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对策研究

提要 (2)1。

负债经营的基本内容 (2)1.1负债经营的含义 (2)1.2负债经营的范畴·········································································21。

3适度负债的意义 (2)2。

负债经营的成因分析 (3)2.1为了扩大经营,增加利润,壮大企业实力 (3)2。

2历史遗留问题 (3)2。

3为还旧债借新债 (3)2.4作为融资方式的一种,与发行股票配合,合理化融资结构·························33.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 (3)3.1负债经营的正面效应分析 (3)3. 1.1负债具有财务杠杆效应························································33.1。

2负债具有举债效应 (4)3。

1.3负债利息具有抵税效应 (4)3.1.4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 (4)3。

1.5负债经营能有效降低企业筹资成本 (4)3.1.6负债经营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规范企业行为································43.2负债经营的风险分析 (4)3。

2.1负债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4)3.2.2过度负债引起的再筹资风险 (5)3。

2。

3负债比例过高会导致股票下跌的风险·······································53。

2.4投资决策失误的风险 (5)4.合理规避负债经营风险对策建议·····························································54.1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并保持其稳定性 (5)4.2确定适度的负债结构 (5)4.3分析最佳负债规模,选择稳健的筹资模式 (6)4.4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负债资金使用效率 (6)4。

5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6)5。

结束语···························································································66.参考文献·························································································7提要企业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经济活动方式,合理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优化资源配置,负债经营可以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以及满足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配置,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一种有效经营方式,但企业负债经营仍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和风险。

本文阐述了负债经营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意义,通过对企业负债经营的优点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在负债经营中应该如何发挥优点规避风险的对策建议,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1。

负债经营的基本内容1。

1负债经营的含义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利用借款、银行贷款、发行各种债券、融资租赁等各种方式借入资金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以获取最大收益的一种经营活动方式。

从会计上讲,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在未来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经济责任。

具体含义是:资金来源是以举债的方式.如通过贷款发行债券,内部融资等方式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自然人等吸收资金,其资金所有权属于债权人,债务人仅有规定期限内的使用权,并承担按期偿还的义务。

负债具有货币时间价值。

到期时债务人除归还债权人本金外,还应支付一定的利息和相关费用。

1。

2负债经营的范畴负债按照偿还期限可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相对应的偿债能力有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负债按形成原因分为自发性负债和借款性负债。

自发性负债是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而自动形成和增加的负债,如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这些不需要付出筹资成本(利息),因此不属于负债经营的范畴;借款性负债是企业有计划的主动增加的负债,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

总的来说,属于负债经营范畴的包括负债中的短期借款、短期债券和各种长期负债项目。

1.3适度负债的意义对于债权人来说,企业偿债能力不足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及时、足额收回债权本息,因此他们希望企业具有尽可能强的偿债能力。

对股东来说,不能及时偿债可能导致企业破产,但是提高流动性又必然降低盈利性,因此他们希望企业权衡收益和风险,保持适当的偿债能力.在偿债能力问题上,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股东更愿意拿债权人的钱去冒险,如果冒险成功,超额报酬全部归股东,债权人却只能得到固定的利息而不能分享冒险成功的额外收益。

如果冒险失败,债权人有可能无法收回本金,要承担冒险失败的部分损失。

对管理者来说,为了能够取得贷款,他们必须考虑债权人对偿债能力的要求;为了股东的利益,他们必须权衡企业的收益和风险,保持适当的偿债能力;为了自身的利益,则更倾向于维持较高的偿债能力。

因为如果企业破产,股东失掉的只是金钱,而经理人不仅会丢掉职位,还会使他们作为经理人的“无形资产”大打折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