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金融经济学(第四章 效用函数与风险厌恶)

4金融经济学(第四章 效用函数与风险厌恶)

u ( x) ≥ u ( y) ⇔ u( x) ≥ u ( y)
− −

定理2 效用函数存在性定理): 定理2(效用函数存在性定理): 如果消费者在消费集C 如果消费者在消费集 上的偏好关系 具有完备性、自返性,传递性和连续性, 具有完备性、自返性,传递性和连续性, 则存在一个能够代表偏好顺序的连续效 用函数u :C→R。 具体证明,参见黄有光、张定胜著《 具体证明,参见黄有光、张定胜著《高级 黄有光 微观经济学》 三联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三联出版社,2009。 。
第4章 章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 期望效用函数与风险厌恶
第一节 效用函数
效用utility是主观感受,人为设定的满意程度 是 感受, 效用 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是对满意程度的量化 效用函数 是对满意程度的量化 效用函数分为:序数效用、基数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分为:序数效用、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效用之间只能排序 序数效用 :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用具体数值表示效用的大 基数效用 : 小 期望效用: 期望效用:有多种结果时效用的数学期望 E(u)= 或 积分 ( )= )=Σ
我们可以在消费束的集合上建立下面的偏好 关系( 关系(preference relation)或者偏好顺序 ) (preference ordering): ):
弱偏好于x, 至少与y 一样好。 (1)x ≥ y 弱偏好于 ,x 至少与 一样好。 ) (2) ≻ y 强偏好于x ; )x 强偏好于 但, 不成立。 y ≥ x 不成立。
2.效用函数定义
x 如果对于 ∀ , y∈C 有
x ≻ y ⇔u(x) ≻ u(y) 和 x ∼ y ⇔u(x) ∼ u(y)
成立,则函数关系 u : C → R 是一个代表 了偏好关系的效用函数。
定理1 定理1:
一个效用函数可以通过正单调变换而获得另一 个效用函数与原来的效用函数具有同样的偏好 关系: 关系: 是单调递增函数,则有: u ( x) ≡ f [u ( x)] 且 f (.) 是单调递增函数,则有:
B.期望效用原则 期望效用原则
Daniel Bernoulli (1700-1782) ) 是出生于瑞士名门著名数学家。 是出生于瑞士名门著名数学家。其在 年发表《对机遇性赌博的分析》 1738 年发表《对机遇性赌博的分析》 提出解决“圣彼德堡悖论” 提出解决“圣彼德堡悖论”的“风险 度量新理论” 度量新理论”。 指出: 指出:人们在投资决策时不是用 “钱的数学期望”来作为决策准则, 钱的数学期望”来作为决策准则, 而是用“道德期望”来行动的。 而是用“道德期望”来行动的。而道 德期望并不与得利多少成正比, 德期望并不与得利多少成正比,而与 初始财富有关。 初始财富有关。穷人与富人对于财富 增加的边际效用是不一样的。 增加的边际效用是不一样的。
风险: 风险:是指那些涉及已知概率或可能性形式出现 的随机问题,但排除了未数量化的不确定性问题。 的随机问题,但排除了未数量化的不确定性问题。即 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件, 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件,以及每一事件发生的 概率有准确的认识。 概率有准确的认识。但对于哪一种事件会发生却事先 一无所知。 一无所知。 不确定性:是指发生结果尚未不知的所有情形, 不确定性:是指发生结果尚未不知的所有情形, 也即那些决策的结果明显地依赖于不能由决策者控制 的事件,并且仅在做出决策后, 的事件,并且仅在做出决策后,决策者才知道其决策 结果的一类问题。即知道未来世界的可能状态( 结果的一类问题。即知道未来世界的可能状态(结 果),但对于每一种状态发生的概率不清楚。 ),但对于每一种状态发生的概率不清楚。 但对于每一种状态发生的概率不清楚 Knight 的观点并未被普遍接受。但是这一观点成为研 究方法上的区别。
该游戏的数学期望值: 该游戏的数学期望值:
1 1 1 1 n−1 E(.) = ×1+ × 2 + × 4 +⋯+ n × 2 +⋯= ∞ 2 4 8 2
但实验的结果表明一般理性的投资者参加该游 戏愿意支付的成本(门票)仅为2-3元。 戏愿意支付的成本(门票)仅为 元 圣彼德堡悖论:面对无穷的数学期望收益的赌 圣彼德堡悖论: 博,为何人们只愿意支付有限的价格? 为何人们只愿意支付有限的价格?
(7)凸性(convexity) ) ≥ z, y ≥ z ⇒α x + (1−α) y ≥ z
严格凸性(strictly convexity) 严格凸性( )
∀x, y, z ∈C,ifx ≥ z, y ≥ z, x ≠ y ⇒αx + (1−α) y ≻ z
∀x, y, z ∈ C , ifx ≻ y , y ≻ z ⇒ x ≻ z
(4)连续性(continunity) )连续性( ) 对于任意的X、 , 对于任意的 、y,集合 { x x ≥ y}和 { x x ≤ y} 是闭 集,则 { x x ≻ y}和 是开集。 { x x ≺ y}是开集。 即如果x是一组至少与 一样好的消费束,而且 即如果 是一组至少与y一样好的消费束, 是一组至少与 一样好的消费束 它趋近于另一消费束z, 至少同样好。 它趋近于另一消费束 ,则z与y至少同样好。这 与 至少同样好 样就可以得到一条连续的无差异曲线。 样就可以得到一条连续的无差异曲线。
现实中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处理
由于对有些事件的客观概率难以得到,人们在实际 由于对有些事件的客观概率难以得到, 中常常根据主观概率或者设定一个概率分布来推测 未来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未来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学术界常常把具有 主观概率或设定概率分布的不同结果的事件和具有 客观概率的不同结果的事件同时视为风险。 客观概率的不同结果的事件同时视为风险。 即风险与不确定性有区别,但在操作上, 即风险与不确定性有区别,但在操作上,我们引入 主观概率或设定概率分布的概念, 主观概率或设定概率分布的概念,其二者的界线就 模糊了,几乎成为一个等同概念。 模糊了,几乎成为一个等同概念。
(5)单调性(monotonicity) )单调性( )
ifx ∀x, y ∈ C , ≥ y ⇒ x ≥ y
单调性说明增加一点商品至少与原来的情况同样 好。只要商品是有益的,单调性就必然成立。 只要商品是有益的,单调性就必然成立。 强单调性说明同样的物品, 强单调性说明同样的物品,如果其中有些种类的 数量严格多于原来的物品, 数量严格多于原来的物品,消费者则必定严格偏 好于他们。 好于他们。
(2)自返性(reflexivity) )自返性( )
∀ x ∈ C ,则有 x ≥ x 则有
自返性保证了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选好具有明 显的一贯性。 显的一贯性。
(3)传递性 )
∀x, y, z ∈ C
ifx ≥ y, y ≥ x ⇒ x ≥ z
传递性保证了消费者在不同商品之间偏好的首 尾一贯性。 尾一贯性。 同理: 同理:
(2)不确定性下的理性决策原则
A.数学期望最大化原则 A.数学期望最大化原则 数学期望收益最大化准则是指使用不确定性下各种 可能行为结果的预期值比较各种行动方案优劣。 可能行为结果的预期值比较各种行动方案优劣。 这一准则有其合理性, 这一准则有其合理性,它可以对各种行为方案进行 准确的优劣比较, 准确的优劣比较 , 同时这一准则还是收益最大准则在 不确定情形下的推广。 不确定情形下的推广。 问题: 问题:是否数学期望最大化准则是一最优的不确定 性下的行为决策准则? 性下的行为决策准则?
1.偏好关系的表述 1.偏好关系的表述 为商品(或者消费)集合, 令C 为商品(或者消费)集合,C 中有 M 种可供选择的商品。它是 维实数空间 种可供选择的商品。它是M 中的一个非负子集, 中的一个非负子集,它总是被假定为闭集 和凸集。x、y、z……是它的子集,或者称 是它的子集, 和凸集。x、y、z 是它的子集 之为商品束(commodity bundle)或者 之为商品束( ) 消费束( 消费束(consume boundle)。 )。
(三)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 令
m a x u (.)
s .t W
则最大化问题为: 则最大化问题为:
q = (q1,⋯, qm,⋯, qM ) ∈RM
. max u (.) st.z = {C ∈R : qc ≤W}
M +
上述约束式为瓦尔拉斯( 上述约束式为瓦尔拉斯(walrasian budget set)预算集。 )预算集。
x≻ y⇔ x≥ y
无差异于x (3) x ∼ y 无差异于 、y;即: ) ;
x∼ y⇔ x≥ y 和 y≥x
2.偏好应满足的基本公理(Axiom)条件: 2.偏好应满足的基本公理(Axiom)条件: 偏好应满足的基本公理 (1)完备性(completeness) )完备性( ) x ∼ y ∀ x, y ∈ C y ≥ x x ≥ y 中有一种关系成立。 中有一种关系成立。 完备性假定保证了消者具备选别判断的能力。 完备性假定保证了消者具备选别判断的能力。
一、个体行为决策准则
(一)偏好关系 效用是一种纯主观的心理感受, 效用是一种纯主观的心理感受,因人因地因时 而异。 而异。 偏好是建立在消费者可以观察的选择行为之上 的。 偏好关系( 偏好关系(preference relation)是指消费者 是指消费者 对不同商品或商品组合偏好的顺序。 对不同商品或商品组合偏好的顺序。它可以用 一种两维(或二元)关系( 一种两维(或二元)关系(binary relation) ) 表述出来。 表述出来。
凸性可理解为边际替代率递减。 凸性可理解为边际替代率递减。
(二)确定性环境下的效用函数
1.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1.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 基数效用:19 世纪的一些经济学家如英国的杰 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等认为, 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等认为,人的福利或满意可 以用他从享用或消费过程中所所获得的效用来度量。 以用他从享用或消费过程中所所获得的效用来度量。 对满意程度的这种度量叫做基数效用。 对满意程度的这种度量叫做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 序数效用:20 世纪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帕累托等 发现,效用的基数性是多余的, 发现,效用的基数性是多余的,消费理论完全可以 建立在序数效用的基础上。 建立在序数效用的基础上。所谓序数效用是以效用 值的大小次序来建立满意程度的高低, 值的大小次序来建立满意程度的高低,而效用值的 大小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 大小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