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1月份月考高二地理试题本试卷分为试卷Ⅰ和试卷II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一般情况下,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发展的工业多属于()①资金密集型②资源密集型③劳动密集型④技术密集型A.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明显改善()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C.酸雨 D.煤烟污染3、调查并估算绿洲面积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A.RS和GPS B.GPS和RS C.RS和GIS D.GPS和GIS一般说来,区域的发展要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地理要素的影响。
区域自身的发展一般包括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
据此回答4—5题。
4、当区域发展处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初期阶段时 ( )A. 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B. 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C.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D.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5、当区域经济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之后,成为区域发展主导力量的是( )A. 先进的科技B. 发达的交通C. 丰富的资源D. 充足的劳动力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 )①人才缺乏②交通落后③资源短缺④外商投资少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下列措施中,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 )A. 加大铁路建设力度B.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C. 加大资源开发力度D.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北海红树林被评为2013年中国十大最美湿地,颁奖词称:“北海红树林防风御浪,守护家园。
4500公顷的红树林,是北海600公里海岸线上的风景,也是珍珠之城的守护神。
因为你们的存在,招潮蟹来这里安家,中华白海豚在这里起舞,水鸟、昆虫、底栖动物在这里找到了默契。
有人讲,红树林是北部湾上的绿色银行,我们说,北海人禁渔禁猎,种植红树行动,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回答8—9题。
8、红树林湿地主要分布在()A.热带沿海 B.温带沿海 C.寒带沿海 D.内陆湖泊沿岸9、材料中红树林为“珍珠之城的守护神”及招潮蟹、中华白海豚、水鸟、昆虫、底栖动物等,是说明湿地具有的作用是()A.降解污染,“地球之肾”和提供丰富的产品 B.调蓄洪水,发展旅游C.减少风浪、自然灾害,维持生物多样性 D.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科研价值右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据图完成10题。
10、图示体现的美国农业特点是( )A.自动化B.机械化C.专业化D.商品化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完成11—12题。
11、造成流域内Ⅰ、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A.地形B.气温C.降水D.植被12、要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优势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旅游业和航运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于水力发电和灌溉C.Ⅱ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茶树种植D.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同时进行13、为进一步增加山西能源外运能力,除铁路建设外,国家正在实施的工程是 ( )A. 西气东输工程B. 西电东送工程C. 引黄入晋工程D. 黄河整治工程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A. 防风固沙B. 吸烟滞尘C. 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15、造纸产业链条( )A. 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B. 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C. 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D. 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读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 坡度在20°~4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 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 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17、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 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 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 坡面径流流速小D. 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我国某市1980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分别为13.8∶38.9∶47.3,2013年分别为22.4∶45.7∶31.9。
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8—19题。
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18、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 B.产业转移 C.减轻污染 D.国家政策19、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回答20—21题。
20、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1、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读右图“某岛屿示意图”,完成22题。
22、根据图中的信息,估算该岛屿的面积约为( )A.105平方千米 B.209平方千米C.549平方千米 D.1025平方千米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读图回答第23题。
23、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24、亚洲河流分布特点是()A. 呈放射状分布B. 呈形分布C. 呈羽毛状分布D. 呈同心圆状25、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中海气候占主要地位B.没有热带雨林气候C.副热带地区都是沙漠 D.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多样26、东亚气候的最大特征是()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类型多种多样C.海洋性特征明显 D.大陆性气候普遍右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A.甲 B.乙C.丙 D.丁28、图示区域()A.P地坡度最陡B.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C.适宜发展果林业D.Q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读右面四幅图,回答29题。
29、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30题。
30、图中山脉的走向是()A. 东北—西南走向B. 东西走向C. 西北—东南走向D. 南北走向读朝鲜半岛及附近海域图,回答31题。
31、影响半岛中部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B.地形C.季风D.太阳辐射下图为马来西亚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32—33题。
32、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分析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有利的气候条件有( )①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②多台风,旱季带来充沛的雨水 ③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小 ④该地能为割胶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3、P 城是马来西亚的最大港口,属于首都吉隆坡的外港,下列工业部门不适宜布局在图中P 城的是( )A .橡胶加工B .煤炭化工C .炼锡工业D .甘蔗制糖2015年秋季东北的一次严重雾霾引起社会关注。
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
据调查,秸秆还田需要收储、粉碎、运输、填埋等环节,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成本。
图15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
回答34—35题。
34、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 .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B .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销售加工 作物种植禽畜养殖① 沼气沼气沼渣 秸秆②③④ ④图15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 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35、以下解决秸秆问题的措施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B.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C.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试卷II二、综合题(30分)36、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D在E的________方,F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2分)(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________米。
(1分)(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0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峰E的温度不会高于________。
(1分)(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筑坝修水库,你认为不宜选在何处并说明理由(4分)37、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8分)(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4分)(2)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
(4分)38、读图回答问题(8分)(1)据图推断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4分)(2)说明甲国A、D两城市,分别在一月和七月出现降水差异的原因。
(4分)39、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下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6分)(1)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分)(2)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据图说出其整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4分)高二地理试题答案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5BBCCA 6-10CBACC 11-15 ADBAD 16-20 CDADD21-25 CCCAD 26-30AACDA 31-35BCBBC36、(1)西南900 (2)800 (3)26.6℃(4)B ①会淹没城市,搬迁费用大②该处铁路线必须改道,造成浪费③在喀斯特地貌(石林)分布的区域不宜建水库37、(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和林地为主。
(4分)(2)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