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教案知识要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理解货币的概念、本质及其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3.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货币本身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表示即可。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4.了解货币的其他职能。
货币除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5.了解纸币产生的原因。
纸币的含义、优点及发行规律。
纸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也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反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6.了解货币流通公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通货膨胀: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7.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功能:信用卡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
优点: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8.了解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类型: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特点:凡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帐户的,银行给予空白支票簿,存户可在其存款金额内签发支票。
银行按照票面上签注的金额付款给持票人。
9.了解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0.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生产的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
5.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6.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一般来讲,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集中表现在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了解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成正比。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会普遍降低;物价下跌,则购买力会普遍提高。
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都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按产品类型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地加入。
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
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人们的个性展示,有时是借助消费活动体现的。
与众不同、展示个性,成为一些人的消费行为。
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在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夸耀性心理。
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价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操作是否简单,等等。
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5.理解消费观念的变化。
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
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我们做理性的消费者,就要践行正确的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训练反思一、单项选择题.某消费者拿300元人民币去购买一瓶茅台酒,这是人民币执行()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储藏手段的职能D.支付手段的职能2.货币能作为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是因为()A.货币和其他商品一样,能够交换商品B.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c.货币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D.货币是商品,能够表现价值3.就其本质来说,“商品——货币——商品”表明的是()A.自从货币产生,任何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B.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流通c.一种社会关系,即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D.因买和卖的分离而导致了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4.若某一部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会出现如下结果()A.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B.该部门所有的生产者盈利减少c.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D.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5.《经济时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
在这里“物多必贱”是指()A.供求关系对商品的价格的影响B.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c.商品的价值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商品的价格受劳动生产率制约6.上题中的“打好时间差”是指()A.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供求的制约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D.节约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效益79.XX年一季度江苏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4%。
从根本上说,材料中各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决定于()A.供求关系的状况B.人们对商品的偏好c.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政府部门对商品的价格的制定和调整8.在集贸市场上买东西,讨价还价是普遍现象。
卖者总是抬高卖价,买者总是压低买价,而商品的最后成交价格,则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
这种现象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A.取决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B.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c.受当时供求关系的影响D.具有偶然性,无规律可循9.XX年7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油价再度“高烧”,创下自1983年开始交易以来的最高收盘价,达到每桶61.28美元。
国际石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石油需求增加B.炼油能力提高c.生产石油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D.石油的使用价值高0.参与西方八国集团峰会筹备工作的消息人士称,G8领导人峰会将重点讨论高油价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这表明()A.影响价格的因素的多方面的B.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c.价格变动影响生产D.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实现的1.汇率是指()A.用外汇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B.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c.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D.外国货币2.下面是某地鞋业生产出现的三种情况:①某鞋厂劳动生产率率先提高,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②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某鞋厂劳动生产率未变;③某鞋厂与本行业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
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该鞋厂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产生的变化是A.提高、不变、降低()B.降低、提高、不变c.不变、不变、提高D.不变、降低、降低3.一辆汽车的价格在正常情况下总要比一辆自行车的价格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