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3)教案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3)教案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3)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掌握其符号语言;
2.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想、探索、说理、归纳”的数学活动过程,探究并运用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数学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过相似三角形的定义、预备定理和判定定理1。

2.学生掌握“SAS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能准确找到对应边及夹角。

3.学生有探究意识、合作能力及表现欲。

三、重点难点:
1.“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的证明; 2.能灵活运用判定定理判定三角形是否相似,及根据相似求边长。

四、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2、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1: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学生回忆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旨在温故而知新,为探究其他判定方法及后续综合运用做准备。

) [情景引入]
在△ABC 和△A'B'C'中,∠A=∠A',
(1)当k=1时,△ABC 和△A'B'C'有怎样的关系?
(2)当k ≠1时,△ABC 和△A'B'C'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1)学生依据“两边及夹角相等”判断它们全等;问题(2)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学生猜测它们相似。

) [思考探究]
探究1. 已知: 在△A'B'C'和 △ABC 中, ∠A ' =∠A ,A'B':AB =A'C':AC
k C C
=='
'A A B'A'
AB B ’
C ’
C
求证:△A'B'C' ∽ △ABC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证明过“两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证明△A'B'C' ∽ △ABC ,并通过平板上传证明过程。


结论(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符号语言: 在△A'B'C' 与 △ABC
,∠A ' =∠A
∴ △A'B'C' ∽ △ABC
探究2. 对于△ABC 和△A'B'C',如果 ,∠A =∠A',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
似吗?试着画画看。

(将问题发送到学生平板,请学生主观答题并提交,通过追踪笔迹的方式来查看学生思考过程。

) [知识应用]
(一).小试身手
练习1. 判断图中△AEB 和△FEC 是否相似?
练习2.如图,P 、Q 是△ABC 中边AC 、AB 上的点,连接PQ ,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PQ ∽△ABC 的是 ( )
A. B.
C .∠AQP =∠C D.∠APQ =∠B
(通过简单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判定三角形相似的两种方法;让学生学会找对应边、对应夹角。


(二).典例分析
例1.
如图,已知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
试求: ,并证明:DE ∥BC 。

分析:由 及隐含条件∠A=∠A ,可证得△ADE ∽△ABC ;利用相似三角形性
''''A B A C AB AC
='
'''C B BC
B A AB =3
2==AC
AE AB
AD
BC
DE
AC
AE AB
AD
=AB
AP
AC AQ =CB QP AC AQ =
质即可求证。

例2. 如图,D 为△ABC 内的一点,E 为△ABC 外的一点,且∠1=∠2,∠3=∠4。

求证:△ABC ∽△DBE 。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1=∠2,∠3=∠4,由判定1可知△ABD ∽△CBE ,及∠ABC=∠DBE ;在△ABC 与△DBE 中,∠ABC=∠DBE ,由判定2只需 即可,而此项可由△ABD ∽△CBE 对应边成比例得到。

应用1.
如图,在△ABC 中,AB=4cm , AC=2cm 。

(1) 在AB 上取一点D ,当AD=_____cm 时, △ACD ∽△ABC ; (2) 在A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当CE=____cm 时, △AEB ∽△
此时,BE 与DC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解答,并以实拍题的形式上传,教师选择四位学生的答案进行评讲。


应用2. 如图,△ABC 中,AB =12,BC =18,AC =15,D 为AC 上一点,CD = AC ,在AB 上找一点E ,得到△ADE ,若△ABC 与△ADE 相似,求DE 的长。

(学生思考后小组交流,以组为单位提交答案,并选择一个小组向大家交流。


[课堂总结] 1.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 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作业布置] 《评测练习》
B
3
2
BE
BC BD A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