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应急救援预案模板

最新应急救援预案模板

预案版本:XXXXXXXXXXXXXXXX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7年10月15日发布2017年10月15日实施编制单位:XXXXXXXXXXXXXXXXXX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人:XXX审核人:XXX批准人:XXX2017年10月15日发布2017年10月15日实施编制单位:XXXXXXXXX应急预案发布令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的要求,特编制了《XXXXXXXXX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XXXXXXXXX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附件等内容。

事故应急预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属地区一级政府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相衔接。

为确保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员工均应认真执行,组织好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落实好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按规定要求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和演练,使每一个员工都熟悉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

XXXXXXXXX于2017 年10 月15 日批准发布《XXXXXXXXX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7 年10月15 日正式实施。

本公司内所有部门和员工均应严格遵守执行。

XXXXXXXXX(盖章):主要负责人(签名):发布日期:年月日目录1 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适用范围 (2)1.4应急预案体系 (2)1.5应急工作原则 (3)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4)2.1事故风险描述 (4)2.1.1企业基本情况 (4)2.1.2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 (4)2.1.3主要生产设备设施 (5)2.1.4生产工艺 (5)2.1.5周边环境 (6)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6)2.2.1危险目标分析 (6)2.2.2危险因素分析 (6)2.2.3危险因素分析表 (8)2.3 重大危险源辨识 (10)3 组织机构及职责 (10)3.1应急组织体系 (10)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1)3.2.2主要职责 (11)3.3指挥权替代顺序 (14)4、预警及信息报告 (14)4.1危险源监控 (14)4.1.1危险源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4)4.1.2预防措施 (15)4.2 预警 (17)4.2.1预警的条件 (17)4.2.2预警信息发布 (18)4.3信息报告 (18)5、应急响应 (20)5.1响应分级 (20)5.2响应程序 (21)5.3应急结束 (25)6 信息发布 (27)6.1新闻发言人 (27)6.2 信息公开的程序 (27)6.3 信息通报的原则 (27)7 后期处置 (28)7.1污染物处理 (28)7.2生产秩序恢复 (28)7.4人员安置 (28)7.5善后赔偿 (28)7.6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与应急预案的修订 (28)8 保障措施 (29)8.1通信与信息保障 (29)8.2应急队伍保障 (29)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0)8.4经费保障 (30)8.5医疗卫生保障 (30)8.6社会动员保障 (30)9 应急预案管理 (31)9.1应急预案培训 (31)9.2应急预案演练 (31)10 奖惩 (34)10.1奖励 (34)10.2责任追究 (34)11 附则 (35)术语和定义 (35)处置方案 (37)一、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9)二、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42)三、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46)四、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49)五、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3)六、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 (57)七、中毒与窒息现场处置方案 (62)八、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6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附件 (66)附件一、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67)附件二、外部救援单位的联系方式 (68)附件三、重要物资装备的清单 (69)附件四、规范化格式文本 (71)附件五、主要危险物料特性 (79)附件六、厂区综合示意图 (81)附件七、风险评估调查 (83)附件八、应急资源调查表 (85)XXXXXXXXX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综合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在发生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财产的损失,按照"预防为主,准备充分,反应迅速,有效救援"的原则,制定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

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88号令,2016年7月1日起施行);(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2009年4月29日起施行);(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6)《关于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新安监调查字〔2009〕241号)(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2011年09月01日实施)(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XXXXXXXXX(以下简称“公司”)火灾、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故、物体打击、触电事故、车辆伤害等的应急救援。

依据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类别(分为三级)、危害程度级别和对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适用以下生产安全事故。

(1)一级事故类型:超过公司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或者事故有扩大、发展趋势,或者事故影响到企业周边社区时,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报请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支援或者建议启动增城市政府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二级事故类型:必须利用公司的全部有关单位(部门或组)及一切企业可利用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3)三级事故类型:能被公司某个部门(组)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

正常可利用的资源指在某个部门(组)权力范围内通常可以利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和物资等。

1.4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由于公司生产经营结构简单、危险性不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88号令)第十四条的规定,我公司编制了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预案合并编写的应急预案),并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制定了现场处置方案。

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图1.5应急工作原则以人为本、立足企业:应急救援的现场处置应立足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应急抢险资源的优势,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为应急预案与应急行动的根本出发点。

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和人身安全。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案启动后,以应急指挥部作为应急的最高统一指挥机构,各部门设立的应急组织要服从总指挥的统一领导,按已定的职责分工,积极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分工明确、相互支持: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实施应急救援。

并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

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以及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思想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要将日常管理工作与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专多能。

壮大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

依靠科学、依法依规:遵循科学原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

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事故风险描述2.1.1企业基本情况XXXXXXXXX成立于XXXX年XX月XX日,位于XXXXX。

公司主要经营XXXX,XXXX,总注册资金XXXX万元,企业性质属于有XXXX公司。

目前公司有员工XX人,其中,本科学历XX人,各类技术人员XX人,公司目前主要经营:XXX等。

公司设有XXX,XXX、XXX、XXX、XXX等部门组织机构完善,设置有专兼职安全员,能够满足公司生产安全工作及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

公司主要产品是XXXX。

2.1.2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表2-1主要原、辅料表2-2主要产品 2.1.3主要生产设备设施表2-3主要设备明细表 2.1.4生产工艺公司目前主要生产C20-C5系列混凝土,年产规模30万立方米, 公司目前我司混凝土生产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所有工序均为物理过程,生产时首先将各种原料进行计量配送,然后进行重量配料,之后进行强制配料,强制配料过程采用电脑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品质,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粉煤灰、砂、石、外加剂)2.1.5周边环境XXXXXXXXX位于XXXX,公司大门向西,南面是办公区、职工宿舍、磅房、职工食堂、警卫室等,北面是厂区生产区,具体地理位置详见《XXXXX公司综合示意图》。

500米范围内没有主要政府机关、化工厂及其它重大危险源。

该区域内交通便利,应急救援时,消防车辆和医院救护车辆能够方便地进出赶赴应急现场。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危险目标分析本公司内有机械设备、配电装置及经营区电源线路较多,有运输机动车辆和机械设备装卸和运输货物,宿舍楼内有员工居住,且在食堂区域内使用液化气和主食加工机械进行现场食品加工。

如果出现人为疏忽或管理不善,就有可能发生火灾、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等事故。

2.2.2危险因素分析结合公司生产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进行辨识,综合考虑因物质引起事故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致害方式等,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机械伤害、触电、起重伤害、物体打击、中毒与窒息、车辆伤害、灼烫、容器爆炸、噪音危害、高处坠落、火灾等:1)火灾、爆炸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柴油罐的管道出现泄漏,泄漏的柴油遇到点火源,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机械伤害本公司的生产装配线,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和保养,易机械失灵失效导致伤害的发生。

操作人员若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误操作或粗心大意等,均易引起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具直接接触到人体,造成夹击、碰撞、卷入、切等机械伤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