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姥姥的剪纸》-燕兴群

《姥姥的剪纸》-燕兴群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姥姥的剪纸》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的意思。
三、课前搜集关于剪纸的图片及资料。
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A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
B.用不管……还是……不管……还是……不管……还是……
C.分组读
(4)现在姥姥的手巧到什么程度?
(5)什么叫“准头”?
(6)书中举了个什么样的例子来说明的?
A工夫不大……
B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成的?
C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这些词语在感情色彩上是什么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1、姥姥对乡亲们是如此友好、热情,对我这个孙子更是疼爱有加,她是怎么通过剪纸传达这份情的呢?
2、读读第三段,找找在这里具体写了几幅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
(1)指名交流
(2)演示课件(出示描写剪纸的语句)【】搜索姥姥的剪纸兔子和老牛课件
(3)这三幅剪纸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
发展方面:
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利用口语化语言真实的再现生活场景,朴实、自然的突出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总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
3、了解学生朗读感悟情况,并随即点拨,引导学生欣赏姥姥的剪纸。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抓住“无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姥姥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指名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4、教师加强识字指导,让学生写一写,评一评。
三、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姥姥的剪纸一共讲了那些事?分段并写出段意。
1、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指名让学生在班内交流。剪纸欣赏
1、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的特点。
一、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教师演示图片,学生欣赏。【图片】搜索剪纸图片2、让学生了解感知
1、范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并在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读顺句子。
【新浪视频】搜索姥姥的剪纸
2、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收获。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刁’和‘爽’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最后两节。
3、凭借课文语言,感知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的技艺高超,出神入化以及因剪纸而连接起来的深厚的祖孙情意。
教育方面:
1、知道“熟能生巧”是干任何事成功的关键。
2、激发学生感受亲人间浓浓的亲情,及对亲人的感恩。
四、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清晰,结构紧凑,层层深入,重点突出。教学流程清晰明了,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即:激情导入——检查预习收获,梳理质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精讲点拨——拓展延伸来设计教学的。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环节,由“找出文中能体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和疼爱孙子的词句段,并在书的一侧写出你的体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引领全文,并注重方法的指导:可以用圈画、批注法,先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十、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青州市邵庄镇文登小学姓名:燕兴群
职称:一级教师电话:0536----3750140电子邮件:yanxingqun12@
通讯地址:青州市邵庄镇文登小学
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职称。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了三十年,桃李满天下。曾获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多篇论文在国级正式刊物上登载发表。所教班级,同学团结和谐,班级井井有序,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朴实的工作作风,优秀的教学成绩,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欢且认可。现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
D指名分角色朗读,演出作者的调皮
(7)举举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来说一说。
熟能生巧,总(),()!”
3、从中说明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姥姥心灵手巧)
4、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1)出示第3自然段
(2)抓住“广结良缘、有求必应”进行理解
()指导朗读
(4)板书:勤劳善良
六、体味祖孙之情
祖孙情深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找出体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词句,让学生逐步感受语言的份量,感受到刻画人物围绕主题循序渐进描写的好处。作者在表达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既有夸张、比喻修辞手法应用,又有反面衬托;既有引用、想象,又有事例列举。层层铺垫,层层递进,有声有色地把“我”对姥姥的美好情感直接表达了出来,从而让姥姥的立体形象沁入学生心灵,让学生感悟到姥姥对“我”浓浓的爱。
(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4)“我抢过来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教师演示课件,一起欣赏【图片】搜索人物剪纸图案【图片赏这些剪纸,用一个词来赞美一下这些剪纸。
(4)剪纸中的老牛和兔子有什么特点?你体会到什么?
理解:12小节(抓住几个“总是”指导背诵)
(5)说说这三幅图仿佛在告诉我们什么?
(6)重点理解第三幅图
A一片开阔的草地指什么?老牛是怎样的神态?
B从剪纸中看出了,从姥姥的眼神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份。
3、我对姥姥又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1)指名读读有关句子
3、班组汇报环节,学生紧紧围绕“体会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神”和“体会祖孙间的浓浓深情——爱”的字词句段谈体会。学生能抓住重点字词如“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见她技术高超。“形象生动”
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3)师简介原文的一个片段:
(4)是啊,儿时的记忆怎能忘记,慈祥的姥姥有怎会忘怀,说说作者会梦见什么?
七、结束语:教师演示课件。【】搜索姥姥的剪纸结束语课件八、作业
1、搜集一些剪纸
2、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七、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
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姥姥的剪纸真是啊!(教师演示: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神了)
五、认识姥姥
1、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
2、到文中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话(“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2)“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
(3)姥姥靠什么才能“熟能生巧”?
指导读好第6自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