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技术规格书文件编号产品名称 +12V电源适配器产品型号产品图号编 制 上海中觅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审 核 日期会 签 日期标准化 日期批 准 日期供应商供应商确认 日期目 录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1 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2. 引用和参考的相关标准 (1)3. 功能简述 (1)4. 要求 (2)4.1 一般要求 (2)4.1.1 外形尺寸要求 (2)4.1.2 外观要求 (2)4.1.3 标识要求 (2)4.1.4 使用环境 (3)4.2 电气要求 (3)4.2.1 输入性能 (3)4.2.2 输出性能 (3)4.2.3 保护性能 (4)4.3 环境试验要求 (4)4.4 安全要求测试 (4)4.4.1 绝缘强度 (4)4.4.2 绝缘电阻 (4)4.4.3 泄漏电流 (5)4.4.4 安全标准 (5)4.4.5 外壳表面温度 (5)4.4.6 EMC测试 (5)4.4.7 传导干扰CE&辐射干扰RE (5)4.4.8 ESD测试 (5)4.4.9 传导抗扰CS&辐射抗扰RS (5)4.4.10 浪涌/雷击SURGE (5)4.4.11 快速瞬变脉冲群(EFT/B) (6)4.5 包装、运输、贮存 (6)4.6 机械及热应力试验 (6)4.6.1 直流输出线摇摆测试 (6)4.6.2 直流输出线拉力测试 (6)4.6.3 振动试验 (6)4.6.4 自由跌落试验 (6)4.7 质量与可靠性 (7)4.8 加工工艺说明 (7)4.9 其他要求 (7)5. 对供应商的要求 (7)5.1 规范接收 (7)5.2 提供资料和数据 (7)5.3 产品更改 (7)5.4 质量控制要求 (7)5.5 供应商承诺 (7)6. 资格认证 (7)6.1 样本 (8)6.2 样本试验 (8)6.3 资格认证试验 (8)7. 重要说明 (8)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物料技术规格书是描述公司外购或外协物料的受控性文件,是公司物料规范化管理的基石。
其作用为:·供应厂商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和检验的依据·质量部门验货、退货的依据·采购部进行采购的依据·对供应厂商产品质量进行技术认证的依据·研发部门选用物料的依据本技术规格书的目的是让供应厂商了解中觅通信公司对该物料在质量及其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只有质量和可靠性两方面都100%达到要求的物料才被中觅通信公司接受。
中觅通信公司有权取消不合格产品供应商的资格,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本技术规范的有关内容,届时供应商会提前收到有关更改通知并给予适当的时间来做相应的更改。
1.2适用范围本规格书适用于供应厂商进行电源适配器设计、生产以及检验,指导质量部对供应厂商提供的电源适配器进行技术认证及进货检验,指导采购部采购合格产品,研发部在设计新产品时选用合格物料。
2.引用和参考的相关标准GB/T 2423.1‐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Ad: 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Bd: 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Ca: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10‐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Fc: 振动试验方法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Ea: 冲击试验方法GB/T 2423.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规程 试验Eb: 碰撞试验方法YD 1542‐2006 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1591‐2006 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功能简述+12V电源适配器适用于室内LTE CPE终端外接电源,它提供+12V外接电压。
该电源适配器必须适应长时间的工作,保证室内LTE CPE终端的正常运行。
4.要求4.1一般要求4.1.1外形尺寸要求控制项目 规格外形尺寸 mm(L)× mm(W)× mm(H)外壳颜色 黑色阻燃等级 V0直流输出线 线材符合UL标准,黑色,长度为1.8米,DC端子为Φ5.5×2.1×12mm (H型)极性 内正外负电源和插头一体化的结构,2PIN,符合CCC标准。
4.1.2外观要求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缺陷分类CRI MAJ MIN 外观外壳无裂缝,破损 √周边无缝隙、飞边 √外壳和DC线表面无手感划痕及明显色差(眼睛距实物20cm处观察),无熔伤√ DC线无露铜线 √表面无污迹及异物 √外露金属部分无生锈,氧化,变形及镀层不良 √输入、输出插头及连接线与电源可靠连接 √铭牌标识:印字内容、材质要求应符合产品规格书,且表面平整,无划伤、气泡、翘角,印字清晰√4.1.3标识要求标识上应有制造公司名称或商标、生产批号、产品型号,标识要牢固、清晰,查看方便。
4.1.4使用环境控制参量 温度℃ 湿度R.H. 海拔(米)工作温度 ‐40~50工作湿度 5%~95%工作海拔 3000贮存温度 ‐50~70贮存湿度 5%~90%贮存海拔 4500 4.2电气要求4.2.1输入性能性能参量 电压VAC 频率Hz 电流A(MAX)其他 额定输入电压 100~240输入电压范围 100~240额定工作频率 50/60工作频率范围 40~60输入最大电流0.4(输入电压110VAC额定负载)输入最大冲击电流30A(输入电压220VAC额定负载)4.2.2输出性能性能参量 电压VDC 电流A额定输出电压 11.4~12.6额定输出电流 1.0输出负载电压 12.0+5%输出噪声+纹波 ≤120mV**注:测试条件:空载‐满载,带宽限制20MHz,电源输出端子末端并联0.1uF陶瓷电容和10uF电解电容。
4.2.3保护性能输出过压保护:电源适配器输出电压大于13.8V时应能自动保护无输出。
输出过流保护:当负载电流大于2.5A,适配器自动保护无输出。
输出短路保护:电源适配器应能长期短路不损坏,短路电流小于额定250%,故障排除后自动恢复正常。
4.3环境试验要求试验项目 试验要求 试验结果判定 备注高温存储 温度:55℃,时间:24h 应符合4.2之标准 低温存储 温度:-45℃,时间:24h 应符合4.2之标准 恒定湿热 温度:50℃,湿度:93%+2%应符合4.2之标准时间:24h高温带电老化 温度:50℃,时间72h 应符合4.2之标准 低温带电老化 温度:‐40℃,时间:72h 应符合4.2之标准应符合4.2之标准 高低温循环 高温:50℃,低温:‐40℃,每个状态时间:2h,循环次数12次高低温冲击 高温:50℃,低温:‐40℃,应符合4.2之标准每次循环时间:1h,冲击次数:12次4.4安全要求测试4.4.1绝缘强度输入对输出端,输入对壳体之间应能承受50Hz、有效值3750V交流电压1分钟,漏电流≤10mA,无击穿或飞弧现象。
4.4.2绝缘电阻在正常大气压下,相对湿度为90%,试验电压为直流500V时,输入对输出端,输入对壳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0M欧姆。
4.4.3泄漏电流按照GB4943测试要求,输入对输出端,输入对壳体之间的泄漏电流不大于0.25mA。
4.4.4安全标准设计符合UL60950,IEC60950,GB4943‐1995和EN60950标准的要求。
4.4.5外壳表面温度分别在常温(25℃)及高温环境(40℃)下,输入交流电压范围为90VAC~310VAC/47‐63Hz,电源输出满负载工作(4H以上)达到热稳定状态后,外壳的表面温度在常温下小于60℃,高温下小于70℃。
4.4.6EMC测试4.4.7传导干扰CE&辐射干扰RE适用标准:GB9254B。
假负载测试达到6dB裕量,与系统配合测试达到4 dB裕量。
4.4.8ESD测试适用标准:IEC61000‐4‐2(1995)放电等级 放电电压KV 结果3级 接触:6KV空气:8KV正常工作4级接触:8KV空气:15KV可以出现短时间内功能尚失,但试验过后不能损坏4.4.9传导抗扰CS&辐射抗扰RS抗扰测试 等级 适用标准CS试验电平 10V,等级为A IEC61000‐4‐6RS试验电平 10V/m,等级为A IEC61000‐4‐34.4.10浪涌/雷击SURGELEVEL 3等级为B。
适用标准:IEC61000‐4‐5/EN61000‐4‐5。
1.25/50uS,2KV,不能出现输出电压关断,瞬断以及保护电路的误动作。
4.4.11快速瞬变脉冲群(EFT/B)LEVEL 3等级为B。
适用标准:IEC61000‐4‐4。
1KV,5/50uS,5KHz,不能出现输出电压关断,瞬断以及保护电路的误动作。
4.5包装、运输、贮存4.5.1 每个适配器应在适当的位置贴由清晰的标志。
标志上应标明型号、规格、编号和厂名(或厂家LOGO)。
4.5.2 每个适配器应有检验部门签发的合格证。
4.5.3 每个适配器配用的使用说明书应包装在一起。
4.5.4 产品包装应根据产品的尺寸、重量,选用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必要时应有防震、防潮和其他保护措施,以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4.5.5 包装箱外面的文字及标记应整齐、清楚、耐久,其要求应负荷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规定。
4.5.6包装好的产品在避免雨雪直接影响的情况下进行运输。
4.5.7 包装好的产品应放置在周围空气中无酸性、碱性及其他腐蚀性气体和通风、干燥的库房中。
存储期不超过两年,超期后需重新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4.6机械及热应力试验4.6.1直流输出线摇摆测试荷重200g,45回/分,1000次至少。
4.6.2直流输出线拉力测试4Kg SR不脱落,DC线本体至少能感承受10Kg的拉力。
4.6.3振动试验样品在3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能经受5~500Hz的随机振动,其中5~10Hz频率范围的加速度谱密度为10m2/S3,10~200Hz频率范围的加速度谱密度为3 m2/S3,200~500Hz频率范围的加速度谱密度为1 m2/S3,每方向20分钟,外观无损毁,能正常工作。
4.6.4自由跌落试验试验方法:用一完整设备样品,从1m高度上,以其可能会造成最不利结果的位置跌落水泥地面上,样品应承受六次这样的冲击,试验后样品表面不能有大于5mm的裂纹或缺陷。
4.7质量与可靠性项目判定要求来料合格率 99.99%现场不良率(包括来料和制程)500ppm用户现场年失效率 500ppm/年4.8加工工艺说明电源适配器为终端常用配件,在任何失效情况下,都不允许起火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