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明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昆明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昆明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试行)(第三次修订稿)第一章总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求,体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建立具有激励、竞争、约束和充满生机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校竞争力和办学活力。

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政复(1999)28号、昆教人字〔2000〕47号、昆人劳通〔2000〕119号、昆人通[2003]58号、昆教人[2003]31号、昆发[2005]12号、昆教改[2005]2号、昆教改[2005]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包括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和校内动态结构工资制两大部分。

第二章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一条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组部、人事部、省、市人事劳动部门以及市教育局有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一系列文件为依据,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中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政复〔1999〕28号、昆人劳通〔2000〕119号、云人[2003]5号,昆人通[2003]58号,昆教人[2003]31号文件的要求,在总结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治校,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合理使用教育资源,强化竞争机制,按照择优竞争上岗、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在确定编制、岗位的基础上,实行聘用合同制;根据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繁简、难易程度,建立和推行岗位责任制。

打破分配的平均主义,坚持按劳分配和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完善动态结构工资制,建立优质、高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全校师生的整体素质,为在二十一世纪把我校创办成名副其实的国家级重点建设示范职业高级中学而努力奋斗。

第二条目标与任务:第一步,2000年1月—20XX年6月完成人事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

第二步,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进一步规范职责权限,理顺人事关系,下放管理权限,加强学校管理,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和微观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逐步建立一套符合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管理,职责明确、效率优先、学校自主用人、教职工自主择岗、双向选择、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做到人员职务能上能下,聘用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人员分类管理,机构设置精简,人才结构合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办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

第三条改革坚持的基本原则: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改革成败与得失的原则;2、坚持竞争择优原则。

采取竞争、聘任、选举等形式任用学校副校长及中层干部,在全校实行副校长、中层干部任期制;根据岗位要求和任职条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对教职实行聘用;引入竞争机制,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可以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

3、坚持聘用制原则。

打破教职工身份终身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学校与受聘教职工签定聘用合同,确定学校与教职工的人事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聘用制实现集团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学校用人转变。

4、坚持精简高效原则。

合理设置机构,归并职能,理顺关系,避免部门职能交叉重复,建立适应学校工作需要、精简高效的教学业务机构、党政管理机构和教学辅助服务机构;科学设岗,教学业务部门编制数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70%左右,党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服务部门编制数全校教职工总数的30%左右。

教学业务部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0%左右,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50%左右,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0%左右。

党政管理部门、教学辅助服务部门中层正副职干部岗位控制在管理人员的25%左右,普通岗位占管理人员的75%。

第三章教职工聘用的组织领导、聘用原则、聘用条件第四条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聘任领导小组、监督领导小组和督导考评领导小组三个小组。

成员的产生由学校党政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1、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以校长、书记为组长,中层以上干部组成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2、聘任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中层以上干部等十一人组成学校聘任领导小组。

(详见附件一)3、监督领导小组以学校党总支书记为组长、中层以上干部及教职工教代会代表等九人组成学校监督领导小组。

(详见附件一)4、督导考评领导小组由学校教研组长、中层干部、校级干部等组成。

第五条学校教职工基本情况(20XX年8月30日统计)昆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现有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80人,已向社会培养输送了11150名毕业生,学校领导班子配备齐全,现有书记1人,校长1人,副书记2人,副校长2人。

设有党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团委、教科室(才信息交流中心)。

全校编制数257人,在职教职工210人,缺编47人,其中专任教师169人,中学高级教师34人,中学一级教师72人,中学二、三级教师69人,行政管理人员16人,工人27人。

教师学历层次:研究生学历进修班11人,大学本科117人,专科51人,中师及中专7人。

第六条定编、定岗、定量、定员根据根据云政办发〔2002〕52号文件精神,由上级人事部门根据学校实际核定编制。

每学年或每学期结束,学校根据新学年班级数,设置教学、行政、后勤岗位,确定设岗人员数额,公布各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

凡教师系列人员,原则上必须在教学一线或教学辅助岗位参加聘任,若在教学岗位不胜任工作,则转岗在行政和后勤岗位参加聘任。

坚持以岗位职责和聘用合同为依据,建立适应不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和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

1、20XX年2月-20XX年7月岗位数、定员人数及职责我校实际在册教职工200人,实际上班195人,按因事设岗,择优聘任、竞争上岗的原则设置岗位数和人员数。

(具体岗位设置详见附件五)2、职称岗位设岗数按照我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的标准制定昆明第二职业中专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设岗规划。

(详见附件四)3、20XX年2月教职工岗位设岗及职责情况。

(详见附件九)第七条聘用原则1、因事设岗、按岗聘任:学校根据每年班级规模和教育教学工作及后勤工作需要设立岗位,按岗位聘任,坚持定编、定岗、定量、定员,杜绝因人设岗。

(详见附件五)2、民主公开、择优聘任:坚持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优化组合、严格考核的原则。

3、在编为主、社会为辅:聘任对象以在编人员为主,教学人员优先聘任本校具有教师职务资格的同志,并向社会招聘少量学校急需的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教师职务资格或相当于中级职称技术资格的教师;行政后勤人员以内部消化为主,优先聘任本校行政后勤人员,也可向社会招聘少量学校急需的后勤管理人员。

4、双向选择,遵守聘约:学校根据教职工的工作情况,有聘任、缓聘、解聘、不聘的权力,教职工有择聘、受聘和拒聘的权利;双方签订聘约后,不得无故违约。

5、任人唯贤,实行任职回避:学校在聘用人员过程中,不得聘用单位主要领导的亲属担任本单位中层以上行政职务和人事、劳资、财务、审计等岗位的职务。

第八条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聘用在编教职工按评定的职务(职称)聘任。

同时,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被聘人员的实际能力、工作业绩、工作态度,亦可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聘任期限原则上为一学年或一学期。

⑴高职低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高职低聘,工资待遇按所聘任职务及岗位兑现,人数控制在专任教师总数的5%以内。

一年后,履职考核称职以上者,视情况决定是否复聘。

若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低聘者(含称职),按拒聘处理。

符合低聘条件的,由聘任部门上报聘任领导小组,经研究批准执行。

①不能完全履行岗位职责,不能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或上学年度履职考核为“基本称职”的。

②教学效果差,任教班级成绩在本年级明显下降,学生、家长意见较大的。

③一年中病假累计超过半年以上,事假累计超过1个月,旷工累计达3天的。

④因工作失职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的。

⑵低职高聘:自然条件(中一履职5年以上,中二履职4年以上)达到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而受指标等其它原因限制不能晋升高一级职务的教师,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高聘,聘任数控制在专任教师总数的5%以内,其工资待遇按照新聘岗位核发。

高聘后不能胜任本岗位职责的,可解除高聘。

①具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素质及申报条件,已承担了高一级职务的岗位职责,教学情况得到95%以上学生认可。

②承担满工作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效果好。

③为人师表,上一年度履职考核为优秀。

④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且教育教学工作受到市级以上表彰。

⑤事假一年累计不超过3天,病假累计不超过10天,无缺课或旷工现象。

⑶中学二级晋升中学一级、中学一级晋升中学高级规定:中学二级教师晋升中学一级教师,没有担任过班主任(至少一届)或中层以上管理者(至少三年)申报职称年限由履职4年延长至6年;晋升中学高级教师,没有担任过班主任或中层以上管理者,申报职称履职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4)学校提名担任班主任者,如拒聘担任班主任工作,视其拒聘学校工作。

(5)班主任工作实行坐班制。

担任班主任工作主观上不认真负责,造成班级管理混乱者,学校给予撤换后,工作质量系数在半年内降为最低档。

第九条聘用期限及相关规定1、正式教职工在连续工作满10年(含10年)以上,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履行合同期间发生的人事劳动争议,按《合同法》处理。

2、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教职工,签订有固定期限合同,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具体期限可根据学校(单位)的实际确定。

3、有固定期限聘任期满需要续聘的教职工,由学校聘任领导小组在聘期届满一个月内,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在聘期内履行职责的表现,双方协商一致,报聘任领导小组批准,办理续签合同手续。

4、为吸引和稳定优秀骨干教师,可从实际出发,对工龄不满10年的特殊人才(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等)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5、对接近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聘用期限不得超过其法定退休年龄。

6、对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而本人要求签订有固定期限公司的,可签订有固定期限合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