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并转为参考一篮子货币。

汇率制度的改革给国内金融体系创造了更宽松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给金融机构在风险防范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汇率风险管理对于外币资产权重越来越大的金融体系来说显得更为迫切。

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风险控制上,是我国商业银行势必做出的举措。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问题,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展开一个新的认知,对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论文从汇率及汇率风险的一般原理出发,分析了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形成、分类、如何识别以及汇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接着对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回顾和分析。

在众多研究方法中,论文重点分析了VaR(风险价值)。

VaR(风险价值)作为一种风险测量的定量分析工具,是近年来被国际金融领域广泛认可并应用于各种金融风险测量的前沿技术。

并通过对VaR模型的计算原理及方法的分析,详细研究了VaR模型在商业银行汇率风险评估中的应用问题。

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对VaR模型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算法—Delta—正态法和历史模拟法进行了算例分析,并利用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某一外汇资产组合所面临的汇率进行了具体测算,这为理论模型的可行性提供了实践思路。

最后论文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际银行业的经验做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建议:优化本外币资产负债配置;大力发展人民币汇率衍生工具;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