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考试技巧一、选择题:前面几题都很简单,估计1分钟可以完成,还是劝你不要粗心。
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第一种是回忆法例1 •在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菱形、等腰梯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 对称图形的是()第五种方法特殊化求解法2019年中考数学考前指导考前必看系列A .平行四边形 B.等边三角形 梯形C.菱形 D .等腰第二种是直接解答法例2.二次根式'12化简结果为()A . 3 2 B. 2:3 C. 2 :6 D. 4第三种方法是淘汰错误法,俗称排除法例3.如图,菱形ABC [的边长为1,BD =1,E, F 分别点,且满足A 曰CF=1,设厶BEF 的面积为S,则S 的取值范围是()A .W S <116433 .3 D . <s <82第四种方法是数形结合法例4.已知二次函数yx 2 4x 3,若一1<x < 6,则y 的取值范围为例6.若抛物线y ax 2 bx 3与y x 2 3x 2的两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a 、b 分别特别强调,对于某些几何题在各种方法都不能作出判断时,可以按比例准确地画出图形,通过用刻度尺或量角器的测量得出答案。
第六种方法排除法:例5:如果表示a, b两个实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化简丨 a —b 1+ (7研的结果等于()A.—2bB. 2bC.—2aD. 2a第七种方法特殊值法例6:如果;X2x 0成立,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A. x > 0B. x>0 C x < 0 Dx<0特殊值法不仅仅在选择题可以使用,在填空题也可以使用1.旋转问题-确定旋转中心,并用圆规和尺子画出图形,注意旋转出现的等腰三角形2.求方程解,考的就是根的检验,将选项代入检验。
3.无奈之举:求角度的题目—量角器,求线段—尺子,并对比已知线段,对应线段成比例。
翻折—用草稿纸折4.忽略隐含条件而错解:例7:关于x的方程x23k 1x 2k 1 0有实数解,则k的取值范围_____ .二、填空题注意事项:1 .有些题目空格后没跟单位,写答案卷时必须记得写单位。
2 .弄清:仰角,俯角,外心,内心,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正弦,余弦。
3 .方程的解是 _______ ,应该填x=2,而不是直接写2 ;若此题问x的值为___________ ,应该直接填2.或 x >5 , x > - 1 且 x 工 0。
5 .出现字母和数字计算比较复杂, 这样的题目用特殊值法一般可做。
一般来说答案是:-1 , ± 1, 0, 2015(当年年份)的可能性不小。
6 •有分类讨论的问题,尤其是填空题,有时你只对一个答案有把握,那么你就干脆就写一个,不要去猜,因为多答时,只要有一个是错的就算全错,一 分都没,写一个还有两分三、动点问题注意点1. 运动时间要注意! !!!A例: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BC=6cm AC=8cm,动点P 从B 点出发往 运动,速度为1cm/s ,动点Q 从C 点出发往A 点运动,速度为2P 、Q 同时出发,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2. 注意从一条线段到另一条线段的变化。
要注意经过端点时的变化 x 的取值范围和线段的表示。
3.一般情况下动点都能用设 x 法解决,在本篇结束时会介绍关于设 x 法的表示技巧和列式技巧。
四. 求值,求线段、求坐标、求函数关系式,设 x 法(本篇后半部分着重解读)五. 应用题 1.双检验:①方程的解是否有意义(包括实际意义,如人数不可能是负的吧)②检验所求的值是否符合题意.2. 注意单位问题,换算、加括号、总之别忘了加单位啊! 这部分一定要拿下哦。
六、一元二次方程4.若答案有两个,或者更多,中间应该用“或” 、“且”来连接。
例如:x v - 1cm/s ,,特别I 是注:△不仅仅可以用于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特别地,在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中常用于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七、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线段和最小值问题:主要思想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原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点到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核心方法是:等量转化。
辅助线做法为:关于动点所在的直线做对称。
2 个动点则做两次对称。
代数最值问题:出现方式:函数问题出现题型:动点问题解题技巧:配方法注意点:当我们配方完,女口y=—2(x —3)2+ 5,要确定x的取值范围,并判断它开口向上,有最大值。
2格式:例,已知2<x<6,求y = —2(x —3) + 5的最大值。
■/ 2<0,对称轴方程:x=3①当2< x< 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x = 2 时,y = 3; x = 3 时,y = 5 3冬y w 5 ;②当3<x w 5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 = 3 时,y = 5; x = 5 时,y = —3 ••• —3w y<5综上所述—3w y w 5。
下面从知识角度和技术角度谈谈中考数学压轴题的解题技巧:★ ( 一) 态度上的技巧建议:在心中一定要给压轴题一个时间上的限制,如果超过你设置的上限,必须要停止,回头认真检查前面的题。
检查订正完之后,如果时间还有节余,大可以好好思考压轴题怎么做。
“放弃也是一种美”,“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
★(二)答题上的技巧1. 写上去的东西必须要规范,字迹要工整,布局要合理;2. 过程会写多少写多少,但是不要说废话,计算中尽量回避非必求成分;3. 尽量多用几何知识,少用代数计算,尽量用三角函数,少在直角三角形中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模块二注意点一、易错点1. 常见无理数:、2、n…(依次增加一个0)易错点:除不尽的有理数22、-…等容易被误认为是无理数。
7 32. .77有意义,x的范围是x> 1,丄有意义,x的范围是X M1。
分式 J 的值为X 1 X 1o,贝y x=一1o3. 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系数、次数、项—7xy2是三次单项式,系数为-7 ; 2x2—X- 1是二次三项式,常数项为-1,二次项是2x2,二次项系数是2.而32的次数为零,因为字母都没,次数哪有。
注意次数是字母的专有名词!!4. 因式分解16a2—4 = 4(2a + 1) (2 a—1)2易错点:16a — 4 = (4a + 2) (4 a —2)(分解不彻底)分解要彻底呀,x2—2还可以看成x2血$呢!!可分解为(x 72)( x 72) !5.整式与分式运算:a2 a 2 a2 a 2 a2 (a2 4) 4a 2 a 2a 2 a 21其实在移项和去、添括号时计算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6. 分式方程二6 31,去分母后是6 3(x 1) x1 2 1x2 1 x 1易错点1:去分母时“ 1”漏乘;易错点2:符号6-3x—3;易错点3:忘记检验7. 解不等式:—4x>2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正确答案x 丄)2易错点1: x 1(没有改变不等号方向);易错点2: x< —2遗漏点:忘记用数轴表示;另注:数轴表示要准确,不要忘记箭头。
解不等式时要认真看题目要求是求不等式的解集还是整数解8. -.16 4,易错点,写成土4; ..16的平方根是土2,易错点:写成土4。
知识点概念别再有问题了哈!9. 判别式△的应用经常忘记检验二次项系数a z 021••• m -且m z 1 (易漏掉m z 1)8注意了:判别式:△= b2—4ac这种写法要避幵哦!!女口ax2+ ( b—1)x + c= 0。
求根公式也一样,公式可以不必写直接代,△这个符号中考是可以用的啊!例2.已知:点P( a 1,a 1)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反比例函数y -(x 0)x 的图象上,函数y k2x2 (2 k 1)x 1的图象与坐标轴只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求点P的坐标和厶PAB勺面积.突破一个老大难一一“会而不对,对而不全”例3.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120 ° ,半径为15cm,则扇形的周长为易错点1:去分母运算; 易错点2:没有把后两项当整体或符号错误例1 :方程(n—1)x —(2 1)x + m= 0有两个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方程(m- 1)x2—(2 m^ 1) x+ m= 0有两个实数根2 2•••△= 4m+4m+1 —4m+4rn= 8n+1>0cm.10. 要注意点的坐标与长度的关系。
P(2 , 0) , Q-2 ,0),则PQ4;若P(a, 0) , Qb, 0),则线段PQ的长为=|a- b|。
11.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注意:①端点是否可以取得;②是否是正数值(若x表示学生人数,则x为非负整数)假设学生人数为x,x大于5小于20,则写范围时写成:5<x<20且x为整数12. 函数增减性问题:已知函数y 2,当,一2< x<- 1求y的取值范围。
x解:当x = — 2 时,y= — 1 ;x = — 1 时,y= —2又•.•当—2< x<—1时,y随x增大而减小。
二一2< y < —1。
易错点:增减性没有分析。
13. 审题要清楚:如选择题中,问的是“正确的是”还是“错误的是”,“增加了”还是“增加到”等等,另注意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解答题目中,题目中“是否存在”“是否可以” “能否”等等问题,一定要先回答,每分必得。
14. 出现多解时易漏解(1) 直线y=—2x + b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4,则b的值等于土4(2)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边长为4,另两边长为4和2,或者3和3(3)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70°或者40°。
15. 运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解决问题,用“HL”来判断三角形全等时要写“在Rt △ ABC中”。
16. 三角形的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至V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外心:中垂线的交点,至U三顶点的距离相等;17. 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的前提条件是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不相似则利用面积公式。
18. 平移要指明平移方向,平移距离,旋转要指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19. 求函数关系式时,不一定都是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有可能是其它字母),如经常也就路程(S)和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避免失分。
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0. 求中位数时要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三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若有单位要写出来。
‘二、考前记忆点:一、对以下数据可以养成敏感度,对计算有一定的帮助。
平方数:112=121、122=144、132=169、142=196、152=2252 2 2 216 =256、17=289、18 =324、19=361常见的立方数:23=8、33=27、43=64、53=125、63=216、73=343、83=512、93=7292 心 1.414,3 心 1.732, 5 心 2.236, 6 心 2.449,冗〜3.14二、应试准备(不能带计算器)1•工具齐备(作图可以用2B铅笔画完后可以再用黑笔描一下)2. 心理准备:深呼吸,相信自己,按照平时的要求做题,不要刻意加快或者放慢做题节奏3 •做好知识储备,沉着冷静答题(1)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确保基础题的得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完整性(2)中等题要认真理解题意,注意平时所学知识、方法的有效迁移,理清思路,细心作答(3)对于难题,要尽可能的抢到一些步骤分,万万不可放空,在交卷之前把你能得到的结论都写上(24-26 题)(4)要留出检查的时间(建议10—15分钟左右):答题过程中遇到没有把握的题目可以暂时跳过,留待检查时重点检查,确信有误再作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