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21(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2,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拉丁方实验设计属于(分数:2.00)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对照组设计解析:解析:ABBA法和拉丁方设计是被试内设计中平衡实验材料顺序误差的两种方法。
因此本题选A。
3.在一个2×2的被试内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分数:2.00)A.30 √B.60C.90D.120解析:解析:在被试内设计中,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处理,因此每种处理使用多少被试,整个实验就需要多少被试,因此本题选A。
4.在一个3×2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分数:2.00)A.30B.60C.90 √D.180解析:解析:在这个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说明共有三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在被试内因素上进行两种处理,使用同样的被试。
因此,三个实验组共需90名被试。
故本题选C。
5.在2×3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2种水平。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的因素有(分数:2.00)A.2个√B.3个C.5个D.6个解析:解析:当实验设计用A×B表示时,说明研究的因素有两个,研究因素的数量与设计类型和每种因素涉及的水平数没有关系。
因此本题选A。
6.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分数:2.00)A.二因素设计B.三因素设计√C.四因素设计D.三水平设计解析:解析:实验设计名称中的因素就是自变量。
该研究中有三个自变量,因此是三因素实验设计。
故本题选B。
7.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处理有(分数:2.00)A.3种B.7种C.6利D.12种√解析:解析:该研究是3×2×2实验设计,因此共有12种实验处理。
故本题选D。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题。
某研究者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学习动机量表调查了180名初中一年级学生。
该研究者计算出每名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的9个维度上的得分并根据每名学生在9个维度上得分状况确定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纵型、混乱型),同时也计算出每名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分数。
(分数:6.00)(1).研究者计算了家庭教养方式的9个维度与学习动机的2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则该研究设计是(分数:2.00)A.相关研究设计√B.准则组设计C.自然实验设计D.修补设计解析:解析:相关研究设计是指从一个被试组观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并试图探讨这些变量间的某种特定关系的设计类型。
因此本题选A。
(2).研究者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则该实验设计是(分数:2.00)A.相关研究设计B.准则组设计√C.修补设计D.被试间设计解析:解析:该设计是准则组设计。
准则组设计是指以被试已有的一种状态特征为依据设立准则组,以缺乏这种状态特征的被试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的设计类型。
通过准则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来判断这种状态特征对因变量的影响,以便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准则组设计又称为自然实验设计。
本题中,各种家庭教养方式并不是研究者操纵的,而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的。
因此本题选B。
(3).研究者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则该实验设计是(分数:2.00)A.单因素设计√B.二因素设计C.四因素设计D.四水平设计解析:解析:该研究是单因素设计,有四个水平。
故本题选A。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 6.00)(1).这种设计是(分数:2.00)A.ABBA设计B.被试间设计√C.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解析:解析:在该实验设计中,我们看到每种实验处理的被试都是不同的,因此该设计是被试间设计。
故本题选B。
(2).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分数:2.00)A.3B.4C.5D.6 √解析:解析:该研究是2×3实验设计,因此实验处理数为6。
故本题选D。
(3).在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系统误差主要是(分数:2.00)A.各处理组被试之间的差异√B.顺序误差C.练习与疲劳误差D.组内被试之间的差异解析:解析:一般来说,被试间设计存在的主要的系统误差是不同处理组之间被试的差异,一般采用匹配法和随机化法消除这一误差。
因此本题选A。
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 6.00)(1).这种设计是(分数:2.00)A.ABBA设计B.被试间设计C.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解析:解析:在该实验设计中,我们看到每种实验处理的被试都是相同的,因此该设计是被试内设计。
故本题选C。
(2).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被试数为(分数:2.00)A.4 √B.8C.12D.24解析:解析:从表中可知,本实验中有4名被试。
故本题选A。
(3).在该实验设计中,不存在的误差是(分数:2.00)A.被试间的差异√B.顺序误差C.自变量之间的影响D.疲劳误差解析:解析:被试内设计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因此本题选A。
6.00)(1).这种设计属于(分数:2.00)A.被试间设计B.混合设计C.ABBA设计√D.拉丁方设计解析:解析:从表中可知,本实验中有两种处理方式,两种处理方式的排列方式是ABBA,BAAB。
该种设计方法被称为ABBA法。
因此本题选C。
(2).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分数:2.00)A.顺序误差√B.期望误差C.实验者效应D.动作误差解析:解析:ABBA法主要用来控制顺序误差。
因此本题选A。
(3).该实验的实验测量次数是(分数:2.00)A.2次B.4次C.8次√D.32次解析:解析:从表中可知,该实验中共有4名被试,2个实验因素,共进行了8次实验测量。
因此本题选C。
8.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统计结论效度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D.内部效度解析:解析: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外部效度,也称生态效度。
因此本题选B。
二、多选题(总题数:3,分数:6.00)9.事后回溯设计包括(分数:2.00)A.相关研究设计√B.准则组设计√C.时间序列设计D.修补设计解析:解析:事后回溯设计是指所研究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心理或行为事件,研究者既不需要选择和分配被试,也不需要施加处理或操纵自变量,而是在已经发生的“实验处理”之后考察这种自然发生的实验处理的效果,并将这种自然的实验处理与已经发生的心理或行为事件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相关研究设计和准则组设计属于事后回溯设计。
因此本题选AB。
10.影响实验的外部效度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B.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C.测量工具的局限性√D.主试一被试的相互作用解析:解析: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外部效度,也称生态效度。
实验环境的人为性、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以及测量工具的局限性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主试一被试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实验的内部效度。
因此本题选ABC。
11.影响实验构思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分数:2.00)A.单一操作的偏差√B.单一方法的偏差√C.实验者期待和被试猜测√D.不同处理的交互影响√解析:解析:构思效度是指实验研究假设的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
为了使一项实验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构思效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研究的理论构思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形成对问题假设的结构网络。
(2)针对理论构思的特点,对实验研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作出严格的操作性定义,并对自变量的操作水平和因变量的测量指标做出明确的界定。
影响这两个条件得以满足的因素包括:(1)研究者是否具备相应的心理学专业领域的知识。
(2)对于实验研究假设的解释。
(3)实验过程操作的单一性。
(4)实验方法的局限性。
(5)实验者的期待和被试的猜测。
(6)自变量水平选择的误差造成的混淆。
(7)不同实验处理的相互影Ⅱ向。
因此本题选ABCD。
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12.有人试图研究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他使用学绩测验对学生进行了施测,收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之后他将学习成绩排在前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高组,将学习成绩排在后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低组。
然后比较这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
指出该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实验设计。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该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该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是混淆了自变量和因变量。
该实验设计的自变量是智力水平,因变量是学习成绩。
本研究中研究者只获得了被试的学习成绩,将学习成绩既当做自变量又当做因变量。
(2)新的实验设计该研究应获得的自变量的数据是学生的智商分数,应获得的因变量的数据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此,研究者应通过智力测量获得学生的智商分数,并将学生分成智力高组和智力低组。
同时,研究者通过学业测验获得学生的学习成绩,然后对智力高组和智力低组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差异检验,分析智力差异对于学习成绩是否存在影响。
)解析:解析:实验设计之前首先要明晰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以及无关变量有哪些。
这样实验设计时就能有的放矢,知道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获得因变量的指标、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本题中涉及的实验设计属于准则组设计,这种设计实际上是一种非实验设计,因为研究者并未对自变量进行操纵,如本题中研究者并不能对智力进行操纵。
研究者只是对两类被试进行比较,追溯可能存在的原因。
13.简述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总体效度总体效度指的是实验结果对于研究者最终关心的总体所具有的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