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晨诵《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晨诵《笠翁对韵》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周次:第一周类型:经典题目:《笠翁对韵》下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笠翁对韵》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2.课件出示二年级上学期《拍手歌》的对子歌。

生读。

3.对对子很有趣,也很简单,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天我们也来对对子。

说到对对子,我们就不得不提《笠翁对韵》。

(二)介绍《笠翁对韵》。

1.课件出示《笠翁对韵》的简介,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板书课题《笠翁对韵》。

生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三)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四)释读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长空】宽广高远的天空。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山花】山间野花。

【海树】大海里的珊瑚;【赤日】红日;烈日。

【苍穹】苍,青色。

穹,穹隆,原意是高大圆顶的空间。

这里借指天空。

苍穹即青天。

《尔雅•释天》:“穹苍,苍天也。

”3.学生一起说文意。

(五)朗读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六)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收集对联。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周次:第二周类型:经典题目:《笠翁对韵》下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一)复习: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1.集体复习一遍;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雷隐隐,雾濛濛;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雷隐隐】雷声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隐约,不分明。

司马相如《长门赋》:“雷隐隐而响起兮,象君主之车音。

”古诗《孔雀东南飞》:“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俱会大道口。

”【雾蒙蒙】雾迷茫、模糊的样子。

【日下】(1)目前;眼下。

日下天气已凉。

(2)旧时“日”指帝王,“日下”指京都。

例:日下荀鸣鹤。

(3)日入。

日没。

太阳落下去。

日下西山头。

【风高】(1)风大。

【秋月白】白,今读阳平,古入声字,所以是仄声。

【霁】雨雪停止,云雾散;【牛女】牵牛星和织女星;【参商】参,参星,居西方;商,商星,也称为辰星,居东方。

以参商比喻彼此隔绝,不能相见。

【两曜】这里指参星和商星。

【斗】指二十八宿之一的头号宿,也称“南斗”,不是北斗。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2.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周次:第三周类型:经典题目:《笠翁对韵》下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一)复习:雷隐隐,雾濛濛;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1.集体复习一遍;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塞(sài)边】要塞周围。

塞,边境险要的地方。

边,四侧。

【飒飒】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等的声音。

【戍旅】防守边疆的兵卒。

【三冬】冬天的第三个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

【漫漫】广远无际。

【朔雪】北方的雪。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2.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周次:第四周类型:经典题目:《笠翁对韵》下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一)复习: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1.集体复习一遍;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河对汉】河,黄河;汉,汉水。

【雨伯对雷公】雨伯、雷公是古代神话中的雨神和雷神。

雨伯原称雨师,为了属对工整,这里把师改作伯。

【雪洞】比喻华美洁净的居室。

【月殿】月宫。

【天宫】上帝或诸神在天上的住所;天国。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2.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周次:第五周类型:经典题目:《笠翁对韵》下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一)复习: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1.集体复习一遍;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云叆叇,日朣朦;蜡屐对渔蓬。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叆叇】浓云蔽日的样子。

【朣朦】太阳将出,天色微明的样子。

【蜡屐】古人穿的一种底下有齿的木鞋。

以蜡涂抹其上,叫蜡屐。

【过天星】指流星。

【梅子雨】梅雨。

【藕花风】带有荷花香气的风。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2.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周次:第六周类型:经典题目:《笠翁对韵》下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一)复习:云叆叇,日朣朦;蜡屐对渔蓬。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1.集体复习一遍;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皓月】明亮的月亮。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这一联是从(唐)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诗隐括出来的。

3.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三遍。

2.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句,进行小组比赛)3.多种形式(领读、指名读、分行读、男女赛读)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晨诵教学设计周次:第七周类型:经典题目:《笠翁对韵》下一、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新学习内容,背诵上节课学习内容。

2.通过古诗丰富学生语音、修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3.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

三、教学设计(一)复习: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1.集体复习一遍;2.个别学生背诵展示(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

2.讲解。

重点点拨:【华对嵩】华,西岳华山;嵩,中岳嵩山。

【四岳】传说是尧手下分掌四时、方岳(专门掌管一方政事的大臣)的官员;也有说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