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正宪讲座课件

吴正宪讲座课件


2、启迪智慧
使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拥 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的头脑,拥有一种能用数 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算得上把数学的根真 正留住,才能让学生拥有智慧。
学习的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儿 童惟有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才能获得深刻 的认知、技能与情感发展的体验。
我不再像个木头!
不敢举手----十分紧张---战胜恐惧----十分自豪---不再像个木头----勇敢 地举手----永远不会忘记 !
3.创造了儿童喜爱的八种特色课堂
做中启思的实践课堂 真情流淌的生态课堂 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 经验对接的主题课堂 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
溯本求源的寻根课堂
纵横连通的简捷课堂 满足需求的成长课堂
2010年由吴正宪数学工作站出版系列著作:
个人专著 《我与小学数学》
(北京教育丛书)
Hale Waihona Puke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教育部师范司组编教育家成长丛书)
让每个儿童(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有 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有潜力,但尚未成熟。 充分相信、开发潜能、包容错误
给儿童(尤其是犯了错误的)重新 跃起的机会。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分数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
之一,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学生已分成两个阵
“创建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的实践探索

吴正宪 特级教师。
她坚持教书育人,注重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 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 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 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 堂。她成为了小学数学教 师的良师益友。
我的儿童教育主张 儿童观 儿童数学教育观
儿童观
儿童是活生生的人 尊重 理解 善待 读懂 学会期待
也更浓了。
儿童数学教育观
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 传授,它是师生生命中的重要经历。 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为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1, 学简单一点的数学
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 用具体的解释抽象的
(2) 把数学课上得容易些 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教师不要急于 把“严格的数学概念”一字不差地呈现给“尚未具 有严格思维”的小学生。 (3) 在数形结合中教数学
2.提供了既“好吃”又有“营养”的符合 儿童特点的数学教育
“有营养”的数学教育指的是在学生 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 数学思想方法、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科学的探究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 能力。 (教学内容及资源)
“好吃的”数学教育就是孩子们 喜爱的数学,能学的数学,能给孩 子们良好感觉的数学学习。 (教学方式和手段)
吴正宪的基本观点:
“三读懂”是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
整体把握教材(专业地读) 直面学生现实(用心地读) 动态生成的课堂(智慧地读)
整体把握教材 (专业地读)
Company Logo
知识树
直面学生现实 (用心地读)
Company Logo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1
2
“因数和倍数”的名称并不陌生 乘法和除法是两种孤立的运算 前认知干扰——此倍数非彼倍数
《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
(国际文化出版社)
《吴正宪数学教学教例与教法》
(人民日报出版社)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案课堂纪实选》
(人民日报出版社)
《教师专业发展四要素及其互动关系》
幸福快乐地享受
高品味的教师职业生活
课本 知识 教学 设计 教师专业发展 树立做好教师的理想 正确的儿童观 得“道”
自始至终,教师都以微笑鼓励着学生,让学生充分
暴露自己的思维。辩论结束后,教师紧握着反方学
生的手说:“祝贺你们,是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大家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深情地握着正方的手说 :“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问题的出现,才给咱 们全班带来了一次有意义的讨论!” 教师彬彬有礼
地向学生深深鞠了一躬,学生们笑了,学习的兴趣
3
结论:学生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是模糊的, 甚至是混乱的。
动态生成的课堂 (智慧地读)
Company Logo
“动态生成数学”的内涵
动什么? 动心 怎么样? 主动 灵动 互动
动脑
动手
动口 动笔
律动 触动
1.创造了“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
创造了“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 形成了想学—爱学—会学—学会的良性 循环。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激发了内在的学习需要,提高了学习效 率,使之享受到幸福快乐的课堂生活。
营,有的说对,有的说错。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
教师没有判定谁是谁非,而是鼓励双方进行辩论。
正方(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 了两份? 反方:是。 正方(举起其中的半个圆):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反方:是。 正方: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 反方(从圆纸片上撕下一小块,高举着分开的两部分大声: 这是把圆分成两份吗? 正方:是。 反方(把小小的一份举在面前):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 正方(小声地):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你要同意这种说法呢? 正方服气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中。
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烙下数学的印
儿童该学什么样的数学
学能听得懂的数学 用儿童的话语系统解读数学 说儿童能懂的话 让儿童说自己的话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 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 。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 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 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儿童的情境 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正确的儿童数学教育观
教学 方法
教学 技能
学“术”
悟“道”
正确的数学教育价值判断与追求
教师独特的人格和魅力
解决问题需要策略
——关于一次数学 抽测的质量分析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学生6
学生7
学生8
谢谢您的聆听!
学数与形结合的数学
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少数时难入微
学动手做的数学
听见了,就忘记了; 看见了,就记住了; 做过了,就理解了;
学“不太严格的数学”
“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
学“与儿童经验对接”的数学
关注经验积累,利用经验辅助学习, 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考、发现 和得出数学结论„„
虽然学生的质疑打乱了教师预设的教案,但从课 堂效果看,正是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调整了后 续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思维才更加活跃,更可贵的 是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看法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假 如教师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对于学生提 出不同的问题不予理睬,长此以往,学生就不会在 另外的场合提出不同的观点了。正是教师鼓励学生 提问,学生才会敢于提问,敢于质疑,这样一朵朵 创新思维的火花就会逐渐发芽、开花、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