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损检验工艺规程模板

无损检验工艺规程模板

无损检验工艺规程
XXXX公司无损检验工艺规程
1适用范围
1.1本守则适用于锅炉安装时,对手工电弧焊、自动焊、再极氨弧焊.单面打底焊以及双面焊的各种承压管子.管道和集箱对接焊接头(以下称为焊缝)的X射线(以下简称射线)透照检验。

1.2本守则规定的射线透照工艺方法及质量评定分级厚度范围为2—50mm的低碳钢、合金钢(包括不锈钢)的钢管熔化焊焊缝。

1.3焊制管件(三通.弯头)和焊管(纵缝.螺旋缝)也可参照使用。

2编制依据
本守则编制的依据为;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
级》、DL500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T5069《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将此两规程分别简称为《蒸规》、《热规》)等。

3检测人员
3.1凡从事本守则所述工作的检测人员,都必须持有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3.2检测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①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应每年检查一次。

②从事评片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
0.5mm的印刷字母。

3.3检测人员的职责
取得各技术等级资质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各级无损检测人员有责任保证本守则的正确实施,并维护其严肃性。

3.3.1无损检测负责人,有责任保证本守则在使用中的正确实施。

当工作环境不符合本守则工艺要求和安全防护规定时,检测负责人有权拒绝受理委托的检验,待条件改进,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工作。

3.3.21级人员应在II级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射线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3.3.3II级人员可编制一般的无损检测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及担任射线透照底片的评定工作。

4透照工艺
4.1检测负责人接受委托单后,应熟悉并掌握设计图纸及工艺文件对探伤的有关要求。

4.2表面状态:焊缝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部分),应经外观检查符合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并做好检查记录后,方可进行探伤。

4.3探伤前应根据焊接工艺,编制探伤工艺和作业指导书(包括透照方法、曝光参数等)。

然后选择探伤仪器:即管壁厚2一4mm选用定向1505型射线机,4一50mm用2505型射线机。

4.4探伤率
集箱、管子、管道和其它管件的环焊缝(受热面管子接触焊除外), 射线探伤的数量规定如下:
①当外径大于159mm,或者壁厚大于或等于20mm时,对于蒸汽锅炉及额定出水温度高于或等于120°C的热水锅炉,每条焊缝应进行100% 探伤;而对于额定出水温度低于120©的热水锅炉,每条焊缝则至少25%O
②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的集箱环缝,对于蒸汽锅炉及额定出水温度高于或等于120C的热水锅炉,每条焊缝应进行25%探伤,而对于额定出水温度低于120C的热水锅炉,每条焊缝则至少10%o
③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3.8MPa但小于9.8MPa的管子,其外径小于或
等于159mm时,安装工地至少为接头数的25%。

④当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时,对于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 MPa 但小于3.8MPa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高于或等于120©热水锅炉的管子,安装工地应分别至少抽查接头数的10%和2%;而对于额定出水温度低于120C热水锅炉的管子则可免查。

4.5透照方法
按照射线源、被测工件及胶片三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透照方法—般可分为两大类共五种方法,外透法有三种,内透法有两种。

我公司在锅炉安装检验中,多采用单壁单投影法和双壁单投影法。

4.6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
应按GB3323-87中的第11.1_11.3款的规定放置。

4.7象质计选用和放置
应按GB3323-87中的第7.1一7.3款的规定及表4选用和放置。

4.8增感屏
应按GB3323-87中的第6.2款及表3的规定选用。

4.9曝光曲线
根据设备、胶片、增感屏,按具体条件制作或选用合适的曝光曲线,
并以此选择曝光规范。

4.10射线能量的选择
应按GB3323-87中的第5条及表1和图1的规定,根据不同厚度选用
合适的射线能量。

4.11透照的几何条件
按GB3323-87中的第9条及图3—图6的规定,根据所透工件的不同
而选用。

4.12胶片的暗室处理
4.12.1胶片的暗室处理应按胶片的使用说明书或公认的有效方法处
理。

4.12.2胶片手工冲洗宜采用槽浸方式,在规定的温度(20匕左右)和
时间内进行显影、定影等操作。

定影后的底片应充分水洗和除污处理,以
防止产生水迹。

4.12.3可采用定期添加补充液的方法来保持显影性能的恒定。

5底片观察
5.1评片应在专用评片室内进行。

评片室内的光线应暗淡,室内照明用光不得在底片表直产生反射。

5.2观片灯最大亮度应不小于100000cd/n?,且观察的漫散光亮度应可调。

对不需要观察或透光量过强的部分应采用适当的避光板遮蔽强光。

经照射后的底片亮度应不小于30cd/m2
5.3评片时,为能清晰观察底片的局部细微部分,可借助放大倍数小于
5的放大镜。

5.4评片结果除应及时通知探伤负责人及焊接、质检责任师外,必要时还需通报质保工程师或总工程师。

凡是需返修的焊缝,评片人除应绘制返修位置图并交与焊工外,还应出具《探伤返修通知单》一式四份,即焊接责任师、质检责任师.焊工各一份,存档一份。

6焊缝射线探伤质量要求
6.1焊缝的射线探伤应按GB3323《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的规定执行。

射线照相的质量要不应低于AB级。

6.2额定蒸汽压力大于0.1 MPa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高于或等于1200的热水锅炉,焊缝的质量不低于II级为合格。

6.3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1 MPa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低于120C的热水锅炉,焊缝的质量不低于III级为合格。

7超标缺陷处理
7.1经过部分射线探伤检查的焊缝,在探伤部位任意一端发现缺陷有延伸可能时,应在缺陷的延长方向做补充探伤检查。

在抽查或在缺陷的延长方向补充检查中有不合格缺陷时,该条焊缝应增做不合格数的双倍复检;当复检仍有不合格时,该条焊缝应全部进行探伤。

7.2受压管道和管子的焊缝做探伤抽查时,如发现有不合格的缺陷, 应增做不合格数的双倍复检;当复检仍有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焊接的同类焊缝全部做探伤检查。

8检验报告及底片保存
8.1射线照相检验后,应对检验结果及有关事项进行详细记录,并写出完整的检验报告一式三份,用户探伤负责人及存档各一份。

检验报告要求字迹工整,并记录好底片上缺陷显示情况以备查,评片人员应对报告的完整性及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8.2检验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①委托单位.工程名称、编号;
②被检工件材质.规格;
③焊接方法.坡□型式.焊工代号;
④检验部位及工件草图(示意图);
⑤检验方法及透照规范;
⑥检测结果、缺陷性质等级及检测标准;
⑦返修情况;
⑧检测人员.评片人员、审核人员签字及其技术资格;
⑨检验报告编号及检测日期。

8.3底片杲检验结果的档案资料,为便于查阅和避免相互混淆,底片
应分别装在特制的底片袋中,放在专用柜内妥善保管。

9安全管連规定
9.1射线照相的防护应符合GB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9.2要认真做好屏蔽防护、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这三项主要的射线防护措施。

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施工观场采用流动铅房和建立固定曝光室等的屏蔽防护方法,或用增大与射线源距离的方法以及缩短操作时间等,既简便可行又十分有效的方法,以达到防止或减少射线损伤的目的。

9.3射线探伤工作场所应有安全放射性标志牌.信号装置和报警装置,探伤操作人员应备有剂量仪。

9.4除明显标志外.现场应派专人警戒,防止她人误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