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率分析报告篇一:公司离职率分析报告以及解决方案公司离职率分析报告以及解决方案截止2012年12月末,12月份公司离职员工共计189人,已提交离职申请并且办理离职手续78人,发放旷工通知书57人,已口头提出离职但未交书面申请的54人。
离职率为%。
总体来看,本月流失率比上月离职率%有较大上升,共计增加了%。
值得关注的是,离职率较高的是营销系统,离职员工达到179人,占公司月度离职人数的%。
已提交离职申请并且办理离职手续72人,发放旷工通知书53人,已口头提出离职但未交书面申请的54人。
员工离职率的增加将给部门管理、招聘、培训以及劳动关系管理等带来一系列的压力,并将给在职人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强化部门自身管理,促进员工成长,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离职率,从而使公司的人力资源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各部门需要关注的重要工作。
一、公司离职率分析12月份,生产、行管、研发、营销四个系统离职员工共计189人,其中:生产离职7人、行管离职2人、研发离职1人、营销离职179人。
离职员工职级构成图一,公司离职员工职级构成图二,营销系统离职人员职级构成二、离职员工信息分析从学历层次看,本月度公司离职员工共有硕士及以上2人,本科54人,专科93人,中专及以下40人。
从司龄层次看,本月度公司离职员工共有1年以下107人,1—3年62人,3—5年8人,5—8年9人,8年以上3人。
三、营销离职员工劳效分析从营销员工劳效上看,本月度营销离职员工共有管理人员11人,3万以下劳效6人,3—5万11人,5—8万9人,8万以上4人。
流失的员工主要集中在3万以下的劳效层面,这部分员工的流失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影响不大。
四、离职原因分析通过人力资源部与离职员工的访谈,我们得到如下几点意见反馈:1、从离职主要原因看:总体上人员流失率较高,以营销代表为主;同时销售干部流失情况也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公司营销系统改革,部分人员在改革过程中被淘汰,这部分人员占营销总离职人员的%2、从销售业态上看:口服制剂市场的离职率明显高于其他销售业态,在离职人员中占比达28%。
3、从公司的管理看:一年以下的销售人员共计103人,比例偏高达%;由于公司的营销改革被淘汰的人员较多,说明我们应该更关注新员工培养,1-3年的营销人员也高达60人。
对于这部分人员应该值得管理者的注意。
4、从公司劳动关系来看:首先,营销系统离职员工的离职申请提交率很低,主动或者被动提交离职申请的人员占离职总人数的%,希望各部门负责人在已确认员工离职时能够积极督促离职员工尽快提交离职申请或者及时与区域人力资源主管联系,降低劳动风险。
其次,营销人员离职流程发起后,各部门签批的速度问题,12月共有72人提交离职申请,目前仍有21人停留在所在区域领导的审核过程中,14人停留在财务固定资产。
这在离职办理时间上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营销人员离职原因通过离职员工填写的离职调查表可以看出,多数离职员工是因为公司福利,职业发展机会、工资等原因而选择离职。
五、改善建议1、加强对营销人员,尤其是一年以内和还在试用期内营销人员的成长;加强对他们技能的培训,夯实市场方面的基础工作,在办事处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2、加强对核心营销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留住人才,并且培养后备人才。
3、对销售干部,尤其是1年期内的干部,要加强销售管理方面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学以致用,使年青干部尽快成熟,提高业绩,保持团队的稳定。
4、人均劳效偏低,在增加人员的同时,要合理配备资源,提高劳效。
留人留心企业需要具备的几个“钱”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有没有发展前景也就是看企业有没有一个愿景或者目标,因为它是激励大家的首要因素。
企业是否在前进企业只有前进,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脚印,一年一个规模,员工才能觉得在这样一个企业里,有上升、发展的机会,才会觉得开心、稳定。
有无前卫的领导所谓前卫的领导就是说要懂管理,能够把握问题,能够抓好未来的战略。
一个前卫的领导,能够领导全体员工往前走。
员工个人的潜力每个员工都有无限的潜力,只有让员工个人的潜能得到发挥,才能满足员工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要让员工发挥他的潜能,必须给他平台,给他培训,给他提要求。
俗话说:不考核的员工是不做的,不理解的员工是不做的,不奖惩的员工是不做的,所以,企业就要想办法考核员工,激励考核,鼓励考核,让考核有方向。
科学的金钱待遇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也是不行的,因为金钱是满足人们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的基础,也是人们获得尊重的重要因素。
依靠金钱来留人,关键是要科学地给予金钱。
要让金钱体现平等、体现贡献、体现价值。
员工跳槽原因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员工跳槽的个人原因图解员工跳槽并不全是企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具体而言,包括上图中所示的几点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个人原因是和企业原因紧密联系的,企业原因的存在往往导致个人原因的产生。
员工跳槽的企业原因图解对于企业而言,寻找导致员工跳槽的企业原因对于留人留心更具有实际意义。
具体而言,如果企业存在图中所示的几点内容,就有可能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因此需要时刻注意,关注这些因素是否存在。
员工跳槽对企业的影响图3---4员工跳槽对企业的影响图解员工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很多的投入。
作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载体,员工的流失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的损失。
越是关键员工,带来的损失越大,因此应该关注员工的动向,加强员工的管理,做到留人留心,特别是重视那些核心员工。
加强内部沟通交流的“葵花宝典1.及时宣导公司政策通知要想做好内部交流和沟通,首先要及时宣导公司政策、通知,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通过新闻组、内部网、电子信箱等方式解释公司规定;对某些误解或不正确的言谈及时进行解释或纠正;及时回答员工有关管理的各类问题;及早宣布节假日安排;要让公司的各级员工认识到,让全体员工了解公司各方面的情况是管理工作的一项责任,不能报喜不报忧;要求各级员工特别是分公司领导必须将重要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作为每人每天的重要工作内容;同员工切身利益有关的信息一定要及时让所有有关部门员工知道;同员工的沟通尽可能多样化、高效化和具有双向性;对员工意见、建议的答复一定要有时限性; 2.积极组织各类活动,推广企业文化、团队文化至于如何积极组织各类活动,推广企业文化、团队文化,可以参考如下的方法:通过撰写文章宣传企业文化和团队文化;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宣传企业的价值观;通过组织文体活动、各类文化娱乐活动等,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进行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研究;时常组织庆功会、聚餐会进行沟通;积极配合公司组织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在员工特殊时期或较大事件时给予员工爱心和关怀(婚丧嫁娶、小孩出生、员工生病住院等);在员工生日等特殊日子里,为下属员工赠语祝贺、购送贺卡或小礼物、举办PARTY等。
3.及时反馈和处理员工的投诉或建议电话、邮件及时反馈和处理员工的投诉或建议电话、邮件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各级主管应努力做到每封信必回,及时回复;及时处理当日投诉的事件,调查投诉原因和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收集员工对公司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或高层;选出一些员工或一个部门的员工与高层沟通,帮助公司高层了解部门情况;凡是新员工公司总裁都要会见10-15分钟或参加新员工培训活动;适时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篇二:员工离职分析报告员工离职分析一、离职率统计(省略饼图)公司2月9日-3月8日的离职率为%,2010年同期员工离职率为%,其中,职能部门离职率最高的为安全环保部、财会部、生产计划部和品质部,工厂离职率最高的分别为:***分厂、****分厂和***分公司。
分析:2月关键岗位员工(含熟练技术工)离职17人,占比%。
以上数据看出,离职率控制在低层(2级及以下),说明公司管理基本处于一种良性的管理状况,但是5级以上员工离职率略有上升趋势,值得关注。
关键岗位人员离职原因汇总如下(附表)1、试用期员工和试用期满但未满一年员工的离职率偏高,A. 员工进入公司初期可能会感到现实和理想中的公司与他的期望不一致,或者对企业文化或工作不适应,外界稍有刺激或内部有矛盾,就容易导致离职。
B. 招聘质量和效率不高、新入职员工培养和安置机制不健全造成新人不满、内部淘汰倾向于新入职员工等。
C. 以上数据分析,给我们提供了工作根据:要加强新进员工关心,防止人员流失;要发挥年限比较久员工的作用,加强对员工的榜样教育和工作的有效沟通。
2、老员工(3年及以上)的离职率偏高,需要着重考察不同职等、年限人员各种待遇政策级差是否足够;结合老员工的流失率,给我们的结论:用事业、感情去挽留员工。
四、离职原因分析分根析:据员工离职情况统计表显示,2月员工离职人数为49人,47为员工主动离职,员工离职的首要原因是?工资待遇?,占到了离职原因的36%,?自己创业?排第二,占18%,家庭原因(主要是离家较远,已就近找到工作)占14%,其他原因所占比重较小,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员工离职原因中?收入水平?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
1、本月值得关注的是***分厂,因订单减少,使员工待遇受到影响,员工普遍存在不稳定情绪,导致因待遇问题而离职人数增加;2、近几年城市建设加快,有不少员工家里土地被政府征用而获得赔偿金,在公司工作就为了混社保,但是较大的工作压力促使部分打算混日子的员工离职,重新找轻松的工作或者直接自己创业。
3、因家庭原因离职的员工也不占少数,不少员工抱着‘’落叶归根‘’的想法,回家?修房子?、?相亲?、?结婚? 、?子女入学?等问题也影响一部分出门打工的员工,再加上近年沿海一带普遍存在用工荒,很多企业已经将产业线内迁,再加上四川灾后重建,政府推出更多的投资优惠政策,许多知名企业纷纷选择在成都落户,如富士康、戴尔等,员工找工作变得更容易,许多人选择就近找工作而离职;应对策略1、加快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调整,尽快使工作走向正轨,切实提高产量;2、订单不饱和期,积极开展员工座谈、员工培训、劳动竞赛等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增进团队凝聚力的活动。
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关键岗位员工加一定的薪资;4、加大人事考核力度,全面了解部门之间的相关工作,为公司储备人才和招聘合格员工,严格把握和选拔人员标准;5、加强和职能部门人员进行工作生活上的沟通,提高管理能力,了解部门人员的心理状况和生产状况,积极提出对策。
6、加强对离职员工的管理,建立”回聘制度”,鼓励“核心人才”回归。
7、将员工离职率纳入每月对基层干部的考核体系中。
8、关心年轻员工的婚配问题,不用回家找对象,提供就地取材找对象的途径(如举行单身联谊派对);子女入托就学问题;落本地户口问题。
篇三:2014离职分析报告[离职分析报告]2014年一、员工离职信息分析我们主要从离职员工流失率、在公司服务年限、职务级别、学历、离职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