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合集(平铺式)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合集(平铺式)

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材分析】本科按照由面到点的逻辑顺序逐渐深入安排了四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比较野外的景物和游乐场景物的不同,从面上了解自然物和人造物的特点,知道自然物构成自然世界,人造物构成了人工世界。

第二个活动是区分人造物和自然物,通过观察一些具体的物品,发现人造物和自然物的不同,自然物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是大自然本来就有的,而人造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是大自然本来没有的。

第三个活动是利用老师提供的几个自然物,比如用树枝、树叶搭建一个小棚子,当学生亲身经历,把自然物改造成人造的这个过程。

第四个活动是通过阅读指导人们需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往往会利用自然物来制造物品,而这种制造是一步一步完成的,从而了解自然物和人造物之间的关系。

根据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理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第一个目标是通过读图和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能举例说出一些自然物的名称、一些人造物的名称,并且能够根据自然物和人造物的特征将它们分类,通过归类活动知道自然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物组成的,人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组成的,认识到人工世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动手,通过自己动手用自然物搭建一个小棚子或者说一个人造物出来,知道人造物是由人们加工改造自然物而形成的,同时感受搭建小棚子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由上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知道本课的重点是了解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要能够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尤其是要能够发现人造物上面人们在加工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了解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这是一个难点。

本课的教学内容就是这样,所以老师要准备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图片、视频、实物等,要准备一些树枝、石块、泥土等这些东西。

【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所在的世界既有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又有庞大复杂的人工世界。

但由于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还做不到准确的区分。

因此本课应在借助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摆弄物品、视频讲解、动手操作等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认知体验。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设问题时逐步引导,形成一个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答案。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读图和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名称,并且能够根据自然物或人造物的特征将它们分类。

科学探究:1.通过归类活动,知道自然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物组成的,人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组成的,认识到人工世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科学态度:1.动手用自然物搭建一个小棚子(人造物),知道人造物是由人们加工改造自然物形成的,感受到搭建小棚子活动带来的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物和人造物,体会人们对自然的改造。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

【教学难点】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发现人造物上人们加工留下的痕迹。

了解自然物是怎样变成人造物的。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树枝或树叶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2.(出示图片:游乐场)去过这个地方吗?玩过啥?怎么玩的?3.在游乐场,你们到底见过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好玩吗?喜欢吗?4.下面我带你们去一个跟这里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你们猜,我会带你们去哪?(注意分辨有没人造的地方)[设计意图:游乐场是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从游乐场导入可以将学生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额,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二、认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1.过渡:(出示图片:山水)你们说,游乐场跟这个地方到底有哪些不同?游乐场有的东西,这里有没有?一样一样的说。

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2.学生汇报。

像这样我们就可以称之为野外。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野外的风景。

游乐场有这些东西吗?游乐场构成的那个世界跟这个世界是不一样的。

3.我们来了解一下,由野外构成的世界,野外有什么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这样的世界我们称之为自然世界。

游乐场的世界我们称之为人工世界。

为什么成为人工世界了?(人造出来的)那我们的教室是人工世界还是自然世界?你家呢?公园呢?(有人工世界,也有自然世界)4.(出示图片)辨别一下哪些是人工世界,哪些是自然世界。

5.来点有难度的,(出示风景图)你能从这一场景中找出三种自然的,三种人工的?擦擦小眼睛,再看一看。

6.(出示课本33页图)区分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造的?7.完成活动手册第10页活动一。

(注意表达的方式:XX是自然的(人造的)8.你能制作出一个人造物品出来吗?9.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在学生的前概念中已有构建,只需要帮助学生适当的整理再加以巩固便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新概念的建设。

]三、联系生活,辨析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1.(出示两块石头)哪块是人工的?哪块是自然的?都是石头,为什么说左边的是人造的?2.(出示盆景)盆景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哪边是自然的,哪边是人造的?我们把自然的拿过来凑成一个盆景就是人造的。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自然的通过加工变成人造的。

3.(出示课本34页图)它们是怎么来的?4.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老师这儿有一些树、棉花、泥土(若无可用小木片代替,但需与学生说明,或鼓励学生课后完成),你可以把它们变成什么?(完成活动手册第10页活动二)5.学生活动。

(画图或文字)6.学生汇报,让它们来个大变身。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出更多变化)7.今天我们就研究到这里。

[设计意图:人工世界是建立在自然世界之上的,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多彩的人工世界,我们在关注人工世界的同时,也要关注自然世界,只有合理的转换才能让人工世界更美好。

]【板书设计】10.自zì 然rán 世shī界jiē 与yū 人rén 工gōng 世shī界jiē自z ī 然r án 物w ù 人r én 造z ào 物w ù11.衣食住行的变化【教材分析】本课探讨的是人类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由四个活动组成。

第一个活动,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重点了解古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什么样的,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又是什么样的。

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从古至今,人们在衣、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哪些改变,而这些变化是一步步发展完成的。

科学技术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第三个是调查活动,让家里的长辈描述对自己生活改变最大的发明是什么,着眼于了解具体的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第四个活动,使用工具对大米进行加工,体会用不同的工具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交流米粉可以做成的各种美食,也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关注家乡各个方面的变化。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看图和相关的视频,列举出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

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说出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科学探究:1.通过调查和碾米活动,体验科技产品和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科学态度: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和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学重点】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不同。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远古时期的生活比较陌生,因此对于这样一种发展的进程,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粉碎机。

学生材料:衣食住行的图片一套、擀面杖、大米、调查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铅笔)你们用铅笔做什么?(写字)恩,我们用铅笔来写字,那除了铅笔你们还用什么来写字(圆珠笔、钢笔)啊有这么多种啊。

2.看看这是什么?(出示毛笔)(生答)这是古代人使用的书写工具,想不想体验一下。

谁来体验一下。

(你来)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老师再请一个同学上来,用我们的铅笔写字。

好你来。

老师给你们准备好了纸。

看谁写的快。

我们就来写“我是小学生”准备好了吗?开始(学生开始写)3.你用铅笔已经写完了。

就写到这,我们来看看,写的,啊,写了几个字啊(生答)说说你写字的感受。

(生答:慢啊,写不好,还得蘸墨,还得需要大一点的纸等)你还是喜欢用什么来写字?(铅笔)4.那就是说用古代人的毛笔写字,没有我们现在的铅笔圆珠笔用起来方便,是不是啊。

古代人写字的方式除了毛笔之外还用刀用针来刻字,我们想象一下,那写字的速度会更(慢)那你说发明铅笔,圆珠笔钢笔的这些人是不是很了不起啊。

5.除了我们用的书写工具和古代人不一样,你知道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来观察比较一组图片,(出示课件)看谁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看图)6.你先发现的你来说?(生说的时候师指着课件)(古代人住的是草棚,现代人住的是楼房)她说的对吗?(对)你们现在都住楼房吧?那现在让你们去住草棚你们愿意吗?(不愿意)为什么啊?(生答草棚睡在地上,什么都没有,是啊,他们没有床,没有被子,你说下雨天会漏雨是啊,没有电灯啊,晚上是漆黑一片没有电视啊,看不到精彩的电视节目)同学们说的真好,通过观察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人的居住的环境非常的简陋,而我们现代人居住的环境因为各种科技产品的发明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温暖与舒适。

这些是古代人与现代人住的不同(出示板书住的图片)还谁汇报从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不同之处?(我发现古代人穿的是是动物皮做的衣服,现代人穿的是做的衣服)你观察的真仔细,这是穿着不同(出示板书衣的图片);还谁说?(现代人吃的是……)那想一想古代人吃的是什么呢?你来说(野果)还能吃什么呢?(我猜测他们吃打来的猎物的肉,我们猜测他们吃生的肉。

)你们说的很对,我们现代人吃的是各种健康食品,古代人吃的是从自然界中直接涉取来的食物;这是吃的不同(出示板书食的图片)从图上还发现了什么?(现代人出行坐飞机、汽车、高速铁路等等)是啊科技发展了我们制造了汽车啊、飞机啊、出行既方便又快捷。

那想一想古代人出行呢?(靠两条腿走,还可以骑马,还可以坐车马车,人拉的车)古代人没有我们现代人有这么优越的条件,出门只能靠简单的交通工具,这是外出时的方式不同。

(出示板书行的图片)还有要说的吗?7.同学们表现非常好。

通过你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在不断进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随着发生变化。

(板书课题贴:衣食住行的变化)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衣食住行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比较古代人和现代人生活的不同,重点了解古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什么样子的,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又是什么样子的,两代人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比较古代与现代的不同1.老师给各组发了一套有关衣食住行的图片,可是老师不小心将他们混在一起了,愿意帮老师将这些卡片按衣食住行分开吗?(愿意)那各小组快快动手帮帮老师(师巡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