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3年最新军队部队军事体能教学培训课件教案-体能训练常识
2013年最新军队部队军事体能教学培训课件教案-体能训练常识
体 能 训 练 常 识
目的:使同志们掌握体能训练的基本知识及组织 的方法。 内容:一、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二、体能训练的医务监督 三、体能训练伤的防治与救治 方法:理论讲解、组织验收 时间:45分钟 要求:一、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二、课后组织好讨论,整理好笔记。
理论提示: 体能,即军事体能,是指士兵在各种复杂、艰苦 的环境条件下,为各项战斗任务所具备的融体力、 脑力、心力为一体的综合生物能力。 体能训练是军人获得良好体能素质的根本目的 就在于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军人的体能潜能, 并使指战员已获得的良好体能状态始终保持在一 个较高的水平,随时能适应作战的需要。要实现 这一训练目标,必须以人体生命科学规律为指导, 遵循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了解体能训练的医务 监督,掌握体能训练伤的防治与救护,科学进行 训练 。
五、循序渐进原则
体能训练要注意运动负荷量的调节,防止过度训练 一方面,在训练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的安排顺序 上,应根据受训者实际的体能发展水平,遵循由易 到难、由简到繁、由简单易学的体能项目,以全身 的素质训练为主,以中小负荷强度进行训练。另一 方面,在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时,应注意合理搭配 高强度训练与调理训练,素质训练与技巧和柔韧性 训练,克服训练负荷安排的随意性,防止过度与集 中过长时间,避免造成人体的过度疲劳。如在1-2次 大强度训练课之间,应穿插1次高速训练;在连续 两周负荷量训练后,应进行1周的放松高速训练, 引导机体产生“超量恢复”。在此基础上,再进行 下一次强度训练。人体的体能素质就是在这种不断 重复出现的“超量恢复”中得到增强。
七、经常性原则
消退抑制是人体体能素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指当通过 训练而获得的体能能力,不能得到经常性的强化刺激时, 原来训练的生物学“痕迹”就会逐渐自然消失,这种能力 就会逐渐减弱或生疏,因此,为了使通过艰苦训练 获得 和体能素质不致降低,并要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适应随 时投入战斗的需要,体能训练谨小慎微就必须持之以恒, 坚持经常性训练。 • 人体已获得的体能能力,尤其是处于较高水平的能力, 靠几次随意性训练。当然,不同的体能素质有不同的消退 速度。如每周进行一次力量、速度素质。而耐力、柔韧性 能力消退较快,则必须保持经常性地强化训练。
四、超负荷原则
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超负荷训 练才能换来超量恢复。因为训练的 强度和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 体内生理负荷产生积累,对机体形 成有效的刺激,从而产生训练的生 物学适应性变化。例如,进行力量 素质训练时,要突出大负荷强度, 短收缩时间,提高肌肉伯爆发力; 进行耐力素质训练时,则要采取中 度负荷强度,突出负荷量(持续训练 时间)积累。
二、针对性原则
• 在体能训练内容选取上,要针对部队遂行的作战 任务,并符合参训人员的年龄、性别、专业、岗 位的要求。在组织训练上,根据部队的专业特点、 驻地环境、场地器材和地区季节气候条件的实际 情况进行。只有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训 练,才能使体能训练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全面发展原则
选择各种训练内容,运用各种教学训练方法 和手段,使身体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 身体各种素质和基本能力得到全面系统的发展, 是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则。人体是一个有机 整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结构和机能是互相联 系、互相制约的,任何局部功能的改项目采取各种手段 和方法,发保证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一、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自觉性原则 受训者应正确认识体能训练的意义,牢 固树立体能训练意识,自觉刻苦地进行体 能训练,把完成体能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是在体能训练的生物学原理指导下,经过 训练实践检验的经验总结,对体能训练具 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训练中必须坚持。 主要包括:自觉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全 面发展原则、超负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直观性原则、持之以恒原则等。 训练任务变为体质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体能训练的根本目的。
(二)训练器材、场地与个人着装
在训练之前,必须根据训练内容对训练场地、 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如场地是否平整、沙坑 沙子是否翻松耙平;爬绳、爬竿、单杠、海 绵垫(或草垫)等固定器械是否牢固;需要事先 勘查、标明练习区域 等。 在训练之前,必须 根据训练内容对训练场地、器材是否安全; 在江、河或海里练游泳前,需要事先勘查、 标明练习区域等。 训练时应按要求着装,大小适宜;禁止将尖 锐器具,如胸花、别针、小刀、铅笔等放在 衣服口袋里,避免意外刺伤。
六、直观性原则
学习和掌握体能训练的知识、动作技巧以及
特殊技能,是人体建立运动条件反射(运动技 能)的过程。该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经过 刺激视、听、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对动作 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动作要点,建立清晰、 完整的动作表象和概念,再经反复练习直至 掌握动作。 通过感官系统,尤其是通过视觉、听觉和 肌肉本体感觉,建立运动条件反射,是体能 训练的一大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注重教学,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如录像、多煤 体教学光盘等),是现代军事体能训练教学的 一个发展趋势。
•
二、体能训练的医务监督
体能训练和医务监督,是指在体能训练过程
中采取各种方法、手段对受训者不断进行医 务检查、监督,以保证受训者身体健康状况 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通常在体能训练前、 中、后都要对受训者进行医务监督。
一、训练前的医务监督
(一)健康状况
体能训练前,尤其是进行大强度*(或进入高原地域)体能训 练前,必须做好训练医务检查工作,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在年度训练展开前,必须例行检查。 训前身体状况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状况检查(身体的全 面医学检查,了解各器官、系统有无病变及程度),机能水 平检查(心血管和呼吸机能的检查);体能训练史检查(了解过 去体能训练情况,爱好的运动项目,是否发生过训练伤病 等)。发现有发热性急性疾病、各种内脏(如心、肺、肝、肾) 疾病和急性阶段、出血性疾病等情况患者,不宜参加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