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1)二、实验设计(一) (1)三、实验设计(二) (2)四、实验设计(三) (3)五、实验设计(四) (8)一、实验心理学概述(一)请阐述或简述某一人物的贡献(方法学&后续影响)1. 费希纳感觉测量;发展出了心理物理法2. 冯特心理学独立;实验法;培养学生;促进心理学诞生2. 艾宾浩斯高级心理过程;无意义音节;节省法;遗忘曲线;拓展领域(二)请简述开展人类或动物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人类:知情同意;退出自由;免遭伤害;保密动物:人道;遵法;培训;减少不适感;不可替代才可伤害;麻醉;接受生命减少痛楚(三)请简述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或文章的基本构成课题选择和文献检索;提出问题和研究假设;实验设计和实施;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研究报告撰写(标题或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被试、仪器和材料、程序、统计方法、实验设计和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结果分析和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脚注,附录等。
二、实验设计(一)题目:1.中度怎样诊断:要有判断标准;研究参与者要给出年龄;分组方法要给出(随机分组);问卷的数据:信度、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训练时间要给出;组内设计则需要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第二章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一)请简述心理实验的特点1. 操纵或控制变量;2. 目的在揭示因果关系;3. 严格的设计、程序(二)请简述三种变量及相应的操控方法1. 自变量:选择、操纵;操控:操作定义和处理水平(数量、间距和范围);2. 因变量:行为结果、测量;操控:操作定义和标准(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3. 额外变量:与实验目的无关,有一定影响、控制;操控: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法、平衡法、统计控制法(三)实验设计题1考察陪审员行为中性别和体态吸引力偏见的实验。
1.请问最少有几个自变量?2.并由此产生最多可能有几个主效应?3.最多可能有几个交互作用》参考答案:1.最少有三个自变量:性别(男女)、体重水平(平均和超重);吸引力(吸引力高低);2.根据三个自变量可推测,3个主效应;3.(2^n-n-1=8-3-1=4)四个交互作用,自变量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有3个,三个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有1个;(四)实验设计题2说明本方案中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给的内容很简单:自变量和因变量)注:这种类型的题目就是从自变量的划分和控制是否合理,因变量的测量是否合理的角度来考虑。
参考答案:1.自变量的选择:5分钟和7分钟之间的界定依据不充分,有可能出现天花板效应。
可以选取刚学会和150%学会的时间。
2.因变量的测量:10词词表有可能过于简单,没有反应时的测量。
可以增加词量,测量反应时。
(五)实验设计3自变量:圆儿的个数、训练时间问:1. 请拟定该实验的目的;2. 最好采用何种实验设计,如果有180个研究参与者该如何分配被试;3. 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4. 该实验存在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1.不同训练时间和任务难度对图形追踪正确率的影响;2.(学习的任务往往有延后效应/学习效应/训练效应,不适合做组内设计)采用组间设计,每组30人;3.有两个组间自变量,训练时间3个水平、任务难度3个水平,因变量是自变量;4.因变量敏感性问题,存在天花板效应(4个圆儿的时候不同学习时间之间没有差异)。
三、实验设计(二)(一)请简述三种实验的关系(紧紧抓住随机和控制)1. 被试取样和分配2. 额外变量的控制3. 实验室控制(二)请简述某种实验的优缺点(和内外部效度相关)1. 单组后测实验设计2. 单组前测后测设计3. 固定组比较设计4. 时候回溯设计5. 单组准实验设计:时间序列设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6. 多组准实验设计: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7. 多组准实验设计8. 真实验设计单因素完全随机两等组设计:单因素完全随机等组前测设计、单因素完全随机等组前测后测设计、所罗门四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三)请说明组间设计的优缺点优点:快速高效,避免厌烦情绪,避免学习效应,不需要平衡顺序消除误差,随机化利于同质性,随机化有利于抵消被试的反应偏向。
缺点:不能完全排除被试间差异,大量被试,花费更多人力物力,匹配过程可能存在练习和迁移效应,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
(四)请说明组内设计的优缺点优点:1.实验实施方面的优点:少量被试获得大量数据;实验时间缩短;避免联系效应;适用于特殊被试群体的实验。
2.数据统计方面的优点被试少,实验结果更多反应了实验处理之间的差异;避免了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产生的不利影响缺点:1.被试接受的实验处理顺序如果是不可逆的,可能存在练习效应或测验经验的增长;2.很多额外变量难以排除,某些领域不适合;3.容易出现疲劳;4.顺序具有一致性时,对实验材料的学习会产生迁移作用四、实验设计(三)(一)请说明影响4种效度的影响因速/请说明提高内部效度或外部效度的方法1. 内部效度2. 外部效度3. 构思效度4. 统计结论效度(二)实验分析题1问:请从效度的角度分析上述内容参考答案:1.内部效度外部效度要统一2.内部效度:进行严密的实验设计——自变量、因变量及无关变量的控制;对实验实施计划、过程(意外事件)、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3.外部效度:(1)增加样本的代表性(2)克服试验的过分人工情景化(3)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三)实验设计题非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方面题目1问:请指出该结论是否有效,如果无效请指出影响因素并加以说明,以及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1.该实验结论无效,因为单组前后测设计不能得出因果关系。
2.影响因素历史因素:研究参与者听了某一讲座或阅读了某本书或者得到了某个朋友的帮助;成熟因素:抑郁随时间自然减轻;测验因素:可能记住前测题目,后测中努力表现有所改变;统计回归因素:前测分数很极端,后测会想平均数回归。
3.改进措施:实验组控制组的前后测真实验设计随机抽取,一组有措施一组安慰剂题目2(非实验设计和准实验设计)为了说明“通过网络课程发布学习指导能帮助学生改善学业表现”,请设计3中非实验或准实验,并说明每种可能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注:三种实验设计是有联系的)1.单组后测设计:只有班级期末成绩,90分,没有比较。
2.单组前后测设计:期中,没有学习指导,平均成绩82分;期末,有学习指导,平均成绩90分,可能是因为学生适应了教学风格、学会考试、期末卷子容易、教师改变了教学风格等。
3.不等组后测设计:前一年和本年成绩比较,卷子相同;前一年平均成绩79分,本年平均成绩90分;可能是因为学生初始水平不同。
4.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前一年和本年成绩比较,卷子相同;前一年其中和期末平均成绩,77和82;本年其中和期末平均成绩,79和90;可能:实验者效应(期望、态度)和其他偏差(上一年期末考试科目多)。
5.时间序列设计:上学期和这学期小测验,可能把学习指导理解为教师关心成为士气助推器提高学习动机。
6.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时间序列设计题目3(组间设计)有一种观点认为,面试官对自己身体关心的程度会对不同性别不同胖瘦的面试者的录影产生影响。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这种偏见。
请设计一个实验以支持其中一种观点。
参考答案:1.三因素组间设计2.自变量:关心程度(高和低)、性别(男女)、肥胖程度(肥胖和正常)3.因变量:是否聘用和评分4.额外变量:年龄、经验等5.结果:不同关心程度在正常体重男女分数上评分无差异;高关心程度者对超重者评分低于正常体重,并且女性分数评价显著低于男性。
表:见讲义题目4请用实验证明“态度决定行为”还是“行为决定态度”或两者相互影响。
参考答案:1.实验设计:2*3组间设计2.自变量三种态度:任务很容易、任务很难、难易未知(未诱导)两种任务:可能解决和不能解决3.因变量:规定时间尝试次数和态度前后评分(难度评价)4.结果:态度影响行为,持任务很难态度被试尝试次数少;行为影响态度,持任务很难态度在不同任务前后难度评分上一致,持任务容易态度在可解决任务前后态度一致,但对于不可解决任务前后态度不一致。
题目5(组内设计方面)请设计一个内隐联想实验实验名称:基于某地的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1.目的和假设目的:利用内隐联想测验,探讨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内隐地域刻板印象是否存在假设:存在内隐地域刻板印象2.方法2.1研究参与者60人,男女各半,父母皆本地人,研究参与者本地出生,工龄10年以上,平均年龄40加减6。
2.2仪器和材料某品牌计算机和inquisit3.0程序地域归类本地:某地人,本地人,本市人等;外地:外省人,外地人,外市人等属性词本地:时尚,精明,开放,视力,刻薄等外地:淳朴,节俭,忠厚,保守,自卑等2.3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相容和不相容;因变量:反应时。
2.4程序第一步,呈现概念词的样例,要求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归类;第二步,对属性词样例进行归类反应;第三步,联合任务一,要求被试对概念词与属性词的联合做出反应;第四步,对联合任务一进行测试;第五步,为了配合联合任务二的实施,交换左右键反应的内容,要求被试再次对概念词样例进行反应;第六步,联合任务二(与联合任务一的反应内容正好相反);第七步,对联合任务二进行测试。
IAT测验示例步骤任务描述练习/测验左键F反应对象右键J反应对象1 地域词辨别练习地域词F本地人J外地人2 属性词辨别练习属性词F精明J淳朴3 联合辨别本地人群+本地F本地人+精明J外地人+淳朴属性外地人群+外地属性4 测试本地人群+本地F本地人+精明J外地人+淳朴属性外地人群+外地属性5 相反地域词辨别练习地域词F外地人J本地人6 相反联合词辨别外地人群+本地F外地人+精明J本地人+淳朴属性本地人群+外地属性7 测试外地人群+本地F外地人+精明J本地人+淳朴属性本地人群+外地属性2.5数据处理第一,只选取两个测试阶段的数据;第二,删除联合任务测试中的前两次试验;第三,将短于300毫秒的反应时记为300毫秒,长于3000毫秒的反应时记为3000毫秒,不对错误试验的反应时进行任何处理,也不删除任何极端被试的数据;第四,对反应时进行自然对数转换;第五,求两个测试阶段反应时的均值;第六,相同不相同联合测试反应时均值相减即为内隐联想测验效应;利用spss18.0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3.结果相容和不相容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不相容反应时长。
4.讨论(略)5.结论基于某地的内隐地刻板印象存在6.参考文献(略)题目6请证明与朋友分享更快乐参考答案:研究方法:1.研究参与者60人,30名同性好友,男女各半。
2.仪器材料:计算机和情绪图片3.设计:2*3组内设计自变量观看类型:单独看,一起看情绪图片:正性、负性和中性因变量:图片性质评价4.实验程序每次都让一队好友同时分坐在不同房间进行实验,他们必须看一系列照片并同时评估看照片时的感觉是偏正向还是负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