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的内壁(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保证过滤速度)。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 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 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 中部 ③仪器: 、 、 、 玻璃棒的作用: 作用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A B C3、吸附 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 ):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注意:① 在烧瓶底部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加热时出现 。

② 加热前按照图3连接好装置,使各连接部分严密不透气。

③ 加热烧瓶时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

④ 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 左右蒸馏水时,停止加热。

各种净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净化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除去可溶于水的杂质 降低水的硬度 净化程度 静置沉淀√ × × 低 ↓ ↓ 高过滤√ × × 吸附√ √ × 蒸馏 √ √ √ 【注】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 、 、 (均为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1、 自来水厂净水时,需要经过 、 、 、 的步骤,但是没有蒸馏和煮沸的步骤。

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投药消毒属于 ,其余都属于 。

考点三 硬水与软水1.硬水:含有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软水: 或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2.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3.硬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会有水垢生成,化学方程式为:Ca(HCO 3)2=CaCO 3↓+H 2O+CO 2↑4.硬水的危害:① 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

② 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之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③ 长时间饮用硬水有害健康。

5.硬水的软化方法: 。

课题3 水的组成考点一 水的组成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化学方程式: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体积比 :质量比 : E.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 的木条----木条H 2---出气口置一根 的木条------气体 ,发出 的火焰(2)结论:①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 ② 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③ 化学反应中,分子 ,原子 。

2、水的性质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在101kPa 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 ,为1g/mL 。

化学性质:通电分解文字表达式:水(H 2O )氢气(H 2) + 氧气(O 2)化学方程式:【知识拓展】氢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于水(排水法),密度 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化学方程式:现象:氢气燃烧时发出 火焰,放出热量,并有水珠产生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 ,因此点燃前必须 。

②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化学方程式:现象:黑色的氧化铜在氢气中加热逐渐变成 ,并有水珠产生。

通电 通电电解水口诀: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2、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原理:⏹反应物的选择:选用锌粒和稀硫酸◆不使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不用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用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慢。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同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不能验满!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如果集气瓶口出现气泡,说明氢气收集满。

⏹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可燃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点燃。

如果气体较纯,气体将会,并发出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声。

⏹如果验纯时发现气体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时,必须对试管进行处理(用拇指在试管口堵住一会或更换试管),以免发生爆炸。

⏹检验:点燃。

纯净的氢气能够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不纯的氢气在燃烧时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氢气能源的优点:①②;③;3、目前氢能源存在的问题:制取成本高、贮存和运输困难。

4、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5、任何可燃气体或可燃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考点二、物质的分类1、概念单质:由元素组成的例:氢气、氧气、红磷等化合物:由种元素组成的例:水、高锰酸钾等氧化物:由元素组成,且含有的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注意: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即划分单质、化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来划分的。

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单质;若含有几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化合物2、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混合物(多种物质)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纯净物(一种元素)(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无机化合物+2 +2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考点一 化学式1、 概念:用 和 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 化学式的意义:A 表示 ;B 表示某种 ;C 表示 ;D 表示 例如:H 2O :A 表示 这种物质;B 表示水由 组成;C 表示一个 ;D 表示一个水分子由 和 构成。

3、 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 :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

若化学式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分子的个数。

例如: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 ;4H 2O :表示 。

4、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分子的个数。

例如:3H 2O :3表示 。

5、 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例如;H 2O :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 。

6、 化学式的书写:⑴单质:A :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溴、碘这七种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表示。

例如:氢气: 、氧气:B :除上述七种以外的单质: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

例如:铁: ;红磷:⑵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根据名称从右写到左。

若已读出原子个数的就直接写;若未读出原子个数的需根据化合价来正确书写。

例如:四氧化三铁: ;氯化镁: ;硫酸钠:7、 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或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的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化某”;在氧化物中一般要读出原子个数 含有酸根(NO 3、SO 4、CO 3、PO 4)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某酸某”含有氢氧根(OH )的化合物:从右至左读作“氢氧化某”例如:Fe 3O 4: ;MgCl 2: ;Al(NO 3)3: ;Mg(OH)2: 。

考点二 化合价1、 化合价是用来表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是元素的一种化学性质。

有正价与负价之分。

2、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

符号在前,数字在后。

若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

例如:标出物质中镁元素的化合价:MgCl 2。

3、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的含义: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例如:MgCl 2。

:2表示在氯化镁中 。

-b +a 小结各种数字的含义: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②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③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④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⑤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⑥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小结微粒个数的表示方法:①原子个数的表示: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②离子个数的表示: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③分子个数的表示: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4、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的关系:①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的数值=离子带的电荷数②元素化合价的符号与离子带的电性一致 例:镁离子:Mg 2+ 与+2价的镁元素:Mg +25、化合价的规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以A m B n 为例,即(+a)×m +(-b)×n =06、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1)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钙镁氧钡锌,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铁有二三要分清,莫忘单质都是零.(2)原子团顺口溜:负一价硝酸氢氧根,负二价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注意:氯元素在氯化物中显-1价,硫元素在硫化物中显-2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