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养老模式的新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养老模式的新探索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养老模式的新探索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也逐渐增多,农村
养老模式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

而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创新农村养老模式,成为了
摆在农村发展时刻的课题。

传统农村养老模式的不足
传统农村养老模式以家庭为主,老年人子女在成年后回家照顾父母,这一模式被称为“家庭式养老模式”。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流动大增,越来越多农村老年人
在乡村生活中无法得到有效的照顾和关爱。

此外,由于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不高,传统的
养老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弊端。

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在宣传、救济、服务等方面都难以满足
需求。

新探索:社区化养老护理模式
而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养老已经成为政策重点,不断涌现许多新的养老模式。


区化养老护理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社区化养老护理模式,是指在社区或农村建立养老护理中心,通过以居家为基础,就
近配套、就近服务,推进家庭和社区的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连续性、综合性服务的护理模式。

这种护理模式主张实行日间护理,晚间回家。

还有一种是周一到
周五在村里照顾,周末回家。

由于社区养老具有“就近、方便、切实”的优点,在城市被
广泛倡导和建设,其实在农村也有很大的空间和需求。

首先,社区化养老护理模式可以给农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服务对象涵盖了年迈体弱及独居老人和患病需要照顾的人群。

这种模式流程简单、较容易
执行,不需要为此修改室内设施或房屋结构,成本比较低。

其次,养老护理中心可以成为农村的文化交流中心。

农村养老护理中心不仅可以为农
村老年人提供养老、康复、娱乐等服务,还可开展文化、体育、科技等活动,丰富农村文
化生活,回馈敬老爱老、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

最后,社区化养老护理模式可以优化农村社区的服务供给质量,协助新农村建设,较
好地解决了农村养老人口日益增长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社区化养老护理模式的前景可谓广阔。

不过,这种养老
模式挑战也不少。

首先,由于中国老年人的保费一直较贵,且保障标准较低,因此很多农
村老人对养老保险缺乏买单的意识。

其次,由于儿女外出打工、大城市的多元生活方式等
影响,年轻一代家庭责任意识趋弱,加上经济压力,农村很多独立家庭不愿意轻易承担养
老责任。

这种状况可能增加农村居民或家庭之间的隔阂感,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变差。

有鉴于此,社区化养老护理模式虽然受到很多关注和积极探索,但仍需要深入探讨,寻找解决方案,以期实现更可靠和健康的养老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