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分析

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分析

全文共计4510字摘要:在倡导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口的福利问题,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文章对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关键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在世界进入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先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与人口老龄化直接相关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整个社会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

与城市相比,现在和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均会高于城市。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口大约占全国老年人口的2/3,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35%,而城市是6.30%,农村老年人口不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占据多数。

中国农村比城市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农民这一数量巨大却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并未被纳入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范畴。

对于养老模式,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此种含义的还有“养老方式”、“养老形式”、“养老制度”等等。

刘从龙认为,目前家庭养老是老人在收入来源和生活安排上均依赖于家庭其他成员;如果老人有自己的收入来源,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即为自己养老;社区(含乡镇企业)养老指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仿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办法,给老年人发放养老金。

社会养老指实行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解决养老问题。

本文将使用此种分类方,对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进行分析。

一、家庭养老学术界目前在养老内容上已基本达成一致,认为养老涉及经济或物质的
1。

相关主题