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DW33系列微机控制型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柜使用说明书苏州中兴龙源电气有限公司第一章概述 (4)1.1.用途 (4)1.2.系统特点 (4)1.2.1.高性能 (4)1.2.2.高智能化 (4)1.2.3.高品质 (5)1.1.参照标准 (5)1.2.工作原理简介 (6)1.3.型号定义和说明 (7)1.4.系统参数 (7)1.4.1.10A、5A系列充电模块组成系统的技术参数 (7)1.4.2.20A、10A充电模块组成系统的技术参数 (9)1.5.使用条件 (11)第二章系统结构 (12)第三章系统基本模块 (13)3.1.充电模块 (13)3.2.蓄电池 (13)3.3.配电控制模块 (14)3.4.交流电压采样板 (14)3.5.直流电压采用板 (14)3.6.交流自动切换盒 (15)3.7.防雷器单元 (15)3.8.绝缘监测仪 (15)3.9.电池监测仪 (15)3.10.PWS人机界面触摸屏 (16)第四章系统操作指南 (18)4.1.操作说明 (18)4.2.系统开机 (18)4.3.设定触摸屏 (19)4.4.主菜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模拟图 (20)4.4.2.单体电池 (29)4.4.3.绝缘监测 (30)4.4.4.单体记录 (32)4.4.5.记录查询 (34)4.4.6.故障信息查询 (35)4.4.7.电池组充、放电曲线 (36)4.4.8.运行参数浏览与修改 (37)4.4.9.报警参数浏览与修改 (39)版本列表 (43)第一章概述1.1. 用途本直流电源系统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发电厂、水电站和各类变电站,用作断路器分合闸以及二次回路中的仪器、仪表、继电保护、各类自动控制和事故照明的直流供电。
1.2. 系统特点1.2.1.高性能●系统设计采用IEC(国际电工委员会),UL等国际标准,可靠性与安全性充分保证。
●通过中央监控系统对直流屏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控,确保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
●系统监控采用大屏幕液晶触摸屏汉字显示,信息存采用快速闪存,数据容量大、速度快,保证记录当前信息、历史信息、故障信息、历史故障信息等大批量数据。
●充电模块采用高频开关电源的模块化设计,N+1热备份。
●充电模块可以带电热插拔,平均维护时间大幅度减少。
●硬件低压差自主均流技术,模块间输出电流最大不平衡度优于5%。
●可靠的防雷和电气绝缘措施,选配的绝缘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系统绝缘情况,确保系统和人身安全。
●全自动巡回检测单体(或单组)蓄电池的工作状态。
●母线绝缘自动检测功能。
●配备有源逆变模块(用户选用),可有效地把蓄电池活化时产生的能量反馈回电网;又大大降低了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1.2.2.高智能化●监控模块采用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声光告警。
●监控模块进行系统各个部分的参数设置。
●平滑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蓄电池自动温度补偿等先进功能。
●标准的RS232通讯接口,配以GPRS无线上网技术实现远程遥控、遥信、遥调、遥测等“四遥功能”。
●多个扩展通讯口,控制下级智能设备(如电池监测仪,绝缘监测装置等)。
●蓄电池自动管理及保护,实时自动监测蓄电池的端电压、充电放电电流,并对蓄电池的均浮充电进行智能控制,设有电池过欠压和充电过流声光告警1.2.3.高品质●充电浮充电装置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模块,PWM脉宽调制技术及软开关谐振回路根据电网和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高频开关的脉冲宽度和移相角,使输出电压电流在任何允许的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
●充电浮充电装置具有稳定性高、电源适用范围宽、纹波系数小、噪音低、效率高等特点。
并具有对直流输出的过压、欠压、过流等保护功能。
●系统过载能力强,瞬间响应好。
●交流电源双路输入,具有互投功能。
●日常由充电浮充电装置提供标准的DC220V(或DC110V),并由蓄电池组提供热备分,同时充电浮充电装置本身采用N+1冗余热备分方式,保证不间断运行。
●充电浮充电装置严格按照蓄电池的充电特性曲线进行均充电、浮充电,并且浮充运行720小时后自动进入均充状态,再执行一次充电流程。
监控系统随时监测电池情况当发现任何电池欠容情况,立即启动主充对电池进行补充电。
保证不过充、不欠充,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设备主要元器件全部采用世界或国内名牌生产厂家产品。
1.1. 参照标准GB3859.1-1993 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GB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GB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GB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GB2682-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DL/T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DL/T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ZBK45017-90 电力系统用直流屏通用技术条件1.2. 工作原理简介图1-1:系统控制原理如图1-1,交流输入电源由两路组成,采用三相四线制主设备工作方式。
两路电源互为备用形式(也可设为一主一备形式)设有互投装置。
系统在充电模块、蓄电池组和控制母线之间设置了自动调压装置,当交流输入、自动切换装置、充电模块发生故障时,蓄电池组自动通过控母调压装置给控制母线供电,保证控制母线在任何情况下不间断供电。
绝缘监测、电流及电压监测、接地监察装置和蓄电池组的运行管理全部由专用高性能模块完成。
监控模块一方面控制和监测蓄电池组、单体电池的运行情况,另一方面监视充电模块、裂变模块等下级智能模块的运行工作状态,并提供一个标准的RS232通讯接口,与上位机通讯,很好的实现电源系统的四遥功能——“遥测”、“遥信”、“遥控”、“遥调”。
系统根据蓄电池的电压-温度(V-T)曲线,设定了自动温度补偿,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自动对恒流均充充电终止电压、均充电压、浮充电压自动进行温度补偿,补偿系数可根据不同的蓄电池要求进行修改(负温度系数)。
1.3. 型号定义和说明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柜:G Z D W33-□□□×2/□□□-□-G高频开关电源电池种类额定直流电压标称电池组蓄电池容量设计序号微机控制型电力系统用直流电源柜1.4. 系统参数1.4.1.10A、5A系列充电模块组成系统的技术参数输入参数:三相四线制交流输入电压380VAC±15%频率45~55HZ输出参数系统类别220V系统110V系统动力分路可根据需要配置可根据需要配置控制分路可根据需要配置可根据需要配置闪光分路可根据需要配置直流额定电压220VDC 110VDC浮充电压198~260VDC 99~130VDC均充电压220~286VDC 110~143VDC纹波系数≤0.05%(典型值0.01%)稳压精度≤±0.5%(典型值0.1%)稳流精度≤±0.5%均流特点充电模块间电流不均衡度≤±3%绝缘特性输出对地2KVAC 漏电流≤30mA 时间1min 无飞弧输入对地2KVAC 漏电流≤30mA 时间1min 无飞弧输入对输出2KVAC 漏电流≤30mA 时间1min 无飞弧保护参数输入过压告警可设置(默认值437VAC)输入过压切换点470±5VAC输入欠压告警可设置(默认值323VAC)输入欠压切换点324±4VAC动力母线过压告警可设置(默认值256V/128V)动力母线欠压告警可设置(默认值200V/100V)控制母线过压告警可设置(默认值242V/121V)控制母线欠压告警可设置(默认值198V/99V)充电模块输出过压保护可设置(默认值287V/144VDC)充电模块输出欠压告警198V/99VDC电池组浮充电压可设置(默认值243V/121V,按108/54节电池)电池组均充电压可设置(默认值253V/127V,按108/54节电池)电池组过充告警值根据电池容量决定电池组过压告警点根据电池电压设置电池组欠压告警点根据电池电压设置环境温度:-5︒C-+40︒C音响噪声:≤45dB1.4.2.20A、10A充电模块组成系统的技术参数输入参数三相四线制交流输入电压380VAC±15%频率45~55HZ输出参数动力分路10A/20A,2~16路控制分路6~40A,4~48路闪光分路6A,0~4路(在输出端子排上提供闪光信号输出)直流额定电压220VDC浮充电压198~260VDC均充电压220~286VDC纹波系数≤0.05%(典型值0.01%)稳压精度≤±0.5%(典型值0.1%)稳流精度≤±1%(典型值0.5%)均流特点充电模块间电流不均衡度≤±3%保护参数输入过压告警可设置(默认值437VAC)输入过压切换点470±5VAC输入欠压告警可设置(默认值323VAC)输入欠压切换点324±4VAC动力母线过压告警可设置(默认值256V)动力母线欠压告警可设置(默认值200V)控制母线过压告警可设置(默认值242V)控制母线欠压告警可设置(默认值198V)充电模块输出过压保护320±5VDC充电模块输出欠压告警195±3VDC充电模块过热保护点85℃电池组浮充电压可设置(默认值243V,按108节电池)电池组均充电压可设置(默认值253V,按108节电池)电池组过充告警值根据电池容量决定电池组过压告警点根据电池电压设置电池组欠压告警点根据电池电压设置绝缘特性输出对地2KVAC 漏电流≤30mA 时间1min 无飞弧输入对地2KVAC 漏电流≤30mA 时间1min 无飞弧输入对输出2KVAC 漏电流≤30mA 时间1min 无飞弧环境温度:-5︒C ~ +40︒C音响噪声≤55dB1.5. 使用条件1.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2.周围温度不高于45。
C,不低于-5。
C,24小时内平均温度不得高于35。
C3.在最高温度45。
C时,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大的相对湿度(例如20。
C时为90%),应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可能产生凝露影响。
4.设备安装时与垂直面的倾斜度不得超过5。
5.设备应安装在没有粉尘、腐蚀、阳光直接照射、雨水侵蚀及剧烈震动的场所。
第二章系统结构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设计。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条件,选购配置。
模块单元包括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馈电单元、充电模块、监控模块、降压装置、绝缘监测装置等。
主电路系统结构如下图:图2-1:主电路系统结构图外部输入两路交流电源到交流配电模块,一旦I路交流停电或发生异常(过压或欠压),则II路自动投入使用。
在交流线路上设有C和D两级防雷装置,有效地防止过电压冲击,保障充电模块正常工作。
充电模块在外部输入交流电源正常时,提供合闸回落和控制回落直流电源,同时对电池组定期充电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