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 (1)1 数字频带通信系统原理 (2)1.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2)1.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 (4)1.3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 (7)1.4 正交相移键控(QPSK) (8)2 Matlab/Simulink介绍 (11)2.1 Matlab简介 (11)2.2 Simulink简介 (11)2.1.1 Simulink基本模块库 (11)2.1.2 Simulink建模仿真的一般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Simulink在通信仿真中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利用Simulink进行模型建立和系统仿真 (12)3.1 2A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 (12)3.1.1 建立模型方框图 (12)3.1.2 参数设置 (12)3.1.3系统仿真及各点波形图 (13)3.1.4 误码率分析 (14)3.2 2F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 (14)3.2.1 建立模型方框图 (14)3.2.2 参数设置 (15)3.2.3系统仿真及各点波形图 (18)3.3 2P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 (20)3.3.1 建立模型方框图 (20)3.3.2 参数设置 (20)3.3.3系统仿真及各点波形图 (23)3.4 QP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 (24)3.4.1 建立模型方框图 (24)3.4.2 参数设置 (25)3.4.3系统仿真及各点波形图 (27)总结 (29)参考文献 (30)前言随着现代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仿真已经成为分析和设计通信系统的主要工具,在通信系统的研发和教学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信息的交换日益频繁,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它们的密切结合,通信能克服对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大量的、远距离的信息传递和存取已成为可能。
展望未来,通信技术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宽带化、个人化方向迅速发展,各种新的电信业务也应运而生,正沿着信息服务多种领域广泛延伸。
Simulink是The MathWorks公司开发的用于动态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多领域仿真和基于模型的设计工具,常集成于MathWorks公司的另一产品MATLAB中与之配合使用。
Simulink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图形化环境及可定制模块库(Library),可对各种时变系统,例如通讯、控制、信号处理、视频处理和图像处理系统等进行设计、仿真、执行和测试。
本次课设在深刻理解通信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利用MATLAB提供的Simulink 建模和仿真原理,做出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分别是ASK、FSK、PSK、QPSK,并且用Simulink来实现通信系统中各个部分的仿真,调制部分,解调部分等等,并且整合到一起,设置不同的参数,观察示波器的波形图并记录。
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更深入地掌握数字调制系统的相关知识。
1 数字频带通信系统原理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为了使数字基带信号能够在信道中传输,要求信道应具有低通形式的传输特性。
然而,在实际信道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传输特性,数字基带信号不能直接在这种带通传输特性的信道中传输。
必须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产生各种已调数字信号。
图1-1 数字调制系统的基本结构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原理是相同的,一般可以采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实现数字调制。
但是,数字基带信号具有与模拟基带信号不同的特点,其取值是有限的离散状态。
这样,可以用载波的某些离散状态来表示数字基带信号的离散状态。
基本的三种数字调制方式是: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1.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振幅键控是正弦载波的幅度随数字基带信号而变化的数字调制。
当数字基带信号为二进制时,则为二进制振幅键控。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可表示为(1-1)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时间波型如图1-2所示。
由图1-2可以看出,2ASK信号的时间波形随二进制基带信号s(t)通断变化,所以又称为通断键控信号(OOK信号)。
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的产生方法如图1-3所示,其中图(a)是采用模拟相乘的方法实现,图(b)是采用数字键控的方法实现。
对2ASK信号也能够采用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其相应原理方框图如图1-4所示。
2ASK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如图1-5所示。
101()s t 载波2ASK图1-2 2ASK 信号时间波形(a )模拟相乘法(b )数字键控法图1-3 2ASK 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 2e(a )非相干解调方式2e (b )相干解调方式图1-4 2ASK 信号的接收系统组成方框图a bcd 图1-5 2ASK 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1.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
在2FSK 中,载波的频率随二进制基带信号在f1和f2两个频率点间变化。
典型波形如图1-6所示。
()2FSK a 信号()11) cos b s t t ω(()22() cos c s t ω图1-6 2FSK 信号的时间波形有图可见,2FSK 信号的波形(a)可以分解为波形(b)和波形(c)。
也就是说,一个2FSK 信号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载频的2ASK 信号的叠加。
2FSK 信号的表达式又可简化为()()t t s t t s t e 22112FSK cos cos )(ωω+= (1-2)()∑-=n s n nT t g a t s )(1 (1-3)()∑-=n s n nT t g a t s )(2 (1-4)二进制频移键控信号的产生,可以采用模拟调频电路来实现,也可以采用数字键控的方法来实现。
图1-7是数字键控法实现二进制频移键控信号的原理图。
图中两个振荡器的输出载波受输入的二进制基带信号控制,在一个码元Ts 期间输出f1或f2两个载波之一。
二进制频移键控信号的解调方法很多,有模拟鉴频法和数字检测法,有非相干解调方法也有相干解调方法。
采用非相干解调和相干解调两种方法的原理图如图1-8所示。
其解调原理是将二进制频移键控信号分解为上下两路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分别进行解调,通过对上下两路的抽样值进行比较最终判决出输出信号。
图1-7 键控法产生2FSK 信号的原理图2e FSK(a )非相干解调2e FSK(b )相干解调图1-8 2FSK 信号解调原理图过零检测法解调器的原理图和各点时间波形如图1-9所示。
二进制移频键控信号的过零点数随载波频率不同而异,通过检测过零点数得到频率的变化。
输入信号经过限幅后产生矩形波,经微分整流波形整形,形成与频率变化相关的矩形脉冲波,经低通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便恢复出与原数字信号对应的基带数字信号。
(a )过零检测法原理图(b )各点时间波形图1-9 过零检测法原理图及各点时间波形1.3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当正弦载波的相位随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离散变化时,则产生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信号。
通常用已调信号载波的0°和180°分别表示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1和0。
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P t P t t e c c 1概率为,cos A 概率为,cos A )(2PSK ωω (1-5)由于两种码元的波形相同,极性相反,故2PSK 信号可以表述为一个双极性全占空矩形脉冲序列与一个正弦载波的相乘:()t t s t e c ωcos )(2PSK = (1-6)∑-=n s n nT t g a t s )()( (1-7)这里,g(t)是脉宽为Ts 的单个矩形脉冲,且⎩⎨⎧--=P P a n 1概率为,1概率为,1 (1-8)这种以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二进制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称为二进制绝对相移方式。
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的典型时间波形如图1-10所示。
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的调制原理图如图1-11所示。
其中图(a)是采用模拟调制的方法产生2PSK 信号,图(b)是采用数字键控的方法产生2PSK 信号。
2PSK 信号的解调通常都是采用相干解调,解调器原理图如图1-12所示。
2PSK 信号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如图1-13所示。
当恢复的相干载波产生180°倒相时,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是相反,解调器输出数字基带信号全部出错。
图1-10 2PSK 信号的时间波形(a)模拟调试方法(b)键控法图1-11 2PSK信号的调制原理框图e2图1-12 2PSK的解调原理框图abcde图1-13 2PSK信号相干解调时各点时间波形1.4 正交相移键控(QPSK)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QPSK)也称多元调相或多相制。
他利用具有多个相位状态的正弦波来代表多组二进制信息码元,即用载波的一个相位对应于一组二进制信息码元。
如果载波有2k 个相位,它可以代表k 位二进制码元的不同码组。
在MPSK 信号中,载波相位可取M个可能值:2n n M πθ=(0,1,...,1)n M =- (1-9)因此MPSK 信号可表示为 002()cos()cos()MPSK n n u t A t A t M πωθω=+=+ (1-10) 假定载波频率ω0是基带数字信号的整数倍2s s T πω=(1-11)则上式可改写为 000()()cos()cos (cos )()sin (sin )()s s MPSK s n n n n n n u t A g t nT t A t g t nT A t g t nT ωθωθωθ∞=-∞∞∞=-∞=-∞=-+=---∑∑∑ (1-12) 由上式表明,MPSK 信号可等效为两个正交载波进行多电平双边带调幅所得已调波之和。
带宽的产生可按类似于双边带正交调制信号的方式实现。
图1-14 QPSK 的产生框图由于QPSK 信号可以看作是两个正交2PSK 信号的叠加,所以用两路正交的相干载波去解调,可以很容易地分离这两路正交的2PSK 信号。
相干解调后的两路并行码元a 和b ,经过并串变换后,成为串行数据输出。
此法是一种正交相平解调法,又称极性比较法,原理如图1-15所示。
图1-15 QPSK 解调框图为了便于分析,可不考虑噪声的影响。
这样,加到接收机上的信号在符号持续时间内可表示为0()cos()n s t A t ωθ=+ (1-13)假定讨论的π/4相移系统,那么θn 只能取π/4、3π/4、5π/4、7π/4。
根据π/4移相系统PSK 信号的相位配置规定,抽样判决器的判决准则列于表2,当判决器按极性判决时,若正抽样值判为1,负抽样判定为0,则可将调相信号解调为相应的数字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