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诗韵》分析

《洛阳诗韵》分析

有人说:“如果你想了解三百年的中国,请到 上海;如果你想了解五百年的中国,请到北京; 如果你想了解三千年的中国,请到西安;如果 你想了解五千年的中国,请到洛阳来。” 洛阳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说人杰地灵、人文荟 萃,如何才能在短短的千字文中就立体全方位 的再现它的美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找到 答案。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河之阳而 得名,是我国被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 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位居我国八大 古都之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 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洛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 、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期间有 105位帝 王定鼎九州。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 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 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钟灵毓秀、人文荟萃。 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 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因此有“诗都”之称,城中 牡丹香气四溢,又有 “花都”的美誉。
洛阳古
1.“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15公里处,是佛教传入 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官办佛寺,是中国佛教 的“释源”和“祖庭”,也是古代亚洲的佛 教重地。因佛经是用白马从天竺(今印度) 驮回,故命名为白马寺。现为全国重点文化 保护单位。
白马寺
白马寺的白马
白马寺的钟楼
白马寺的金刚
唐三彩骏马
唐三彩骆驼
唐三彩人物
唐三彩生活用品
4.洛阳奇,更因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 都洛阳之际,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 代的营造,南北长达1公里,至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 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 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kān)之碑” 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 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 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 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洛 阳 诗 韵
2011-8
你说我说,走进洛阳
洛阳简介
• 洛阳,为西周时周成王所建,前770年,周平 王迁都洛邑,战国时改名洛阳,因在洛水之北 而得名。以后又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 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先后建都于此, 所以被称为“九朝古都”。 • 东汉,魏晋。隋唐时代,洛阳是全国乃至亚洲 的经济、文化中心,东汉时有太学生三万余人。 • 汉明帝时建白马寺,为我国最早的佛寺。
——特殊的机遇与亲缘;特殊的况味 ——洛阳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足以代表中华民族 灿烂的精神财富。(一如其它故都北京、南京、 西安等) “况味”,原指境况和情味。
精读课文——研读6-15段,再品诗韵
请从文中找出回答作者从哪些侧面选取材料写出了其“特殊的况 味”。
关 键 句
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 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 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 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
白马寺的香炉
2.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
牡丹是毛茛(gèn)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 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 “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 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 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 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 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 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 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 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
整体感知
自由诵读,初品诗韵
本 (1-5)抒情,写作者的感受。 文 对洛阳偏爱,有笃诚的崇拜。 思 路 (6—15)记叙,写洛阳丰厚的文化遗产。 写洛阳的古、美、绝、奇。
精读课文——研读1-5段,体现作者情感
思考:
作者对洛阳的感情是怎样的?
——十分偏爱、笃诚的崇拜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特殊的况味”指的是什么?
仙衣不用剪刀裁, 国色初含卯酒来. 太守问花花有语, 为君零落为君开.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火 炼 金 丹
大 胡 红
洛 阳 红
白 牡 丹
3.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的一种彩陶工艺品。 它是继青瓷之后出现的一种彩陶,主 要由赭(zhě)、绿、白三色釉彩涂胎, 故称唐三彩。也有二彩、四彩的,但 总称唐三彩。它是在继承汉代绿、褐 釉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 制陶技术发展的高峰,当时就闻名中 外。
龙门石窟
帝后礼佛图
飞天浮雕
奉先寺
卢舍那佛像
奉先寺天王及力士
奉先寺正壁左菩萨
宾阳洞
万佛洞
香山寺
白 居 易 墓
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 (1)作者采用“先果后因”的逻辑顺序, 先抒发喜爱洛阳之情,再用“横向结构” 从古、美、绝、奇四方面谈喜爱原因, 表现洛阳的“特殊况味”,抒发对洛阳、 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挚爱的感情。 • 文章的第二部分,选材独具匠心,作者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却紧扣“特殊的 况味”,形散而神不散。纵观全文,本 文选材美、结构美、立意美,语言美, 标题美,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宗旨: “美是文学的生命。”
花向琉璃地上生, 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 直至今朝眼更明.
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