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招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过关检测卷(二)

中招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过关检测卷(二)

文言文阅读过关检测卷(二)
(满分:57分得分:________)
一、(2019·辽宁辽阳中考,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 【注释】①族:灭族。

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

③弃市:死刑。

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

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B)
A.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
B.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问其故.
C.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
D.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落而.石出者
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几个月以后,偶尔还有人来进谏。

(2)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我和诸侯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里的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4.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2分)
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2分)
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二、(2019·内蒙古通辽中考,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选自《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2)微.斯人(如果没有)
(3)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派)
(4)有粮者亦食.(给……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
3.【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3分)
议论。

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4.【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请写下来。

(3分)
要以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

甲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与之照应。

三、(2019·湖北咸宁中考,15分)文言文阅读。

陶侃少孤贫。

建兴三年,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①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太宁三年,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②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

荆州刺史、荆州士女③相庆。

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

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④也!”
侃在军四十一年,明毅善断,识察纤密,人不能欺;自南陵迄⑤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注释】①甓(pì):砖。

②都督:统领。

③士女:泛指百姓。

④弃:放弃。

⑤迄:到,至。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C)
A.故自劳.耳(使……劳累)
B.常语.人曰(告诉)
C.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放弃,含弃)
D.明毅善.断(善于)
2.下列选项中的“于”和例句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
例:朝运百甓于斋外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不求闻达于诸侯
C.皆以美于徐公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3.下列対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陶侃对自己要求严格,不贪图安逸清闲,常常早上把砖从书房运出去,晚上又运回来。

B.从“荆州刺史、荆州士女相庆”,可以看出陶侃为官深得人心。

C.陶侃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但他治军严谨,反对不正之风。

D.陶侃办事严肃认真,为人精明果敢,观察事物细致周密,别人欺骗不了他。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

陶侃秉性聪明机敏,对人恭敬,做事勤恳,整天并拢双膝、端正地坐着。

(2)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

活着的时候对于社会没有什么好处(贡献),死了后对于后世没有留下好名声。

四、(2018·浙江绍兴中考,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清白堂①记(节选)
(宋)范仲淹
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⑥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

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锁。

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

⑥忝(tiǎ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绠不可竭.完,尽。

(2)三日而后汲.视打水,取水。

(3)悦.人襟灵使(人的心情)愉悦。

2.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用“/”断三处)(3分)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2分)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参考】规:①谋划,规划;②典范,榜样;③规劝,谏诤。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我喜爱它(井泉)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榜样。

4.文中的“嘉泉”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详写“嘉泉”之“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分)
“嘉泉”特点:晶莹澄清,味道甘美,渊然不竭;暑凛冬暖,应于名源;以茗试之,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详写“嘉泉”之“嘉”是为了突出它的美好品质,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为下文作者阐述为官之道做必要的铺垫。

5.下列两个句子一“叹”一“问”意蕴丰富,你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范仲淹?请简要分析。

(4分)
(1)庶几
..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清白堂记》)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参考】庶几:①或许,可能;②但愿,希望。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读到了一个爱国爱民、有着高尚为官节操和远大政治理想的范仲淹。

第一个感叹句,作者极力希望自己没有玷污“清白”这个名节,努力做一名清明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官。

第二个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努力追随“古仁人”的强烈愿望,学习他们忧国忧民、奋发向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伟大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