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廊桥施工方案

廊桥施工方案

龙池国际山水旅游小镇总平及绿化景观工程廊桥施工方案成都市屹华建筑工程公司二O一O年六月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施工总体目标四、施工准备五、施工总体计划安排六、主要施工步骤及工艺流程七、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八、质量保证体系及主要措施九、雨季和夜间的施工安排十、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十一、工期保证措施廊桥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龙池国际山水旅游小镇总平及绿化景观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图设计文件。

2、《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9、本公司现有的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及多年来参与桥路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都江堰市龙池镇位于市区西北的龙溪河下游,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同时又以龙门山脉国际生态旅游大区为依托。

龙池镇的旅游开发作为四川省灾后旅游开发的龙头,根据规划将按国际生态旅游的标准来打造极具本土特色的龙池旅游度假小镇。

本廊桥位于龙城镇龙溪河上,大桥上部结构采用等厚变宽(变化方式同桥面板)圆弧无铰钢筋混凝土板拱桥,跨度为33.5米,共一跨,净矢跨比为1/5。

主拱圈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结构,拱圈厚80厘米,桥面板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采用等厚变宽设置,中间20米净宽为2.8米,从离跨中10米处向两端进行圆弧变宽,桥面端头处净宽增大为4.8米,变宽圆弧半径为78米。

下部结构A0、A1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接桩基,桥台承台高2.0米,台帽、拱座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台后的填料采用压实度不小于95%的级配碎石,回填时应预设隔水层或排水盲沟。

伸缩缝采用GQF-C40型,普通支座采用GJZ 180X350 X49MM氯丁胶板式橡胶支座。

2、主要技术指标本桥设计基准期为100年,桥面宽度为人行道宽度2.8—4.8m,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B类。

三、施工总体目标1、质量目标以“依靠科技、求精创新、优质高效、守约重誉”为质量方针,并从我单位多年来积累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和先进施工工艺用于本工程。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工程一次验收程合格率为100 %。

2、安全目标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积极做好危险区域、危险工种的安全防护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做到无工伤死亡事故,轻伤频率降到最低限度。

3、工期目标采用先进的网络进度计划,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提高施工速度,达到各分部分项工期控制点要求,在140天内完成业主要求的整个施工任务4、环保目标严格遵守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合同文件要求,项目实施时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建设和防护并重”的原则,保护水体、湿地自然景观;保护原始地貌,避免发生生态灾难。

在施工过程和工后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进行施工,全面达到环保标准四、施工准备1、水准、导线及图纸复核和技术交底我项目部已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了复核,将结果上报监理部。

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了复核,并将图纸下发到施工班组。

组织测量人员进行了施工放样,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通过现场调查及施工图复核,对标段内可能增加的工程量进行了测算,并及时汇总上报了预测结果;上报了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

2、地材考察及委托试验项目部组织实施了对地材的现场考察,并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完成了材料的现场取样及委托试验工作。

3、机械设备及试验仪器准备的机械设备为:220挖掘机2台,装载机2台,电焊机2台,钢筋切断机2台,钢筋弯曲机2台,钢筋丝接机2台,商砼料车10台,汽车泵送车1台等。

其余机械设备将随施工进展情况陆续到场,设备在使用前报现场监理工程师,确认为允许使用类型,方可使用。

4、材料准备砂采用都江堰河砂;碎石采用都江堰河砂碎石;工程用水采用自来水或龙溪河水;水泥采用都江堰拉法基42.5R水泥;钢筋采用大厂生产的钢材;砼采用商砼;所有建筑材料经试验满足质量要求。

材料将随施工进展情况陆续到场。

5、施工人员及劳力安排项目经理:张勇施工负责人:袁章文技术负责人:胡仕定施工员:谢安华、刘来安安全员:周祖裕质检员:袁雪松施工技术工人:80人。

施工管理及技术人员已经进驻施工现场,劳动力的使用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及整体素质决定,并陆续安排进驻施工现场。

该项工作需在施工准备阶段之前完成。

6、施工现场布置1)根据本工程地形及施工内容的特点,在廊桥附近沿河荒地上设立材料堆放点、钢筋加工临时工棚,并在施工现场搭设活动板房生活区、办公区。

生活和作业区域严格隔离,材料堆放场地要硬化,有专人看管。

2)本桥施工便道利用沿线现有交通道路,并用Ф48钢管搭设跨河临时施工便道,以确保材料、设备的运输,待工程竣工并撤出场地前应将原有道路修复为原状。

临时便道在施工期间,配备专门人员进行便道的养护和管理,以确保施工畅通。

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挖渠围堰及时将积水排出工作面内,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夜间施工时,现场配备照明设备,保证夜间工作顺利进行。

4)施工现场设置警示牌,并在重要关口设专人把手。

7、人员培训为使参与本桥施工的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工作范围及所从事工作的操作程序、质量要求、安全要求,让他们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对生产作业人员,其中重点是特殊作业人员和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如质检员、安检员、试验员、砼工、起重工、电焊工、架子工、机械驾驶员等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为本工程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安全要求、操作程序要求等。

培训的主要教材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及其它有关技术规范。

五、施工总体计划安排以确保工期为核心,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加强协调、减少干扰、质量第一。

以安全生产为目标,充分利用工程特点、千方百计扩展工作面,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和项目法施工管理。

按照“留有余地、关死后门、倒排工期”的办法,进行全面部署整体推进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衔接协调。

六、主要施工步骤及工艺流程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冲击钻孔灌注桩基砼→桥台施工→支座施工→主拱及主梁施工→桥面施工→卫生清理、交付使用七、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1、原材料要求及试验:(1)钢筋进入施工现场首先验看出厂质保单,并按规范要求的比例进行有关力学和机械性能的测试,严禁不合格材料在工程中使用。

(2)钢筋进场后按照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别验收,分别堆存,设立标志,以利于检查和使用。

(3)钢筋材料存放时应以枕木支垫并覆盖,防止受潮锈蚀或污染。

(4)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在进场使用前应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现场取样送检,对其物理、化学成份,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力学和机械性能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冲击钻孔灌注桩冲击钻孔灌注桩详细方案见《泥浆护壁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3、桥台施工(1)、基坑开挖钻孔桩基础混凝土灌注施工完毕,根据气候情况合理确定基坑开挖时间。

开挖根据技术人员放线所确定的开挖尺寸进行开挖。

系梁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放坡开挖,按1:1进行放坡。

抽水机进行基坑排水。

为保持边坡稳定,防止塌方,土质差时堆码编织袋装粘性土进行防护,必要时可利用挡土板进行加固。

基坑开挖至距设计标高20~30cm时,采用风钻凿除桩头至设计桩顶标高,然后人工清除基底余土。

凿除桩头时,加强对桩头部分钢筋的保护,防止出现死弯、断折、损伤的情况,并及时调整弯曲的钢筋。

凿除时,加强对钻孔桩的保护,桩顶以上10cm范围内严禁使用风钻、重力进行凿除,采取人工使用钢钎进行凿除,避免对钻孔桩造成损伤。

对钻孔桩伸入系梁部分的外缘进行清理,凿除泥皮等杂质,直至混凝土露出新鲜面为止。

基坑检测合格后,及时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基底上的淤泥或杂物必须清除干净,超挖部分,采用混凝土进行回填,禁止用土回填。

混凝土垫层的施工必须保证平面的平整度。

(2)、钢筋绑扎钢筋制作按钢筋大样图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准确加工。

绑扎前,先进行桩基伸入桥台部分钢筋的绑扎,弯出图纸要求的角度及弯钩,绑扎好箍筋,然后再进行桥台的钢筋的绑扎。

绑扎桥台钢筋时,先准确定出底层纵横钢筋的位置,绑扎好底层钢筋网片,并在下面支垫50×50×50mm的水泥砂浆垫块,起支撑钢筋的作用,垫块间距1.0m---1.5m左右为宜。

接着绑扎侧面钢筋,最后绑扎上部纵横钢筋。

上下两层钢筋网片中的纵横钢筋与侧面内主筋绑扎,形成一闭合网。

钢筋绑扎时,要求主筋与箍筋相互垂直,交叉点缠绕绑扎,正反扣依次排列,禁止顺扣绑扎,逐点绑扎,绑扎保证稳定,不松动。

钢筋布置时,要保证各部位钢筋焊接接头的数量不超过规范要求。

并采用水泥砂浆垫块支垫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绑扎完毕后,先进行自检和隐蔽检查。

再报请甲方并监理工程师到场检查,检查合格后,即可准备下道工序的施工。

(3)、模板支立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组合成型,双钢管扣连和方木进行支撑,局部钢模板模数不符合时,采用木模和木龙骨支撑。

模板拼装要保证桥台满足设计尺寸要求。

模板支立完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检查调整,防止施工位移。

(4)、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先在模板内侧四周用墨线弹出桥台顶标高线,采用拉线的方法来准确控制桥台顶标高。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专用商砼运输车运输,汽车泵送车泵送浇注。

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养护,采用塑料包裹或草帘覆盖洒水养生,温度低时采用塑料包裹草帘覆盖,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方可拆模。

4、支座施工支座采用GJZ 180X350 X49MM氯丁胶板式橡胶支座。

(1)一般要求:桥梁支座及零星配件我们将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并由业主指定的供应厂商统一提供,支座的技术性能应符合JT/T4-93《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的要求》。

对这些供应厂商提供的产品,按有关技术参数,进行检查,索取必要的合格证书,并将结果送监理工程师审阅。

(2)垫石复测测量前先对施工图纸座标、标高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测量;平面控制网点、高程控制点采用桥梁下部构造施工用的控制网点。

复测中发现垫石位置偏离设计中心10mm,高程偏差±10mm立即凿除重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