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与方案

空调净化系统再验证与方案

系统再验证方案项目编号:YZ- DS(6)01-1-2010系统名称:所在车间: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目录1概述 (1)1.1概述 (1)2验证目的 (1)3验证范围 (1)4验证机构组成 (1)4.1验证领导小组组成 (1)5职责 (1)5.1验证小组 (2)5.2制造部 (2)5.3质量保证部 (2)6进度计划 (2)7验证步骤与方法 (3)7.1洁净空气质量标准 (3)7.1.1标准依据 (3)7.1.2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 (3)7.1.3相关检测项目合格标准 (2)7.2安装再确认 (3)7.2.1安装再确认目的 (3)7.2.2安装再确认内容 (3)7.2.2.厂房设施的检查 (3)7.2.3安装再确认的方法 (3)7.3运行确认 (3)7.3.1运行确认的目的 (4)7.3.2运行确认的内容 (4)7.3.3运行确认的项目 (4)7.3.3.1仪器仪表的校验情况的确认 (4)7.3.3.2空调机组的确认 (4)7.3.3.3其他辅助系统的确认 (5)7.3.3.4高效过滤器检漏 (4)7.4性能确认 (5)7.4.1性能确定的目的 (5)7.4.2性能确认的方法 (5)7.4.3性能确认的内容 (5)7.4.3.1照度的测定 (5)7.4.3.2高效过滤器风速的测定及风量换气次数的计算 (5)7.4.3.3压差测定 (6)7.4.3.4温湿度的测定 (6)7.4.3.5尘埃粒子的测定 (6)7.4.3.6沉降菌的测定 (7)7.4.4可接受标准 (8)7.4.5异常情况处理 (8)8结果分析及评价、建议和验证小结 (9)8.1结果分析及评价 (9)8.2建议 (9)8.3验证小结 (9)9再验证周期 (9)10最终批准 (9)11附表 (9)附表1 (10)附表2 (11)附表3 (12)附表4 (13)附表5 (14)附表6 (15)附表7 (16)附表8 (17)附表9 (18)附表10 (19)附表11 (20)附表12 (21)附表13 (22)附表14 (23)附表15 (24)1.1概述本空调净化系统安装于玻璃瓶输液生产车间由冷冻水系统、水循环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等组成的具有温湿度调节的、空气除尘除菌的功能性系统。

冷冻水系统由溴化锂水机组、冷冻水泵组成;水循环系统由圆形逆流式冷却塔、冷却水泵及冷却水循环水管组成;空气净化系统由送风管道、回风管道、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组成。

空气净化过程为:新风初效过滤表冷器风机加热器中效过滤风管高效过滤室内正压风排至室外。

(回风经过回风口风管进入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初效过滤器后再循环)。

2再验证目的为确认我公司车间空调净化系统经过自上次验证已满一年的运行其设备的稳定性和均一性,设备各项性能仍能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并未发生漂移,及对送入各生产洁净区不同等级的洁净空气其各项指标符合GMP要求。

特制订本验证方案,对车间空调净化系统进行再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附表1),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3验证范围验证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公司玻璃生产线(北线)车间空调净化系统的再验证。

4验证机构组成公司成立验证领导小组,负责所有验证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负责审批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验证领导小组针对每一个具体验证小组,负责该验证项目的验证方案起草,实施、组织与协调,负责验证结果记录与评定,负责完成验证报告。

5.1验证小组1负责验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3负责验证数据的搜集和结果的评定。

5.2制造部1负责组织验证生产操作2负责进行监测项目及收集各项验证记录3负责设备的操作和清洗4负责设备调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5.4质量保证部1负责起草验证方案和报告4负责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的审核5负责审核监测项目及验证周期6进度计划验证小组提出完整的验证计划,经验证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具体时间安排为2010年1月16日至2010年1月20日验证工作开始2010年1月16日结果与分析2010年1月19日验证报告出具2010年1月20日7 验证步骤和方法7.1 洁净空气质量标准7.1.1 标准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版附录7.1.2 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7.1.3 相关检测项目合格标准表4相关检测项目合格标7.2安装再确认7.21安装再确认目的通过对设备的安装环境、变更等进行必要的确认,以确认安装仍符合规定。

7.2.2安装再确认的内容检查设备从上次验证至今有无变更,变更是否经审批,同时应检查相关文件是否同时进行变更。

检查电气线路接头无松动等,接地可靠。

设备内外表面腐蚀情况检查。

计量器具、安全阀等是否在校验期内的检查。

操作人员的培训情况。

空调的冻水系统、冷水系统、气净化系统及相关文件的调查。

详细内容请见附表27.2.2.2厂房设施及检查洁净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清况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成弧形,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检查项目及结果予以记录。

详见附表37.2.3方法由制造部负责,结合工艺流程、安装图纸,对设备系统安装情况逐一检查,并与设计方案、GMP要求核对。

7.3 运行确认7.3.1 确认目的:检查并确认车间空调净化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各技术参数依然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并未发生漂移。

7.3.2 确认内容:对空调净化系统内各设备部件,运行功能及技术指标等内容的确认。

7.3.3 确认项目:7.3.3.1仪器仪表效验情况的确认:1)内容:对我公司间空调净化系统仪器、仪表进行检测。

2)方法:由制造部负责校正,若制造部无法校正的,送计量测试所校正,并规定效期。

3)结果:见仪器、仪表校验情况确认表。

(附表4)7.3.3.2空调机组的确认1)内容:对空调机组中粗效过滤器、加热盘管、表冷盘管、送风风机、中效过滤器、等进行检查。

2)方法:检查初效及中效过滤器的清洁记录,更换周期看是否应更换。

运行系统看送风风机转是否正常。

加热、表冷及加湿盘管完好,能有效的控制车间的温湿度。

3)结果:见空调机组完好性确认表(附表5)7.3.3.3其他辅助系统的确认1)内容:对制冷系统、湿热调节系统、排湿系统等辅助系统进行有目的性的检查。

2)方法:检查制冷系统、供热系统运行状况,其加热、降温效果能满足洁净室温控范围。

3)结果:见空气净化辅助系统完好性确认表(附表6)7.3.3.4高效过滤器检漏1)内容:对车间内所有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试验,及时发现有无泄漏点并采取补救措施。

2)方法:采用风速仪、尘埃粒子计数器扫描巡检法。

2.1)采样头距过滤器约2cm,分别用风速仪、尘埃粒子计数器沿着过滤器内边框来回扫描(两次)。

2.2)观察风速及尘埃粒子有无明显变化,如果两次扫描读数近似平稳,变化趋势不明显,即表示无泄漏。

2.3)若用风速仪扫描到某点读数突然变大时,再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对该高效过滤器进行扫描巡检,观察尘埃粒子计数器的读数,当至该点读数同样突然变大时,即表示该点有泄漏。

2.4)若用风速仪扫描读数无明显变化,而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扫描时读数突然变大时,亦表示该点有泄漏。

2.5)如有泄漏,单个泄露处的面积不能大于总面积的1%,全部泄露处的面积不能大于总面积的5%。

不符合规定必须更换。

2.6)漏点修补,用环氧树脂胶堵漏或紧固螺栓后,再进行巡检扫描。

3)结果:见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表(附表7)。

7.4 性能确认7.4.1 确认目的:确认车间空气净化系统能连续、稳定地输送洁净空气,使洁净区的洁净度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及GMP洁净空气质量标准。

7.4.2确认方法:运行空调系统,所有的空调设备必须开启,与空调系统有关的辅助系统也必须开动,以利于空气平衡,调节房间的压力及温湿度。

监测频率见下表7.4.3确认内容:7.4.3.1 照度测定1)方法:用校正过的光照度计,在离地面0.8m高处进行测量,每个房间取三个测试点取平均值。

2)结果:见洁净房间照度测定表(附表8)7.4.3.2 高效过滤器风速测定及风量换气次数计算。

1)方法:1.1)风量的测定:洁净室各主要房间高效过滤器风口送风量检测,采用风速乘截面法,即送风口的风量是由测定截面的面积与流经该截面上的气流平均速率相乘求得的,截面积用尺子丈量计算出来,风口截面上的平均风速采用风速仪进行检测.根据高效尺寸,测定点分别为五点和三点。

图一图二1.1.1)风口平均风速:V1+V2+ (V)V =n式中: V1,V2,……Vn:各测点风速(m/s)n:测点总数(个)1.1.2)风口风量:L=3600×F×VL:风口风量(m3/h)F:风口通风面积(m2)V:测得的风口平均风速(m/s)1.2)换气次数计数:L1+L2+……+L nN = 次/hA×H式中L1、L2、……L n:房间各送风口风量A:房间面积(m2)H:房间高度(m)2)结果:洁净房间风量、换气次数测定表(附表9)7.4.3.3 压差测定:1)方法:检测前将所有门关闭,并开启房间中的风机,使用手持压差计次从最里面的洁净房间依次向外测定。

2)结果:见洁净房间压差测定表(附表10)7.4.3.4 温湿度测定:1)方法:检测前,测定房间照明设施应开启,温度、相对湿度的测点应放在工作区域洁净室的代表性。

并对各个房间的温湿度计读数、记录。

2)结果:见洁净房间温湿度测定表(附表11)7.4.3.5 尘埃粒子的测定:1)依据: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测试方法GB/T 16292—19962)方法:用校正过的尘埃粒子测定仪测定。

2.1)单向流房间在空调运行10分钟后测定,非单向流房间在空调运行30分钟后测定。

2.2)采样点在离地面0.8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采样点多余5点时,也可以在离地面0.8m-1.5m高度的区域内分层布置,但每层不少于5点。

2.3)对任何洁净房间或局部净化区域采样点数目不得少于2个,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

每个采样点采样次数可多于1次,且不同采样点采样次数可不同。

见下表表7尘埃粒子监测数量3)结果:见洁净房间悬浮粒子测定表(附表12)。

7.4.3.6沉降菌的测定:1)依据: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测试方法GB/T 16294—19962)方法:沉降法。

2.1)制备培养基灭菌后在30℃-35℃预培养48小时2.2)将预培养后无菌生长的培养皿按洁净房间、采样点、放置个数进行放置,位置离地面0.8m~1.5m左右。

2.3)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30分钟后,将平皿盖盖上,送至化验室。

2.4)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后计数。

表9平板培养皿数量3)结果:见洁净房间沉降菌测定表(附表13)7.4.4可接受标准所有洁净区(室)环境监测各项指标均应符合本企业企业洁净室环境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