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工艺规程

焊接工艺规程

目录焊接工艺规程 (1)一、焊接工艺评定及焊工的岗前培训 (1)1、焊接工艺评定 (1)2、持证焊工的岗前培训 (1)二、焊接方法 (1)1、承压管道部分 (1)2、钢结构部分 (1)3、锅炉本体密封 (2)4、承压部件 (2)5、燃油管道 (2)6、高压汽水管道 (2)7、大直径管道 (2)8、支吊架 (2)9、中、低压管道 (2)10、油系统管道 (3)11、热控仪表管的焊接 (3)12、排汽装置焊接 (3)13、铝母线等铝及铝合金焊接 (4)三、焊接坡口形式及组装要求 (4)1、坡口形式及尺寸 (4)2、坡口的加工及清理 (4)3、焊件的组装及定位要求 (5)4、充氩 (6)四、焊接工艺及热处理规范 (7)1、焊接工艺 (7)2、焊接热处理规范 (8)3、热电偶的安装 (10)4、加热器的安装 (10)5、保温材料 (12)6、焊口焊前预热 (12)7、焊后热处理 (13)8、焊接施工条件的确定 (13)五、焊接接头质量检验 (13)1、焊接接头质量的检验内容 (13)2、焊接接头质量无损检测检验范围、焊接接头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4)3、焊缝硬度评定标准 (14)4、光谱分析 (14)六、不合格焊口处理 (14)七、焊接过程管理程序 (15)1、焊接过程管理程序图 (15)2、接受外工种的委托 (16)3、岗前技术交底 (16)4、焊接施工监督 (16)5、热处理 (16)6、外观检查 (16)7、无损探伤 (16)八、质量检查及验收 (17)1、焊接工程质量检查内容 (17)2、焊接质量验收程序及组织 (17)3*150T/H锅炉安装工程焊接工艺规程************有限公司一、焊接工艺评定及焊工的岗前培训1、焊接工艺评定1.1焊接工艺评定依据以《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8-2014为依据,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1.2焊接工艺评定要求工艺评定做到满足现场要求,数据准确,保证焊接施工质量。

2、持证焊工的岗前培训工程开工前焊工按《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679-2012做与实际焊接位置相适应的模拟试件,合格后方可二、焊接方法1、承压管道部分一般情况下对于壁厚不大于7mm的小径管焊口,应采用手工氩弧焊;壁厚大于等于7mm的管子,应采用氩弧焊打底、电弧焊盖面(GTAW/SMAW);但是对于焊接位置困难,难以采用电弧焊盖面焊时,应全部采用全氩弧的焊接方法,以保证焊接质量。

2、钢结构部分钢结构的焊接应符合DL/T678-2013《电力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钢结构部件焊接时采用手工电弧焊(SMAW),使用的焊条按标准进行烘焙,焊机采用逆变式弧焊机或交流弧焊机。

焊工要准备砂轮机、扁铲、榔头和钢丝刷等清理工具。

凡是对接的方形或工字形钢结构须配备两名焊工对称分段焊,对于间隙过大的构件,对接前采用电焊补焊而缩小其间隙,严禁填加金属物。

施焊人员在焊接时要随时对焊缝进行宏观检查、清理,特别是焊缝饱满度,咬边,表面裂纹等是检查的重点,对于重要的承重钢结构,焊工焊完应认真填写自检记录。

3、锅炉本体密封所有密封焊缝都采用双面焊接的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对因设计原因造成局部焊接位置困难无法施焊时,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

施焊时保证焊缝高度及成形,所有焊缝均应打磨光滑、平整,对于厚度较大的密封扁钢,应严格按施工设计图要求开坡口,以保证焊接质量。

对组合件的密封焊缝,尽量在地面组合时完成。

穿墙套管与墙体密封焊缝在穿墙管对口焊接时同时进行。

密封对接全部开坡口,开坡口采用砂轮机打磨,采用小直径电焊条、小电流密度、较小的焊接速度、薄焊道。

四角合拢的角焊缝适当加厚,密封焊接时采用从中间向两边分段跳焊法,间距为200~400mm,管子与密封鳍片焊接时特别防止烧穿管子,如发生后必须割掉重新换管。

4、承压部件承压部件上的管座采用氩弧焊打底、电弧焊填充盖面(GTAW/SMAW)组合焊接方法进行焊接,而插入式插座采用手工电弧焊(SMAW)。

5、燃油管道汽轮机、发电机的冷却、汽机润滑油及工作油管道、锅炉燃油管道焊口采用氩弧焊方法焊接(GTAW)或采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焊接方法。

6、高压汽水管道主蒸汽管道、高压给水管道、高中压导汽管道均采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的焊接方法(GTAW/SMAW)。

7、大直径管道大直径(Φ≥1000mm)的管道或容器接头的焊接,采取焊缝背面清根双面电弧焊。

8、支吊架管道或容器上焊接非开孔型管座、吊架、加强筋等采取手工电弧焊方法(SMAW)。

9、中、低压管道中、低压管道焊接时采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焊接工艺;对于直径大于194mm的管子采用两个焊工对称焊。

10、油系统管道采用全氩弧焊工艺,当管壁δ≥6mm时采用氩弧打底、电弧焊盖面的工艺。

不锈钢管道焊前需进行管内充氩,每道口焊完后才允许停止管内充氩。

11、热控仪表管的焊接采用全氩弧焊工艺,由于管子外径小,管壁薄,适当留有焊缝间隙,焊接时为保证其质量,焊丝选用最小直径,采用较小的电流,较慢的焊接速度,点一个焊一个。

12、排汽装置焊接排汽装置是带有两个本体疏水扩容器的全焊接结构,主要由壳体、不锈钢补偿节、抽汽管道、喉部、排汽流道、热井、死点座、支座、本体疏水扩容器及凝结水箱等部分组成。

排汽装置的组合安装的零部件全部以散装件供货,需要在施工现场逐件进行组装。

排汽装置组合安装的程序是:两个喉部设备在现场地面组合,然后整体运抵汽机房安装。

排汽装置的壳体先焊接底板,壳体就位点固焊,将四侧壳体点固焊后,先焊内部各层的拉肋,然后再焊四周壳体结构。

焊接的顺序是先焊立焊缝,后焊横焊缝,最后为四角立焊合拢焊。

但必须是先外后里双面焊,四面壳体可以同时焊接。

排汽装置在焊接之前应先进行整体点固焊,点固焊的厚度、尺寸、间距应对等规范。

点固焊在大型、复杂的几何形状中其作用非同小可,所以称作为“定位焊”。

定位焊后还应采取以防止变形的临时加固,每道焊缝应进行打磨和清理,坡口处应露出金属光泽。

对于油、污、锈和其它杂质必须进行打磨和清理,坡口处应露出金属和光泽。

对于油、污、锈和其它杂质必须清理干净,焊接部位留3.5~4mm间隙。

焊接时应选用经考试合格的焊工施焊,根据每侧焊缝的长短选用对等数量的焊工,但必须以每侧焊缝的中心线为准,向两侧端部分段跳焊的焊接工艺方法。

要求每个焊工使用的电流大小一样,焊接的速度一样,使用的电焊条规格一样,焊缝的厚度和尺寸一样。

在排汽装置的焊接中对壳体应采用双面焊双面成型的工艺方法,焊缝表面必须成型光滑和美观,整个焊缝焊完后应做100%渗油试验,并进行检查和验收。

13、铝母线等铝及铝合金焊接焊剂采用半自动铝母线焊机,焊接材料必须有生产厂家出示质量合格证件。

母线焊接采用氩弧焊工艺方法。

铝母线在点固焊之前用丙酮或酒精清洗干净,层间清理用锉刀清理,或用不锈钢丝刷对层间和外表清理,需要现场加工的用机械方法加工。

管状母线的补强衬垫的纵向轴线位于焊口中央。

焊接前对口平直,其弯折偏移不大于0.2%,中心线偏移不大于0.5mm。

焊接中每个焊缝一次完成,除瞬间断弧外不得停焊,母线焊完未冷却前,不得移动或受力。

母线对接焊缝的加强面高度为2~4mm。

焊接接头表面无肉眼可见的裂纹、凹陷、缺肉、未焊透、气孔、咬边等缺陷。

咬边深度不超过母线厚度的10%,且其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总长的20%。

焊完后清理、自检、焊口标识。

三、焊接坡口形式及组装要求1、坡口形式及尺寸承压管道部分的坡口形式及尺寸遵照设计方的要求,设计中未要求的,参照《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的要求进行加工。

坡口的形式及尺寸应保证焊口质量,便于焊接操作;在坡口规定允许角度范围内,保证坡口精确度,以减少填充金属量。

坡口制作还应力求减少应力、变形和方便无损检验。

2、坡口的加工及清理2.1承压管件坡口的加工,原则上应进行机械加工。

如采用热加工方法下料或坡口制备,切口部分应留有机械加工余量,以便除去淬硬层及过热金属并将割口表面的氧化物、熔渣及飞溅物清理干净,并将不平处修理平整。

T91/P91等高合金管严禁采用热加工法下料。

2.2在管子上因安装仪表管座、疏水管座等需要开孔,且开孔小于30mm时,不得用热加工方法开孔。

2.3管道(管子)端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

其偏斜度△f应符合下列规定:管子外径≤60mm,△f≤0.5mm;管子外径60~159mm,△f≤1mm;管子外径159~219mm,△f≤1.5mm;管子外径>219mm,△f≤2mm。

2.4焊件组装前要对坡口进行清理,去除坡口两侧及坡口内、外壁的油、锈、污垢,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并确定坡口内及边缘20mm内母材无裂纹、重皮、坡口破损及毛刺等缺陷。

2.5坡口及坡口两侧的清理范围为:对接接头:坡口每侧各为(10~15)mm;角接接头:(焊脚尺寸K值+10)mm。

3、焊件的组装及定位要求3.1对口时一般应做到内壁齐平,如有错口,其错口值应符合下列要求: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对接双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焊件厚度的10%,且不大于3mm。

3.2对口间隙要符合《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的规定,与所用的焊接方法相适应。

公称直径大于500mm的管道对口局部间隙不得超过2mm,且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总长度的20%。

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要设法修整到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

3.3内外壁尺均不相等时,其坡口制作按照《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的有关规定进行,示意图如下:3.4对口时管子要垫实。

管子点固焊后,在焊接过程中不得碰撞和移动管子,防止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或附加应力。

焊接结束后,临时加固的支撑才能去掉(所有需热处理的焊口必须在热处理完成后才能卸载) 。

3.5除设计规定的冷拉口外,其余焊口禁止用强力对口,更不允许利用热膨胀法对口,以防产生附加应力。

4、充氩合金含量较高的耐热钢(含铬量≥3%或合金总含量>5%)管子和管道对接焊接时内壁必须充氩气或混合气体保护,并确保保护有效。

4.1充气的方法大体分为整根管子端部送气,制作送气装置伸入联箱内单根管送气,从坡口根部向管内送气,分段组装送气等,制作拉环装置从管子内部送气;4.2通常,施工现场制作充氩气室的堵塞材料为可溶纸;4.3气室的长度根据管段的长短而定,以保护效果、节省气体为原则。

一般气室以焊口中心线为准,两侧各300mm 为宜,以防预热和焊接中烧损,而失去保护意义。

δ2-δ1≤10δ2-δ1>10a )内壁尺寸不相等)外壁尺寸不相等c)内、外壁尺寸均不相等d)δ-δ≤5mm不同厚度部件对口时的处理方法四、 焊接工艺及热处理规范1、焊接工艺1.1焊条(焊丝)直径、焊接电流、焊接热规范、焊缝层道数、电源种类及极性、焊接线能量、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依据各类材质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来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