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专题复习(三)导学案
龙川县廻龙中学刘国清
一、复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和一般过程;
2、通过自主练习初步掌握科学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练习初步掌握科学探究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难点:能提出问题和猜想,设计实验和验证,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学法指导
自主复习,探究复习,小组合作复习。
四、知识回顾、温故知新
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3. 常见气体的制取、干燥和净化
4. 物质的检验、提纯和推断
五、自主复习闯关训练
第一关
1、试着正确书写以下化学方程式:
⑴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碳酸钠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碳酸钠与氯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关
①滴加酸碱指示剂:若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_____ ,或无色酚酞溶液变
厂 _______ ,则溶液为碱性;使用PH试纸:若测得溶液的PH ______ 7,则溶
液为碱性。
碱溶液的检验(OH)Y
②滴加硫酸铜溶液:若产生__________ 淀,则溶液为碱性。
广① 滴加稀盐酸,若能产生________ 能使___________ 浑浊,则为碳酸盐。
碳酸盐的检验(CQ2-)
Y
2+ 2+
② 可溶性的碳酸盐:加入含有Ca或Ba的可溶性盐溶液或碱溶液,若J 产生则
该物质为碳酸盐。
第三关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可能含有哪些溶质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OH§液会与空气中的CO反应生成NaCO, NaCO溶液显碱性。
【提出猜想】猜想①:只含有NaOH猜想②:含有NaOH和NaCO;猜想③:只含有N Q CQ
【设计实验】(1)甲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证明 ______________ (填“猜想①”、“猜想②”或“猜想③”)不成立。
(2)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②: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CaCb 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含有Na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U:将步骤I所得溶液静置,然后取上层清液于
试管中,滴入溶液。
若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含有NaOH
【实验反思】(3)上述实验步骤I中滴入足量CaCb溶液的目的是:①检验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CQ;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维拓展】(4)实验室里NaOH溶液需密封保存。
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有很多,请写出浓盐酸需密
封保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实验室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NaOHf玻璃中Si02缓慢地发生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X+HO,产物X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
试推测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考突破
(2015 •广东)下图为某家长带着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爆炸的画面。
现要探究某
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
【猜想】(I)含可燃性气体CO;
(U)含可燃性气体CH4;
(川)含可燃性气体CO和CH4;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
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
水瓶倒转,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1)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的洗气瓶。
目的是除去CO等酸性气体。
(2)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目的是除去
(3) 将步骤的气体导出点燃;
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小烧杯内
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
用内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
无水硫酸铜
:
烧杯内壁
变浑浊。
证明有HO生成;
证明有生
成。
因为猜
想_____ 也有相同的现象。
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___________ 的存在,
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六、课后作业
【2013年广东中考】23.仓库中有一包氮肥的包装标签模糊不清,有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請弓盘「现彖山有®[的刺激片训:
(1)操作③用玻棒搅拌的目的是
(2)请完成下表(已知AgCI和BaSQ是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体)
假设和现象判断和化学方程式a若现象1为无氨味。
则样品中不含(填名称)。
b由操作②现象判断。
该样品定含有离子。
c
若现象川为白色沉淀,现象W为无沉淀。
则样品中含有(写名称),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d
若现象川为“无沉淀”,现象W为白色沉
淀。
则样品中含有(写化学式),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现象川、W都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若操作②现象为无气味、现象川、W
无现象,则该氮肥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一种)。
【2014年广东中考】23 •某兴趣小组在做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后,进行了题23图所示的探究:
题23图【猜
想】把氧化铜还原成铜的
物质是:I.石墨棒;
II •
【实验】用天平称量1.5g
氧化铜粉末,
直接用铝箔纸包裹。
按上述操作步骤实验,黑色粉末•______________ ,那么猜想n不成立。
【结论】石墨棒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
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进行同样的操作,其目的是。
改进后的实验证明,金属铝与铜活动性顺序是
.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
【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效果更好。
联想在空气中灼热
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课后反思:这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个复习目标没有掌握好?
泌逆匕竺—现彖l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