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重商主义ppt

第2章.重商主义ppt

第二章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与晚期两个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把货币看成财富的惟一形态;
财富的源泉来自流通领域,主要是贱买贵卖;
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才能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
国家应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以保证金银财富的流入。

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史,是对资本主义最初的理论考察。

第一节概述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
•工商业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
•2、政治条件
•民族国家的形成
•殖民主义的发展
•3、文化条件
•文艺复兴的兴起
二、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社会财富观念:重商主义者坚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

他们把财富与货
币混为一谈,认为金银即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把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富裕程度的标准。

•财富源泉的观点: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源泉只能是流通领域,只有靠流通领域才能使社
会财富不断增加。

国内商业不能增加国家的货币量,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

•强调国家的作用:重商主义者认为,中央集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

封建割据的国家妨碍商业资本的充分发展。

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并极力主张国家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的措施,并提出巩固和增强中央集权国家的实力。

•奖励增加人口:重商主义者认为,人口是国家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又是进行武力掠夺、殖
民扩张的兵源。

因此,他们主张增加人口,限制人口外流;同时鼓励外国人口、特别是有熟练手艺和有科学技术的人才移入本国。

•不探究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不理解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重商主义者混同了金银和货币,把金银看成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金银即货币只是财富的一
种形态,而不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重商主义者的观点,反映了当时西欧流行的追求金银的狂热,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积累货币资本的渴望。

重商主义者是根据他们的社会实践,把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加以分析研究、整理、归纳,得出他们的经验主义的结论的。

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但重商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是不科学的。

第二节早期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阶段。

两个阶段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它们都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但是,在如何增加货币财富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提出过不同的措施和办法。

一.时间: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
二.特点:
–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所有的销售都能使货币增加。

–他们所坚持的主张是,尽量不买或少买,这样才能多积累货币,使国家致富。

–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商品生产和流通还不发达,对外贸易尚未充分展开。

–它们的代言人极力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国家采取各种严格措施,加强对外贸易的管制,防止货币流向国外。

三.代表人物:
•1、约翰·海尔斯(?--1571)、斯塔福德(1544--1612)
•著作《英吉利王国公共福利对话集》,1581年出版。

•主张尽量将货币保藏在英国而不使流向国外。

•提出保持和增加英国的货币,积累货币财富的措施和主张。

•极力反对从外国输入商品,也反对外国商人用英国的原料加工后再输入本国的制成品。

•同时,极力反对当时由于社会上铸造不足值的货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货币流向国外的现象。

发现了“格雷欣法则”。

•2、安德·孟克莱田(1575—1621):
•著作《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1615年出版。

•第一次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名称。

•明确地提出了商业地位十分重要的观点,说明商业是国家活动的基础,国家应该保护商人的利益。

•反对外国商人在法国进行商业活动,侵犯法国的利益。

•强调农业是社会全部力量与富裕的基础。

•还宣称使国家富足不是充足的黄金和白银,而是生活必需品。

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

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者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

此时,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

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第三节晚期重商主义
一.时间: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
二.特点:
–认识到必须把货币不断地投入流通才能使货币财富不断增加。

–要求国家允许货币输出,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货币输出。

–为保证对外贸易顺利进行,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

–国家必须实施保护关税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抵制国外的竞争对手。

–认为人口是一个国家的真正力量,提出增加人口、限制人口外流和鼓励有熟练手艺技巧的工人移入。

三.代表人物:
•英国的托马斯·孟(1571—1641):反驳了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观点,提出了系统的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和主张。

•法国的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1619—1683):用法国经济政策的实践,体现了他的晚期重商主义的主张。

1、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
1)生平:(1571—1641)英国商业资本家,又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政府贸易委员,是英国商业界的重要领袖之一,在伦敦商业和金融界很有影响。

2)著作:《贸易论》,副标题为《论英国与东印度贸易》,修改后以《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出版。

3)主要观点
•比较充分地阐发了晚期重商主义思想,概括地提出了贸易差额理论。

•发展对外贸易是他的重要主张。

对外贸易的好坏,是检验一个国家贫与富的标准。

为使国家致富,他提出了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做到出超。

•提出应该准许货币输出的主张,认为这是增加货币财富的一种手段,这和输出商品换回货币是一样有利的。

•提出和论证了为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

他不要求和每个国家都必须出超,而是要求国家每年出口的商品总值要大于进口商品的总值,实现出超。

•坚持发展本国的工场手工业,尽可能多地制造在对外贸易中需要的商品。

同时提出为了发展工业和运输业,国家必须实施保护关税政策。

2、柯尔培尔的经济政策
1)生平:(1619—1683)法国重要的政治活动家,曾做过法王路易十四幼年时期执政官马札里尼的助手,1662年做了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

2)事迹:一个时期内,他成了法国经济生活中的独裁者。

他没有著作,是一个重商主义的实践家。

在他当政的20年间,实行了一套极端的重商主义政策。

在法国的历史上,这个时期的重商主义被称为柯尔培尔主义。

3)主要观点
•认为货币即金银是衡量国家富裕或贫困的标准。

要使国家致富,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直至掠夺其他国家的货币财富。

•重视发展对外贸易。

提出只有对外贸易才能使法国富裕。

主张必须坚持贸易差额的原则。

•鼓励发展工业是柯尔培尔经济政策的重要方面。

工业发展才能保证商品的不断出口。

为了发展工业,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发布了许多政策法令。

•十分重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取消了国内林立的关卡和名目繁多的地方关税。

他采取措施,扩大了税区,统一了税率。

•实行了保护关税政策,从而限制了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同时又鼓励了工业所需的原料等的进口。

•柯尔培尔执政时期,实行了重商主义政策,对法国工商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靠牺牲农业发展经济,使法国农业凋敝,破坏了工商业发展的基础,法国国民
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

•柯尔培尔重商主义政策的实践比较彻底,但他没有把这种实践理论化,这是法国晚期重商主义的明显特点。

晚期重商主义者虽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但是已开始用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货币,初步意识到货币不单纯是货币财富,而且是增加财富的手段。

这一时期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阅读书目
•马克思:《〈批判史〉论述》,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3卷。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1965年,商务印书馆。

思考题
•名词解释
–货币差额论
–重金主义
–贸易差额论
–重工主义
•问答题
– 1.重商主义有哪些基本经济思想?
– 2.试述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的特点。

– 3.试析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

– 4.试述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