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解直角三角形复习公开课
2017 解直角三角形 解答题23 4 中
2018 解直角三角形 解答题23 4 中
4ABFra bibliotekDC
3.(2015,广东19)如图,已知锐角 ABC中,AD BC, BC 5, AD 4,tan BAD 3 , 求DC的长.
4
解:在 Rt△ABD 中,tan∠BAD=BADD=34, ∴B4D=34.∴BD=3.
∴DC=BC-BD=5-3=2.
B
A
D
C
小结
一、解直角三角形的理论依据
2 在Rt△ABC中, ∵∠C=90,AB=20, ∴sin A BC 10 1 ,
AB 20 2 ∴∠A=30
方法二:
A DC
解:在Rt△BDC中
∵∠C=90, BDC=45,BD=10 2
∴BC BD sin 45=10 2 2 =10, 2
在Rt△ABC中,
∵∠C=90,AB=20,
的值为 ___4____. 5
3、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
于点E,连接OC,若OC=5,CD=8,则
tan∠COE=
4 3
.
A
O 53
C4 E
D
B 8
3.在 Rt△ABC 中,∠C=90°,AC=2 3,AB=4,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并求△ ABC 的面积.
解:在 Rt△ ACB 中,BC2=AB2-AC2=4,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解直角三角形 14、20题 4+7=11 低、中等
解直角三角形 20题
7
低
解直角三角形 19、25题 3+6=9 低、中等
三角函数特殊角 8、17、 3+1+7
/定义
21题
=11
解直角三角形 23、25题 4+2=6
低、中等 低、中等
解直角三角形 23、24、 4+3+4 低、中等
跟踪练习1:
1、在Rt△ABC中,∠ACB=90°,BC=1,AB=2,则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A. sin A 3 2
B. tan A 1 2
C. cos B 3 2
B
2 1
A
3
C
D. tan B 3
2. 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 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 tanA= ( C ).
∴sin A BC 10 1 , AB 20 2
∴∠A=30
8、 (变式)如下图ABC中,∠C = 90,已知
∠BAD = 30,∠BDC = 60, AD 10,
求BC的长度.
B
解 : 在ABD中
∵BAD 30,BDC 60,AD 10
ABD 30, BD AD 10 在RtBCD中
考点聚焦
归类探究
回归教材
4、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连 接OC,若OC=5,CD=8,则tan∠COE= 4 .
3
A
O 53
C4 E
D
B 8
5.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交⊙O
于值点 为B_,_4_P_A_=__4. ,OA=3,则sin∠AOP的 5
6.如图,AD⊥CD,AB=13,BC=12,
∴BC=2,cos∠A=243=
3 2.
∴∠A=30°,∠B=90°-30°=60°
S△ ABC=12AC·BC=12×2 3×2=2 3
4.在 Rt△ABC 中,∠C=90°,cosA=12,那
么 sinA 的值是( B )
2
3
3
1
A. 2
B. 2
C. 3
D.2
5.在△ABC 中,若cosA-12+(1-tanB)2=0,
则∠C 的度数是( C )
A.45° B.60° C.75° D.105°
4. 【2016年广东】如图 5-3-13,在 Rt△ABC 中,∠B= 30°,∠ACB=90°,CD⊥AB 交 AB 于点 D,以 CD 为较短的直 角边向△CDB 的同侧作 Rt△DEC,满足∠E=30°,∠DCE=90°, 再用同样的方法作 Rt△FGC,∠FCG=90°,继续用同样的方法作 Rt△HCI,∠HCI=90°,若 AC=a,求 CI 的长.
(1)证明:∵AE是∠BAC的平分线, ∴∠CAE=∠FAE. 又∵∠C=90°,EF⊥AB, ∴EC=EF,∠EFA=90°, ∴∠C=∠EFA, ∴△ACE≌△AFE(AAS).
(2)∵点F是AB的三等分点(AF>BF), ∴设BF=1,则AF=2. 由(1),得AC=AF=2. 再设CE=2x,则EF=2x,
∵sinB=AACB=EEBF=23, ∴BE=3x,∴BC=5x. ∵AC2+BC2=AB2, ∴22+(5x)2=32,
解得x= 55.
∴tan∠CAE=CACE= 55.
课后作业:
一、《中考必备》 A:P101 - P103
2.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 交⊙O于点B,PA=4,OA=3,则sin∠AOP
a
图 5-3-13
2、如 图ABC中,∠C = 90,已知
∠BAD = 30,∠BDC = 60, AD 10,
求BC的长度.
B
解 : 在ABD中
∵BAD 30,BDC 60,AD 10
ABD 30, BD AD 10 在RtBCD中
A 10 D C
∵BDC 60, BD 10
BC BD sin 60 10 3 5 3 2
25题
=11
学习指导(一) 请完成学案考点一的内容,并解 决其跟踪练习。
(3分钟后,比比谁的学习效果好!)
考点一: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a
1.正弦:sin
A=
A的对边 斜边
__c___
2.余弦:cos A=
A的邻边 斜边
b =__c___
3.正切:tan
A=
A的对边 = A的邻边
a
_____
b
4.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 ___锐__角__三__角__函__数__.
CD=3,AD=4,则sin B=__5_____. 13
7、如下 图ABC中,∠C = 90,点D在AC上,
已知∠BDC = 45, BD 10 2, AB = 20.
求∠A的度数.
B
方法一: 解:在Rt△BDC中
∵C=90,BDC=45,BD=10 2 ∴DBC=45,∴BC=CD 由勾股定理得BC=CD= BD =10,
[考点点拨]:
1、熟记九个特殊值,会进行相关计算。 2、直角三角形内,已知两边或一边一三角函 数值求出三边,从而解决问题。 3、没有直角三角形,要构造直角三角形,再 解直角三角形。
典例精讲
延迟延符迟符
如图,在△ABC 中,∠A=30°,∠B=45°, AB=10,求顶点 C 到 AB 的距离.
那么 sinA 的值是( B )
2
3
3
1
A. 2
B. 2
C. 3
D.2
回归教材
考点聚焦
考向探究
2、计算6tan45°-2cos60°的结果是( D )
A. 4 3 B. 4 C. 5 3 D. 5
3.在△ABC 中,若cosA-12+(1-tanB)2=0,则∠C 的 度数是( C )
A.45° B.60° C.75° D.105°
的长.
图 5-3-13
解:由题意,知∠A=∠EDC=∠GFC=∠IHC=60°,
因为
AC=a,故
DC=ACsin
60°=
3 2 a.
同理:CF=DCsin 60°=34a,CH=CF·sin 60°=3 8 3a.
CI=CHtan 60°=98a.
巩固练习
延迟延符迟符
1.在 Rt△ABC 中,∠C=90°,cosA=12,
A 10 D C
∵BDC 60, BD 10
BC BD sin 60 10 3 5 3 2
9. 如图,在 Rt△ABC 中,∠C=90°,∠A 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E,EF⊥AB 于点 F,点 F 恰好是 AB 的一个三等分 点(AF>BF).
(1)求证:△ACE≌△AFE; (2)求 tan∠CAE 的值.
2. 2sin 30°=___1____;2tan 45°=__2__.
3.若 sinA= 3
2
tan A=___3_ .
,则∠A=_6_0_°_ ;
4.在 Rt△ABC 中,∠C=90°,cosA=12,
那么 sinA 的值是( B )
2
3
3
1
A. 2
B. 2
C. 3
D.2
学习指导(三) 请完成学案考点三的内容,并解 决其跟踪练习。
中考总复习
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 (1)
实验学校 黄玮婷
中考考纲要求
1.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 sin A , cos A tan A ),知道 30°,45°,60°角的三角函 数值。 2.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3.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考点考查
考题年份 考点与考查内容 考题题型 分值 难易度
D
中考真题
延迟延符迟符
1.【2013·广东】在 Rt△ABC 中,∠ABC=90°
AB=3,BC=4,则 sinA= 4 5
A
5 3
B
4
C
2、【2016 广东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A的坐标为(4,3),那么cosα的值是(D )
A. 3
B.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