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志鸿优化设计二轮1.3.10

志鸿优化设计二轮1.3.10

答案:(1)C (2)A (3)D
返回目录 退出
热点二、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
【例 2】(2013 北京文综,10~11)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 饮用瓶装水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利用优于授权地的水源 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 D.降低运输成本
答案:C
解析: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和该作物生长习性相一致的地区;在环 境恶劣的地区如果选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农作物品种,也能生产出 优质农产品。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专业化是合理利用自然条件, 走产业化之路的结果。
返回目录
退出
(2013 湖北八校联考一,1~2)读“中国政策与棉花生产的关系图”,完 成第 2~3 题。
区位 因素 环境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产 品产量、质量和市场销 售
典型案例 绿色农业、有机 农业、生态农业
续表 改造与变化对 农业区位的影 响 影响农业结构 调整
返回目录
退出
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自然条件 美国商品谷物 农业 美国五大湖周 围的乳畜业 亚洲的水稻种 植业 阿根廷的大牧 场放牧业 气候温和,地势平坦 广阔,水源充足,土壤 深厚肥沃 纬度较高,气候冷湿, 水草丰美 大面积冲积平原;纬 度较低,热量充足;土 壤深厚肥沃;雨热同 期的气候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草质优良 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交 通便利;科技水平高,科技 成果推广快;工业发达,机 械化程度高 开发历史早,经济发达,动力 充足,精耕细作;政府鼓励;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 海港近
返回目录
退出
返回目录
退出
热点一、农业区位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例 1】(2013 全国课标Ⅰ,1~3)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 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返回目录
退出
(1)每年情人节(2 月 14 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 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 然条件是( )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2)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3)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第 10 讲
农业与工业
返回目录
退出
返回目录
退出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高考仍将以热点地区农业的区位因素及生态农业的发展、 工 业地域的形成及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考查要点;题型为选 择题和综合题并重。 (2)考查形式多以区域图及相关文字资料为背景,考查描述或阐 释地理事物特点和规律的能力。
2.影响我国 1998~2000 年棉花播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灾害 B.政策 C.农民的个人喜好 D.地价
)
返回目录
退出
3.下列关于我国 1998 年和 2000 年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说法,最可能 正确的是( ) A.2000 年我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较大的原因主要是我国棉花种植 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 B.1998 年我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较小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当年气候 异常 C.2000 年我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 小的地区转种其他农作物 D.1998 年我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较小的原因主要是农民种植棉花 的积极性不高
返回目录 退出
(2)图中 M 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需求量大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交通便捷 D.气候温和湿润,草原面积广大 (3)图中②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三江平原 B.内蒙古 C.成都平原 D.珠江三角洲
)
)
返回目录
退出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欧洲中纬度内陆地 区,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水热条件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由此 可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其实还可根据图例中已知的农业地域类 型,结合图示区域热量的南北差异和水分的东西差异可对四种农业 地域类型分布作出判断:由东向西降水减少,因此混合农业(②)、 商业 谷物农业(③)、大牧场放牧业(④)的排列是合理的,图中游牧业的分 布也是重要的参照信息。①地处西风带,离海较近,海洋性比较明显, 且纬度高,热量不足,发展乳畜业。第(2)题,M 地附近的“非农业带”可 能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城市的乳畜产品需求是该地形成乳畜业的主 导因素。第(3)题,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混合农业;三江平 原主要为商品谷物农业,成都平原主要为水稻种植业,内蒙古主要为 牧业。
答案:(1)D (2)B
返回目录
退出
核心必备
1.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返回目录
退出
(2)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 明显,区位选择时要考虑两方面。 大气污染:布局在主导风向下风向,或与盛行 ①考虑污染类型 风向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水源污染:远离水源和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区 ②考虑污染程度 轻度污染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近郊 严重污染工业可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地方
生产目的 自给 面向市场 面向市场
生产规模 小农经营 大牧场 规模较大、 机械化水 平较高
返回目录
退出
续表 判断依据 生产对象 4 谷物、牲畜 单一热带 经济作物 生产目的 面向市场 面向国 际市场 生产规模 规模较大、 机械化水 平较高 大规模的密 集型农场、生 产设施齐全 判断结论 地域类型 混合农业
返回目录
退出
2.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分散出 现新的工业区。
返回目录
退出
方法技巧:整治工业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
返回目录
退出
拓展训练 2(2013 绍兴模拟 )专业村是指某一农
村的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及与之相关联的生产或服务活 动,该活动的经济总量构成了这个村的经济总量的主体。下图为河 南省的地形和四种类型专业村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返回目录
退出
返回目录
退出
(
(1)图中四种农产品的种植受地形和气候因素限制最明显的是 ) A.苹果 B.茶叶 C.花卉 D.蔬菜 (2)图中各类专业村的区位分析正确的是( ) A.离城市越远越利于茶叶、蔬菜专业村的形成 B.平坦的地区有利于苹果、茶叶专业村的形成 C.土地资源丰富利于蔬菜、水果专业村的形成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花卉专业村的形成
城市、工矿业的发展影 响生产经营的规模 交通条件改善,农产品 保鲜、 冷藏技术的发展, 使市场影响的地域范 围扩展 农业地域类型的转变 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 度等扩大农作物区域 范围;对不适宜农业生 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 造 区域劳动力数量影响 产品成本和农业地域 类型转变
返回目录 退出
科 技
劳 动 力
5
种植园农业
返回目录
退出
拓展训练 1(2013 山东临沂模拟,19~21)下面是“世界
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 ) A.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C.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返回目录
退出
核心必备
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因 素 气 候 自 然 因 素 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光、热、水等 气候因素对 农业生产影 响极大 不同地形类 型条件下农 业生产的类 型不同 作物生长的 物质基础 典型案例 南方柑橘等亚热带 水果;北方苹果等温 带水果;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的畜牧业 平原多发展耕作业; 山地多发展林牧业 东南地区红壤区的 茶树 改造与变化对农业 区位的影响 玻璃温室,改善作 物生长的温度因 素,并对光照、通 风、湿度等进行调 节 按照等高线修筑梯 田 人工培育形成的耕 作土壤,如黑垆土、 水稻土
返回目录 退出
东南亚的企业 化种植园 珠江三角洲的 基塘农业
高温多雨的气候;纬 度低,热量充足 地势低洼;河网密布; 高温多雨的气候;土 壤肥沃 地势较平坦;地下水 丰富
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有 销售市场 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 靠近销售市场,交通便利 地广人稀;引水灌溉条件 好;交通便利;有稳定销售 市场;机械化程度高;可灵 活应对市场;农业形成一个 良性生态系统 土地租金较高;靠近城市, 接近市场;园艺业单位面积 产值较高
澳大利亚的混 合农业
市场园艺农业
土地面积较小,靠近 水源
返回目录
退出
方法技巧: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判断的一般方法 判别农业地域类型,关键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即生产对象—生 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方式。 判断依据 生产对象 1 水稻 2 牛、羊 3 小麦、玉米 判断结论 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商品谷物农业
返回目录 退出
地 形 土 壤
市 场 交 通 运 输 政 策
决定生产 类型和规 模 方便快捷 的交通 国家政策 以及政府 干预手段 科技进步 对农业生 产影响巨 大 劳动力的 数量、素 质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工矿区、城市周围 发展乳畜业和园艺 业;“订单”农业 荷兰成为世界鲜花 基地;东南亚成为 世界重要的热带经 济作物基地 我国宏观调控下农 业结构调整;区域 化生产 橡胶生产北界的推 进;温室农业;发达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农业差距 发达国家劳动力数 量少,素质高,发展 中国家相反;水稻 种植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