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率与统计第2章——概率论课件PPT

概率与统计第2章——概率论课件PPT


2)正则性
pk 1 其中“
pk "
表示对一切 p 求和。 k
k
k
17
例2.5 掷一颗均匀的骰子,用R.V 表示掷出的 点数,写出的分布律。 解: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 ,…,6
1 2 3 4 56
P 1/6 1/6 1/6 1/6 1/6 1/6
一般地:如果 的分布律为:
P{= xk}=
7
例2.2 掷一颗骰子,令X :出现的点数. 则 X就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取值为1,2,3,
4,5,6.
X 4
表示掷出的点数不超过 4 这一随机事件;
X 取偶
表示掷出的点数为偶数这一随机事件.
8
在同一个样本空间上可以定义不同的随机变量.
我们还可以定义其它的随机变量,例如
等等.
Y
1 0
出现偶数点 出现奇数点
12
2.1.3 随机变量的分类
R.V的取值范围是多种多样的,R.V按取值 的情况可分为两类: 一类:
若R.V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有限个或无穷 可列个,则称 X为离散型R.V 。 另一类: R.V X 可以取值于某一区间中的任一数, 这种R.V 称为非离散型R.V 。
13
离散型(有限个或无限可列个) 随机变量 非离散型连续型
3 4 16 16
P0.5 X 3 PX 1 PX 2
4 16
20
例2.7 自动生产线在调整以后出现废品的概率为 p ,生产过程中出现废品时立即重新进行调整, 求在两次调整之间生产的合格品的分布律。 解:设X为两次调整之间生产的合格品数, X 的可能取值为:0,1,2,…
21
自动生产线在调整以后出现废品的概率为p
这一章我们将通过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 R.V. )并借助于微积分等数学工具全面系统地来 研究随机现象。这也是从古典概率走向现代概 率的重要转折点。 总的线索:
随机试验E 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结果 随机事件 数量化 R.V.
从定量方面来研究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
R.V.的引入为利用高等数学来解决概率问题 铺平了道路。
1、两点分布 or 0—1分布 如果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律为
PX 0 1 p, PX 1 p(0 p 1)
1 点数为6 Z 0 点数不为6
9
随机变量的取值是无穷多个 例2.3 上午 8:00~9:00 在某路口观察,令:
Y:该时间间隔内通过的汽车数. 则 Y 就 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取值为 0,1,….
50 Y 表10示0通过的汽车数大于 50 辆但
不超过 100 辆这一随机事件.
10
随机变量的取值是无穷多个 例2.4 观察某生物的寿命(单位:小时),令Z:
P{X =0} = p 调整后的第一后的第一个产品是合
格品,第二个是废品。 P{X =2} =(1-p)2p 调整后的第一、二个产品
是合格品,第三个是废品。
P{X =k} =(1-p)k p ( k = 0, 1, 2 ,…)
22
2.2.2 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该生物的寿命. 则Z 就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取值为所有非负
实数.
Z 1500表示该生物的寿命不超过1500
小时这一随机事件.
11
随机变量与一般变量的差异:随机变量 随着试验结果的不同而取不同的值,因 此在试验前只能知道它可能取值的范围, 而不能预知它取哪个值。
并且,由于试验的各个结果的出现有 一定的概率,所以随机变量取某个值 或某个范围内的值也有一定的概率。
这些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都是数集,对于数 量性质的随机现象,我们可以建立样本点与数 之间的直接的对应关系。
4
在有些试验中,试验结果看来与数值无关, 但我们可以引进一个变量来表示它的各种结 果.也就是说,把试验结果数值化. 正如裁判员在运动场上不叫运动员的名字 而叫号码一样,二者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
5
称P{X = xk} = pk (k =1,2,…) 为离散型 R.V X 的 概率分布或分布律。
分布律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
X
x 1 x 2 ……xk …….
P
p1 p2 …… pk ……
16
根据概率的性质,离散型R.V X的分布律满足
两条基本性质:
1)非负性 pk 0 ( k =1,2,….)
14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
2.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定义:如果随机变量 X 的取值是有限个或无 穷可列个,则称 X 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关心的问题:
1. R.V X 取哪些值;
2. 以怎样的概率取这些值。
15
定义:
设 X为离散型R.V,它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x1 , x2 ,…, xk ,… ,
种映射
6
2.1.2 随机变量的定义
设E是一个随机试验,是其样本空间.若对每 一试验结果 都唯一对应一个实数值X(), 称定义在样本空间上的单值实值函数X = X() 为一个随机变量,简记为 X 。 随机变量通常用字母 X、Y、Z…或希腊字母
、、 等表示。
注:对于任意的实数 x ,集合
: X x X x 是随机事件.
例2.1 :抛一枚硬币的试验,试验的可能结果:
1 {出现正面}, 2 {出现反面},
: 1 1 用数字“1”代表正面朝上,
2 0 用数字“0”代表反面朝上。
{1,2}
, ()
1 0
, ,
1 2
由以上的讨论可知:
不过是随机试验结果与实数间的一个对应关系。
随机变量是随机事件样本点在实数范围内的一
1 n
(k =1,2,…,n )
则称 服从离散型的均匀分布。
18
例2.6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律为
X0 1 2 3 4 5
P
1
3
1
4
3
4
16
16
16
16
16
16
求PX 2,PX 3, P0.5 X 3
解:PX 2 PX 0 PX 1 PX 2
5 16
19
PX 3 PX 4 PX 5
2
2.1 随机变量
2.1.1 随机变量概念的产生 在实际问题中,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数量 来表示,由此就产生了随机变量的概念. 有些试验结果本身与数值有关(本身就是 一个数). 例如,掷一颗骰子朝上一面出现的点数;
每天从北京站下火车的人数;
3
昆虫的产卵数;
七月份北京的最高温度;
抽样检查产品时出现的不合格品数; 某电话交换台在某一段时间内接到的呼叫 次数,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