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19 只有一个地球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19 只有一个地球

19 只有一个地球
语文要素
阅读:
1.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3.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人文主题
呼吁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课前准备
《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的内容。

2.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默读课文。

课时目标
1.会写“莹、裹”等12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发现地球的“美丽”“渺小”“资源有限”,产生对地球现状的忧思。

教学过程
一、疑问导入,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地球的彩色图片。

2.揭示课题,紧扣“只有”,引发思考。

3.学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4.交流反馈,引导学生读好难懂的段落。

二、理清脉络,抓住关键
1.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根据学生汇报,提炼关键句,梳理主要内容。

(1)地球美丽。

关键句:“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地球渺小。

关键句:“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3)资源有限。

关键句:“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4)无法移居。

关键句:“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5)保护地球。

关键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联系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思考: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预设: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师小结:各部分内容遵循文路步步深入的表达方式,在把握课文大意的同时,得出课文表达的主要观点,同时梳理并提炼方法,从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

三、研读“美丽”“渺小”,感受对比
1.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地球“美丽”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地球“渺小”的句子。

2.交流反馈。

(1)出示句子,交流:从哪里发现了地球的“美丽”?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预设:颜色、形态等,结合图片展示地球的迷人面貌。

(2)出示句子,交流:从哪里发现了地球的“渺小”?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 400千米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引导发现作者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表现地球的“渺小”。

3.对比朗读,激发情感:如此美丽壮观的地球,
只有这么大,而且只有一个,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
对地球母亲说?
4.交流感受,形成共识: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四、研读“资源有限”,深化对比
1.自主学习。

默读第3、4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资源的有限?圈画出关键词,在旁边作上自己的批注。

2.交流反馈,联系生活,形成对比。

(1)从数字体会资源的有限。

预设:“几百万年”“几亿年”等,联系生活经验,体会矿产资源形成的时间漫长。

(2)从人类的行为体会资源的有限。

预设:不加节制、随意毁坏、不顾后果滥用等,体会人类对资源的破坏行为。

(3)从资源的现状体会资源的有限。

预设:加速枯竭、不能再生、生态灾难、严重威胁等,体会资源现状的严重危机。

3.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介绍地球资源的各种类型与丰富储量,发现地球“慷慨地提供”“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特点,与当前地球面临的资源危机形成对比。

4.朗读交流,采访心情。

引导关注“但是”一词,体会其产生的转折与对比效果。

5.提升认识,形成共识: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五、布置作业
1.查找关于地球现状的资料,和同学交流。

2.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要保护地球”这个观点的。

2.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领悟“要保护地球”的结论
1.课件播放草原、海洋、森林、河流等资源受保护时和受破坏后的画面。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出示句子: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3.启发学生思考: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默读第5~7自然段,找出不能移居的理由,并简要概括,小组交流。

4.交流指导。

提炼不能移居的两个原因:有可能移居的星球距离太远,移民基地建造只是遥远的设想。

5.联系第三单元《宇宙生命之谜》,复习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

从温度、水分、大气、光热等方面,补充不能移居的其他原因。

6.激活学生体验,引导学生抒发情感:作为这个宝贵地球上的一员,你是幸运的。

此时此刻,有什么话想对这个太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的地球母亲倾诉呢?
7.交流反馈,得出结论。

学生齐读句子:“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梳理得出结论的步骤
1.启发思考:“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

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呢?
2.学习活动:借助图示,梳理内容。

①结合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相关段落的意思,完成下图:
(1~2)
(3~4)
(5~7)
(8~9)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②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3.交流指导。

(1)第1~2自然段:从“美丽而渺小”感悟“保护地球”。

根据内容,进一步提取关键信息“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书写在词卡上。

(2)第3~4自然段:从“自然资源有限”感悟“保护地球”。

根据内容,进一步提取关键信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可再生资源遭受毁坏”,写在词卡上。

(3)第5~7自然段:从“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保护地球”。

根据内容,进一步提取关键信息“有可能移居的星球距离太远”“移民基地建造只是遥远的设想”,书写在词卡上。

4.构建思维导图,让得出结论的过程直观化。

(1)师生合作,整理摆放词卡,在黑板上形成思维导图。

(2)对照思维导图,发现关键信息之间的联系,说说“要保护地球”的结论是怎样一步步得出的。

5.梳理过程,小结方法。

文章中的结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通过严谨清晰的论述表达出来的。

在阅读时,要结合具体内容梳理文章的脉络,理清线索,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观点的。

三、设计宣传语,练习情境演讲
1.“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通过观察与调研,你发现身边存在哪些破坏生态环境或浪费资源的现象?相互交流。

预设1:想到生活中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遭到的毁坏……
预设2:想到生活中滥用的化学品……
预设3:想到新闻报道中的生态灾难……
2.针对这些现象,请你设计一句宣传语,发表自己的观点。

为了让你的观点更有说服力,请结合生活现象写上一段话,运用文中信息与论证方法加以论证,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

3.交流自己的观点,再润色修改宣传语。

预设:
无限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合理使用、有效保护,人类才能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

绿色低碳,创造简约生活。

减少白色污染,保护家园。

垃圾分类,用好资源。

爱护草坪,让小草自由呼吸!
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地球。

不要因为我们的贪婪,使可爱的地球过早破碎。

母亲的美丽需要你我共同呵护,关爱地球妈妈!
提示:一是综合运用信息,二是引导观察与思考生活,用实际行动改变生活。

4.如果你就是一位“环保”宣讲员,你计划演讲什么内容来倡议大家保护环境?
5.你将如何进行演讲?哪些地方情感需要变化?哪些地方语气需要强烈一些?小组分工合作,练习演讲。

展示评价。

预设:
(1)情感要富有变化,赞美、忧虑、愤怒(地球无私地养育人类,孕育万物,但是人类却无情地伤害地球)、坚定、激烈……
(2)题目、分论点与总论点等关键语句处的语气要强烈。

四、布置作业
完成《新解新教材》“随堂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遵循《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内化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思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