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唱歌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唱歌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歌唱教学策略实践研究松江区第二实验小学武艳霞【摘要】《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音乐学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形成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并且加强合作与交流,形成团队意识,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上,歌唱教学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的重点之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运用听觉领先、游戏化、媒体化以及自主性等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以开放式的歌唱学习为载体,以审美为核心,有机地把知识性、技能性、趣味性、审美性融合为一个整体。

【关键词】歌唱策略视听游戏媒体情感自主性审美【正文】歌唱——以抑扬有节奏的音调发出美妙的声音,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中,歌唱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生抒发情感、理解音乐最直观的表达方式。

歌唱得好,能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大致包括:欣赏、唱歌、游戏、知识技能等教学内容。

歌唱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也是审美教育体现的方式之一。

教师如何实现自己制定的歌唱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跟选择何种方法与对策是息息相关的。

正确把握科学的歌唱教学策略是上好一堂歌唱教学课的关键。

然而有部分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歌唱教学策略,忽视学生对音乐最基本的技能体验——歌唱。

导致学生没有脚踏实地的把歌唱好。

从而失去了歌唱教学的真正意义。

那么如何使合理的歌唱教学策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既学习了歌曲、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又在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真正扎实地把歌唱好,这是我们所有音乐教师潜心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当然也有很多致力于研究歌唱教学的长期探索者和教师,面对歌唱教学中遇到的重重问题,为我们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听觉领先的教学策略听——是音乐教学中的第一要素。

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音乐记忆的先决条件。

在小学音乐课本中,基本每一首歌曲作品都有其难点乐句或新的知识点,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歌曲的音域加宽、音区扩大、节奏复杂,甚至还会出现变化拍号等不同形式的歌曲。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学的难度和深度。

面对这些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把这些知识点放在学唱歌曲之前来解决,可是结果却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使他们望而生畏,失去歌唱的勇气。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可以用听觉领先的策略试试。

听觉领先就是让学生先听再学。

在反复聆听中初步了解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同时还能把握歌曲所表现的情感。

此时学生对于知识难点有了初步的感受,教师紧接着采用细致讲解、举例、聆听、拍节奏、模仿等方法,让学生去学习新知。

聆听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聆听教师弹奏钢琴或演奏其他乐器(根据教师的专长)进行范唱;也可以发挥特长生的作用,让学生示范;还可以采用模唱、拍节奏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

在多种形式的聆听、模唱中,学生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新的知识点并化解难点。

传统的歌唱教学策略喜欢按部就班,存在“不学歌谱不能唱歌”或“先学歌谱后填词”的现象。

当然针对比较专业的人士来说,这一办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然而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我们完全可以颠覆这种教学方式。

因为学生在反复聆听歌曲作品后,对其已经有了直观的感受,应该可以直接学唱歌词,再学唱歌谱,这样不仅歌能唱得好,时间也会耗费较少。

针对较难的乐句,可以利用对歌曲演唱的记忆,加之反复聆听后,再去学习歌谱就会容易很多。

在这样的基础上,最后再完整演唱歌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同样,采用听觉领先的策略,也可以改变传统学习歌谱的习惯。

既减少了学生学习歌谱的抵触情绪,不会觉得唱歌谱是那么的难,同时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实践证明,利用听觉领先的教学策略。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还可以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更有助于情感的激发。

二、游戏化教学策略游戏——学生最喜欢和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

在歌唱教学中,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和实践,通过游戏化策略的实施,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体验中掌握一定的基础乐理知识,逐步理解歌曲所包涵的情感,并通过歌声来传递情感,这样就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歌唱能力。

1.把握休止符——“填补空缺”游戏在学习一些节奏复杂或有休止符的乐句中,可以根据不同歌曲所表达的意境,适当地加入动作或声音填补休止符,这样学生不但掌握得非常快,学习兴致也特别的高。

也可以分成小组,选择不同的声音或动作。

这样自然而然地将“学”变成了“玩”,学生、老师都乐在其中。

2、感受旋律——“多姿多彩的歌声”游戏在学习三年级歌曲《我给太阳提意见》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时,为了让学生把握歌曲的情绪以及风格,可以设计“多姿多彩的歌声”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最喜欢的方式来跳跳、画画、敲敲。

学生们用不同的线条、线段画出歌曲的旋律走向,运用色彩感官来表示歌曲的意境,通过图画的描绘增添音乐色彩,用打击乐器来伴奏创设出歌曲情景。

学生通过自己在音乐中的实践,感受和体验了歌曲音乐的特色,并通过各种形式表现了对歌曲更深的理解。

3、五线谱——“小猴造楼”游戏在低年级的五线谱学习中,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可以让他们在游戏“小猴造楼”中学习五线谱的视谱能力。

将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把听到的音符以最快的速度贴到黑板上五线谱中正确的位置。

正确率高的队伍胜出。

最后教师再给予奖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的调动出来了。

4. 记歌词——“照镜子”游戏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歌词,解决学歌中的困难乐句,可采用“照镜子”游戏来示范指导,帮助学生熟悉歌词。

首先,由老师唱(担当主角),孩子们配口型(担当镜子角色),等学生渐渐熟练配合后,就交换一下角色,由他们唱,老师配口型。

然后再逐步放手,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掌握歌词。

另外,“照镜子游戏”在节奏教学和音准教学上也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了很多唱歌的技巧,学习兴趣也不断地上升。

可见游戏教学策略在小学歌唱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媒体化教学策略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为音乐课堂创设了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同时还能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对美的真实体验。

不过也要认清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切记不能“一刀切”。

有效的歌唱教学策略,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更直接简单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和内容,为做到“以情带声、以声抒情、声情并茂”的歌唱打下基础。

视唱五线谱是歌唱教学中的难点,办法有很多,不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我们可以在五线谱上制作流动的旋律线,当学生在演唱旋律时,屏幕上就会出现流动的旋律线,学生唱到哪里,它就流动到哪里,还可以用手随着流动的旋律画线。

这样学生在听听、唱唱以及画画中经历体验,从而获知音乐旋律的走向,省却了教师繁复的教学语言,起到了非常有效的助学作用。

如:四年级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一课,可以在导入部分运用多媒体创设歌曲情景。

当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呈现出美丽富饶的西班牙农庄、忙碌着的农民、热闹的景象时,学生仿佛随着音乐一下子来到了农庄。

小狗、大马、小猪、小牛、公鸡和毛驴都热情地欢迎着来自远方的朋友。

还不停地唱着“奥巴哥拉马,奥巴哥拉马,……”,孩子们一下子就沉浸在歌曲当中。

通过多媒体营造意境,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能很快地把握歌曲所表现的情绪风格,在理解了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后,自然就能富有感情的演唱。

所以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同时还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感,使歌唱从单纯的听觉艺术转化为听觉、视听双重的意境,达到了以情带声的效果。

四、自主性教学策略传统的歌唱教学策略中,教师只是单纯的技能传授者和教学的指挥者。

在课堂教学方式中,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过程。

然而现代的歌唱教学策略,提倡教师从指挥者的角色转变为合作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学习和掌握歌唱知识与演唱技巧,教师要巧妙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主动去引导学生学,而非塑造他们。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我要歌唱”。

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和谐关系,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演唱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并能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各项技能,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体创造力的开发。

歌曲情绪的处理部分是唱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们总是担心学生处理不好,往往为了省事便经常以自己的理解对歌曲进行处理。

当然,这有助于学生唱出令老师满意的效果,但这种处理意见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是否满足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却令人质疑。

我们可以试着改变过去的方式,放手大胆让学生尝试做“小老师”,让学生主动谈谈自己对歌曲的认识,并试着根据自己的认识对歌曲进行处理。

再结合教师的适当指导,也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用“小老师”这一方法进行教学时,学生能用自己独特的见解来处理歌曲,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去思考、去实践。

在用歌声表达自己的作品时,就会表现得特别自信。

在歌唱教学的课堂上,合理地运用好自主性教学策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自主能动性充分发挥,才能真正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如果能恰当、科学的运用好各种歌唱教学策略,让孩子们爱唱、会唱、唱好歌,不但能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把美的感受带给学生。

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歌唱教学策略,用多元的策略去探索歌唱教学方式,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探寻科学的歌唱教学策略是上好歌唱课的必经之路,需要经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设计出更好更科学的歌唱教学策略。

使其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