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金融学完整版
11.84
2149.09 2.4 156.39 2720.44
32.34
5226.37 6.22 460.79 6518.61
0.14%
22.49% 0.03% 1.98% 28.05% 47.3%
债券
利用外资 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 资金来源总额
1614.21 2183.96
2819.29 3670. 56 4501.47 10991.32
(5)世界货币
4、货币制度: 四要素:货币金属;货币单位;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准备制度
二、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
(一)货币需求
1、 定义: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收入和资产的一种需要或要求。 2、 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1)利率水平和融资条件 (2)市场规模及交易方式 (3)资产收益率和投资环境 (4)通货膨胀预期和物价水平
个人住房抵押信贷的增长
Ú ª Ò Ô 180000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8.0% 6.7% 5.0% 3.4% 1.4% 0.3% 1997 0.6%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7.0% 6.9% 6.0% 5.0% 4.0% 3.0% 2.0% 1.0% 0.0%
• 2003年,银行的15万亿元信贷中房地产的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 占了1/5左右。在1998年的时候,整个房地产的贷款不到3000亿,个 人贷款不到200亿,但目前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用于支持房地产发 展的贷款达到了20000亿。 • 2004年12月底,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 14.5%
房地产开发信贷的增长
180000 158996.2 8% ª ¢ û î ¿ ·´ ¿ 160000 ð Ú ú û î à î ½ È » ¹ ´ ¿ Ó ¶ 7% 7% 131293.9 ù ¼ Ë Õ % 140000 6% 6% 112314.7 120000 5% 5% 93734.2 99371.1 5% 86524.1 100000 74914.1 4% 80000 3% 3% 3% 3% 60000 2% 40000 10843.27 1% 20000 2393.92 2975.56 3003.87 4670.62 5557.64 8067.17 0 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二)房地产金融的特点
1、具有相对安全性
有担保的信用:人的担保(保证)和物的担保(抵押和质押)(房地 产抵押贷款相对其他抵押贷款安全性高,债权可靠);房地产本身位
置固定使用耐久性;增值性;
2、信贷资产流动性较弱 3、具有较强政策性
4、具有较好收益性
二、房地产金融的资本流
商业银行 保险公司 养老金 房地产投资信托 政府 家庭 外国投资者 开发商 家庭 商业资本家 土地所有者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系
•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的紧密联系,也称之为良性互动的关系,这是由于双方的特性所决
定的。
• 房地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 • 金融业的发展需要房地产业与其相结合 • 房地产业不良发展会影响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 金融业的波动也会影响房地产业发展 eg 日本 美国 eg. 东南亚金融危机
三、信用与信用制度
(一)信用 1、定义:是指商品买卖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的借贷行为。 2、特征:一是以偿还为条件,即到期归还本金;二是在偿还时还带着一 个增加额,即支付利息。 3、分类: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 4、与一般商品运动相比的特殊性: (1)信用是先让渡商品或贷出货币 (2)借贷双方价值量是不对等的 (二)信用制度 是指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金融基础知识简介
第二节 房地产金融概述
第三节 房地产金融发展历史
第一节
1、货币定义
金融基础知识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2、货币形态
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3、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支付手段(4)贮藏手段
投资银行 抵押贷款银行 房地产经纪人 资本-债务
资本供应者
中介服务机构
资本使用者
三、房地产业与金融关系分析
1、房地产金融对房地产业的支持 开发商、消费者、政府
2、房地产对金融业的支持
土地 购置 土地 开发 房屋 建设 房屋 销售 存量房 流通
金 融 的 支 持
作业 阐述房地产与金融之间的关联系,及相互的深远影响 建议案例: 各国发生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危机
(二)权益收益率
(三)有效收益率(内部收益率) 六、信贷、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
(一)信贷(credit loan)
(二)担保贷款(secured loan) 1、保证贷款:第三方保证
2、质押贷款:等价凭证担保
3、抵押贷款:不动产担保
第二节
(一)概念
房地产金融概述
一、房地产金融的概念、特点
1、定义:是房地产开发、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所 进行的筹集资金、融通资金、结算或清算资金并提供风险担保或保险 及相关金融服务的一系列金融活动的总称。 内容:吸收房地产业存款、开办住房储蓄、办理房地产贷款、从事房地 产投资、信托、保险、典当和货币结算,房地产有价证券的发型和代 理发行与交易 2、 包括政策性房地产金融和商业性房地产金融 P16 两者区别 (1)目的(2)资金来源(3)资金运用(4)发展方向 (5)业务范围(6)贷款融资操作
ø ö û à î Ò Ð ¸ ´ Ó ¶ ð Ú ú û î à î ½ È » ¹ ´ ¿ Ó ¶ %
1998
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
年份
国家预算内资 金
国内贷款
(亿元)
20002001源自2002三年合计所占比例
6.87
1385.08 3.48 168.7
13.63
1692.2 0.34 135.7
(5)收入水平和理财技术
(6)个人取得收入的形式和时间间隔 (7)金融市场效率与市场交易成本
3、 货币需求量 (1) 定义:是指为保证经济正常运转和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 (2)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二)货币供给 1、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的全过 程。 2、 货币供应量(Monetary Aggregates)及层次的划分 货币供应量又称货币存量,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上,一国经济中包括现金 、存款、商业票据、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债券、政府债券等在内的用于
(1)无风险短期实际利率
(2)通胀溢价 (3)期限溢价:期限长的风险补偿
(4)差价:补偿抵押手续费、服务费以及违约风险及其它不确定因素
7、利率和可贷资金
利率 I2 I2 F
2
S
2
S
1
F
1
可贷资金数 量
8、利率与风险溢价
利率=无风险利率+风险利率
(二)未来值 (三)未来收益的贴现
五、资产收益率 (一)资产收益率
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
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道义劝告等
2、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公开市场业 务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信贷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房地产 信贷控制;优惠利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和金融检查等间接工具 (3)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 信用配额、直接干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
5、实际利率:
(1)定义:
名义利率经实际或预测的货币购买力变化校正后的利率,是借(贷 )款人所付(取得)利息(润)率减去通货膨胀后的利息。
(2)物价指数修正
物价指数是通过膨胀的衡量标准,可说明购买力的变化情况。 放款人、存款人的要求
6、利率的期限结构
期限不容,利率不同,这种差别称为期限结构溢价。 利率组成:
B(基础货币)=C(流通与银行体系外的通货)+R(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
备金) Ms(货币供应量)=m(货币乘数)*B(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表示基
础货币扩张(收缩)的倍数。
(三)货币均衡
1、含义 2、实现条件 (1)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能有效调整货币供给,以适应货币需求的变动。 调控手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率(Rediscount Rate):再贴现是相对于贴现而言的,商业银行在 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得到中央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 现。中央银行在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 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 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财政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3)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合理 (4)国际收支保持平衡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城乡居
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3、货币供给形成机制
基础货币:即中央银行的负债,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包括:商业
银行存入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和社会公 众持有的通货
• 商业银行向购房者提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房地产业与金融业联系的
另外一个方面。据统计,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和房地产开发贷款 余额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已经由1998年的3.59%增长到
2002年的10.64%。表明房地产贷款已经成为中国银行金融机构信贷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