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出入院的护理
病人因病来医院就诊,心理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他们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医护人员应该以热情关心的态度,耐心而礼貌的解答病人的疑问,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和出院时的印象尤为重要,故出入院护理至关重要。
入院护理的目的:协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观察评估患者的病情情况,维护患者的安全健康。
一、护理程序
1、前期准备:接到住院证时,准确获得住院患者的信息,(比如接到患者的住院证上有患者的主要信息,收费处的盖章,颜主任签名和患者签名的承诺书,伤残军人的伤残证复印件),了解入院原因,再次核对患者所有个人信息(核对姓名、年龄、住院号、身份证、联系号码是否有误),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及患者需求合理安排床位及主管医生,并进行入院宣教,使其配合我们的工作。
2、自我介绍:
初次见患者或患者家属时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日后医患关系的和谐也十分有帮助,故拥有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应当做到微笑服务,并亲切地称呼患者(家属)为叔叔、阿姨等尊称,切不可称呼为“某某床”,其次要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病区护士长、病区主任,病区环境等,并将患者带至床旁。
3、环境介绍:
将患者及患者生活用品带至患者病房,告知其床头铃的使用方法,电源开关的使用,厕所的位置,热水器热水的供给时间,及饮水机的位置,各种物品的使用及位置,还有每日用餐发放时间,药物的发放时间,同时协助年老患者和行动不便的患者拎行李到病房,和协助其做各项检查。
4、评估患者:
观察患者疾病情况,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观察患者皮肤、意识状态、饮食、睡眠及大小便等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烟酒史及既往史,完善入院检查,协助病人当天完成医生开出所需检查的项目,告知其检查各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和检查内容。
5、初次办理住院的患者:
病人入院以后,周围是陌生的环境和生疏的人群,往往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的心情。
为了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护士在协助病人上床休息的同时,要主动地向病人进行自我介绍,让病人知道责任护士的姓名和职责,从而获得病人的信任,并向病人介绍病区的名称和所需物品的放置位置,各种需要注意的事项,主动给予帮助使其适应环境,通知医生接收和查看新病人,新入院的病人离开了他熟悉的生活环境,放弃了他的生活习惯,进入陌生的环境,
还要受疾病的折磨,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受到压力,他们迫切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安慰,护士应该理解病人的心情,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细心观察,做到主动有预见的去工作,使病人产生安全感、舒适感、亲切感和信任感。
这样,病人就会对疾病的恢复有信心,精神上的焦虑情绪也会减少,在治疗上能协同合作,身心就能比较快地得到康复。
6、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完善好病例,通知医师接诊。
7、让患者阅读入院须知,了解病区作息时间及探视制度,以维持良好的病区环境,使患者身心得到休息有利于康复。
8、查房交接班制度:
责任班要做到定时巡视病房及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特殊患者特殊对待,同每日晨间查房一致,多关心指导患者,例如:昨晚睡得好吗?吃过早餐了吗?有不舒服的患者应聆听主诉,将有用的信息传达给主管医生,然后协助主管医生给予对症治疗,还有保持病区的整洁水电的安全,病人的床单位应按照备用床暂空床整理,水电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如有需要维修应及时汇报后勤部给予维修,班班相连,应做到交接班完整无遗漏,比如患者主诉内容时间,医生用药剂量时间,中途监测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详细记录及专人交接。
9、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在进行治疗及护理前,先向患者解释,降低患者紧张情绪。
例如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医嘱定
期监测血压变化,患者有无按时服药及增减药物,用药指导,各种病情应对应医嘱用药原则,让患者准确有效用药。
做好患者的晨间、午间、晚间护理及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问候病人给予关心,给患者家庭般的温暖,患者提出要求时,合理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应做到零抱怨,零风险,是对患者健康的保证,也是对自己责任的保证。
二、出院护理
出院护理目的:出院护理的目的是帮助病人树立信心,适应社会生活并提供健康指导。
1、护理程序:
评估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做好记录。
2、确认出院日期,完成出院护理记录,办理出院手续。
3、诚恳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个建议,改进工作。
4、患者出院后种植各种治疗及护理,做好出院登记。
5、做好出院健康指导,在病人出院以前要根据不同疾病向病人介绍有关知识:介绍饮食指导、功能锻炼、休息、带药指导和卫生常识等知识,并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
6、热情地送患者出病房。
7、送走病人以后,值班护士整理、清洁及消毒出院病人的病床单位,铺备用床,准备迎接新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