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附答案9阅读理解历来是学生考试的一大失分点,通过针对训练,多读、多做、多反思、多总结,是可以提高解题能力,本系列通过文言文、现代文两大部分,为一线优秀教师、学生提供参考,大家一定会获益匪浅。
一、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①2002年6月,一家知名电视台的记者对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进行专访。
记者问:“我感觉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选择……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丁肇中回答:“我不知道。
可能比较侥幸吧!”记者又追问:“在这里面没有必然吗?”丁肇中依然回答:“我不知道。
”记者还是不甘心:“怎么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日后想起来不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我不知道。
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
”记者无奈:“我发现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
”丁肇中这次作了肯定回答:“是!确实这是事实。
不知道的,我绝对不能说知道。
”②我相信,每一个听说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被丁肇中草药先生的诚实所打动。
在这个世界上,诚实是一束阳光,能照亮一个人的心灵;诚实是一座桥梁,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诚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的魅力在于不说假话、大话,以诚待人,以心感人。
诚实不需要华丽的词藻来修饰,不需要甜言蜜语来遮掩,它是生命的原汁原味,它是天地之间的一种本真和自然。
④1986年,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做过一个耐人寻味的调查,他将550个描写人的形容词列成一张表,让大学生们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品质和最厌恶的德行。
结果显示,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最厌恶的确良德行是“撒谎”、“虚伪”、“不老实”。
⑤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百计地伪装自己、表演自己。
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
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⑥诚实看起来是简单的,实际上是深刻的。
对人生而言,诚实更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不断进修的课程。
1、给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①侥.()幸②词藻.()2、仿照文章第②段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
诚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一种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4、你怎样理解“诚实更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不断进修的课程”这句话的含义?5、请你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参考答案:1、①jiǎo ②zǎo2、示例:诚实是一缕春风,吹散人们心头的阴霾(逻辑关系合理)。
3、示例一:道理论证。
引用傅雷先生的话,有力地论证了诚实的可贵。
示例二:比喻论证。
作者把人生比做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只有真诚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演员。
这样就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诚实的可贵。
示例三:对比论证。
把两种人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诚实的可贵。
4、诚实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人们应该不断地追求诚实,保持诚实的品质。
5、示例:北宋词人晏殊,聪慧过人。
14岁被推荐给朝廷,正赶上真宗皇帝御试进士。
真宗皇帝让他把考题做一遍,他看了看考题,对真宗说:“我10天前就做过这个题目,请陛下另外出题吧。
”真宗见他这样诚实,很高兴,便赐他“同进士出身”。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事例典型才满分)二、寻石记迟子建①我们童年所做的游戏,稍微有点新意的,也不外乎让一个小伙伴扮成白军,我们一伙红军四处去抓他。
一抓总能抓得到,他不是藏在柴垛后面,就是躲在狗窝里。
每次白军垂头丧气地被捉住的时候,我都要想:白军真蠢啊,怪不得胜利的是红军呢!②这些游戏玩得腻了,有一天我们突发奇想,想砸家里的石头玩。
听说石头能砸出火花,火花在白天看时不明显,须等到夜里来砸,才能把那火花看得真切和灿烂。
③一般的人家都有一块大石头,是冬季用来腌酸菜的。
夏季时,这石头闲在院子里,人们就把它当成板凳来使了。
老人们坐在上面吸烟锅,女人坐在那里补衣裳。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④终于有一个傍晚父母去邻居家串门了。
我便与几个小伙伴砸家中的那块青石。
它方头方脑的,大约有二十斤重吧,我们每砸一下,都要跳起来为迸射出来的银白色火花欢呼一番,直到它被砸碎为止。
⑤次日清晨,我给母亲从被窝中揪出来。
她呵斥我:“你给我去找个一模一样的石头回来,要不我就剁掉你的贱手!”那石头我们家年复一年地用着,成了我们的老熟人了,它的破碎自然要让母亲大发雷霆的。
⑥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一块石头,那样我不就跟白军一样愚蠢了么!我穿上衣服冲出家门,朝河岸走去,我印象中水里有大石头。
刚到河畔,就见邻村的打渔人在收网,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我如实说了。
他就告诉我说,河里的石头动不得,石头底下藏着龙,我要是搬了石头,龙就会伸出尖爪子把我钩住。
⑦我想河里的石头动不得,山上峭壁旁的石头应该能让人动的。
我朝山上走去。
到了那里时,正碰上同村的赤脚医生在采药材。
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我说要搬一块石头回家。
他就笑着对我说,峭壁旁的石头动不得,它们是山神胸脯上的一块块肌肉,你动一块,等于在山神身上割了一块肉。
⑧(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⑨母亲根本就不相信她清晨时的一句气话竟然使我独自出去寻石头,更不相信我听到的这些传说。
她嗔怪我说:“我看你不用出去找石头了,你自己就是一块石头!”⑩我真的是石头么?如果是,我可不想做家中的那块石头。
我要做山上的石头听风雨,要做水底的石头亲吻鱼。
(选自《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略有改动)1.本文开头写“抓白军”游戏,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分)2.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
(4分)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3.第⑥⑦段中打渔人和赤脚医生对“我”说起石头的传说,其目的是什么?(4分)4.结合全文,谈谈第⑩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1.为下文写寻石作铺垫,以抓白军趣事引出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A 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富于想象力。
它们都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
(答这道题我用时超过2分钟)B 天真的人总有奇思妙想,居然相信石头的传说,并且还推理说自己也不蠢,“理直气壮”回家了,充满童真。
赏析一类的句子,是人的一种直觉,就如我们说某某某很优雅,某某某有阳刚之气一样。
我们只能对其相貌、姿势作总的感观描述。
音乐也一样,相信很多人都能对喜欢的音乐的原因说出不少形容词。
语文,就是要去感受美,这一点与数理化不同。
一个均衡的人,应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3.大人们看到一个小女孩大老早下河里找石头、大老远上山去找石头,意识到会有危险,巧妙地编造传说让“我”回家。
4.无知者无畏。
小女孩在经历了家里砸石头及听到两个石头的传说后,幼稚的心灵里立下壮志,希望做一个不怕风雨、有追求(原文有“听风雨”)的人,让生活更有意义(原文有“亲吻”)。
三、优美的琴声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外,有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豪华别墅。
每天傍晚时分,从别墅的窗口会传出一阵优美的钢琴声,弹钢琴的是一个小姑娘,名叫璐丝,长得漂亮又可爱,曾在欧洲少年钢琴比赛中夺得冠军。
②这天傍晚,有个老乞丐来到别墅,璐丝的父亲见了,要把乞丐赶走。
这时,璐丝突然来到老乞丐的面前,亲切地问道:“我能帮帮你吗?”老乞丐点了点头。
璐丝又问:“你肚子很饿,是不是?”老乞丐又点了点头,璐丝马上说道:“你等着,我攒了一些零花钱,我把它拿给你。
”这时,老乞丐终于开了口:“不用啦,孩子,你的心意我领了。
其实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你的钢琴声,不知为什么,只要听一阵你弹的钢琴,我就觉得肚子饱了。
”璐丝听了,愉快地说:“老爷爷,你等着。
”说完就回到屋子里,不一会儿,一阵钢琴声从窗口飞出来。
当璐丝再次出来时,老乞丐又说道:“孩子,你对我这么好,我该怎么感谢你呀?”璐丝笑笑说:“不用感谢,你喜欢我的琴声,就是我的知音,我应该感谢你呀!”老乞丐又说道:“以前我曾给一位音乐家抄过乐谱,如果你愿意,从今天起我给你抄乐谱好吗?”璐丝听了,高兴地说:“谢谢你!那太好了。
”③从此之后,老乞丐每天都要来给璐丝抄乐谱,但却从来没有吃过璐丝家的一顿饭,也从来不要任何报酬。
璐丝每天弹着老乞丐给她抄的乐谱,钢琴弹得越来越好。
璐丝的父亲刚开始对这个老乞丐很厌恶,但为了不使女儿扫兴,加上老乞丐抄乐谱的确很卖力,渐渐地也就喜欢上他了。
④一天,老乞丐对璐丝的父亲说:“你的孩子很有音乐天赋,该给她找一个好老师了。
”璐丝的父亲说:“我本想请本市著名的钢琴家吉斯尔教授,他是世界上一流的钢琴家,可我登他的门时,他说什么也不愿意见我。
”老乞丐听了,叹了一口气说:“这样吧,我给你写封信,拿着这封信再去找他,他也许会给我一个面子。
”⑤就这样,璐丝的父亲带着女儿又一次来到了著名钢琴大师吉斯尔教授的家门。
这回他拿出了老乞丐的信,没想到仆人十分客气,领着璐丝的父亲来到吉斯尔的工作室。
仆人指着那位正在弹钢琴的老人说:“他就是吉斯尔教授。
”⑥璐丝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那美妙的琴声。
天啊,这乐曲璐丝是那么的熟悉,这不就是老乞丐抄的谱子吗?一曲终了,她走上前去,向老教授深深地鞠了一躬:“吉斯尔教授,您好。
”老教授缓缓地转过身来,璐丝父女俩大吃一惊,眼前这个衣冠楚楚的老教授不是别人,正是那个给璐丝抄乐谱的老乞丐!⑦吉斯尔教授朝他们父女微微一笑说:“没有想到,是不是?”为了解除这一尴尬局面,老教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⑧原来,吉斯尔教授是个十分严谨的音乐家。
不久前,他收到璐丝父亲的信,请他收他的女儿跟他学钢琴。
可是吉斯尔教授带学生有个原则:要学艺,必须先学做人。
为了了解璐丝的思想品德怎么样,他就故意扮做老乞丐来试试她。
让吉斯尔教授感到欣慰的是,小女孩璐丝不仅钢琴弹得好,而且人品也好。
这正是作为一个未来的艺术家所必不可少的优秀品质。
于是吉斯尔教授愉快地收下了璐丝做自己的学生。
后来,璐丝终于成了世界上优秀的女钢琴家。
(选自《读者》2005年第13期作者:于作润)1、看了文章的题目《优美的琴声》,你对本文产生了哪些疑问?请你用疑问句至少提出一个问题来。
然后通读全文,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加以解答。
(3分)(1)问题:(2)解答:2、请你分析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并说说文章是怎样来表现她(他)这种性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